天下趋“势”

最早理解“势”,是在物理上。先有,水库中的水,从高处流下来,带动发电机发电就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转化为电能。再有,干电池由于化学反应,在电池正负极形成势能差,简称电压。

后来,又逐渐喜欢了解“趋势”、“天下大势”,用的多了,竟成为了“口头禅”,张口闭口讲“趋势”、跟“大势”,“势不可挡”。

这似乎只是关注宏观,才得用“势”。但罗振宇老师在一期节目中讲了一个做每天60秒的心法,让我激发重新思考“势”的作用。
这个方法是这样的:

先批判一个常见的观点,再推出一套正确的看法,利用二者之间的“势能差”,推出自己的观点。

这就将关于“势”的理解,从自然、宏观拓展到社会科学,拓展到生活细节。

首先,“势”的本质,是压力“差”、认知“差”。这个“差”大小,决定的能量蕴含的大小。以摩尔定律为例,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跃升,这是科技的势能差。

其次,把握“势”,要主动认清“势”,也就是要认清差距。以罗老师心法的例子,只有他准确的把批判与推崇之间的差距讲述出来,才能产生“势不可挡”的效果。换到自然学科,就是要看到二者之间的物理差距;换到人文学科,简单来说就是要看的见别人的优秀,才能主动去学习。

再次,顺应“势”,要看到积蓄的“势”。之前一直觉得VR、3D打印、AI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但目前的技术,确实很难实现的。而现在大规模爆发的技术,比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都积蓄了很久的“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下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