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能让我沉下心来看完并且想看第二遍的纪录片就俩:《辛普森:美国制造》和《商战之电商风云》,前一部让人唏嘘不已,后一部让人百感交集啊。今天就先来说道说道后者。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罗辑思维这种成功学节目的人,对吴晓波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因为不论是罗胖本人还是周边的各种粉的读书频道,频繁地都在提到这个男人的名字。当然你去百度、看新闻,这个人也绝对是经济圈中的明星。正值新旧年交替之际,《吴晓波:我们应该拿自己的泡沫买好资产投穷国家!》,这样的文章无一不占据这方面新闻的头条。为什么要提起他呢,因为这个纪录片系列以及同名的图书都是出自这个男人之手。这哥们呢,也很不像研究钱的,一副书生气的样貌,讲话不温不火的。后来去百度他的经历,发现也是个学霸型的传奇,大概这就是读书人都有点崇拜他的原因吧。
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
从网上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扒到这么一部4年前的纪录片,还是央视的,起初是不太想看的,莫名其妙自己播放起来就这么看了一会,发现,哎,还有点意思,就看了下去。当时看的是生死时速这一集,是这个总共七集的系列之四: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一集 电商江湖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二集 用户之争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三集 价格之争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四集 生死时速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五集 品牌快跑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六集 资本暗战
《商战之电商风云》 第七集 一切皆电商
书也是这个架构:
整个系列的结构清晰易懂,先来个概览,然后分别从用户、价格、物流、资本、品牌、数据这些角度诠释了电子商务这个行业和市场,有大量的案例事实,看起来相当有趣,一点都不枯燥,好像在看一部武侠小说,忍不住想知道每个角色的结局下场。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这个江湖还是腥风血雨不止,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见到这场大戏杀青的那一天吧。
一、商场如战场
为什么商场的故事那么好玩,那么刺激,那么精彩,因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的地方就有战争,尤其是离钱那么近的地方。电子商务战场也是硝烟四起,因为巨大的利益,自然吸引最饥饿的秃鹰。
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是这一模块给我印象最深的话。这种经商的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市场的格局,将整个利益的蛋糕重新分割,是催生屌丝逆袭的摇篮。
二、用户为中心
一切都向你的用户看。从我们开始从业互联网的那天起,你的领导、主管、伙伴、同事、对手、友商都在拼命地展示这种逻辑,电子商务也毫不例外。为什么要向用户看?因为得用户者得天下,因为现在是眼球经济,因为现在是用户为王。
在电子商务大佬们初露锋芒的时候,抢夺用户便成了头等大事。这一模块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淘宝战ebay,兵不血刃,独霸天下。这场打仗在我们刚上大学那会吧,我还记得那个时候ebay颜色缤纷的logo,但是不知道原来那个时候就开始杀机四伏了。淘宝宣布免费3年,才将对手彻底打出了中国。
现在的我们才知道,第一不会死,第二也许不会,但是第三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要做只能做山大王。
三、价格能不能再低?速度能不能再快?
价格和物流其实都是在以用户的角度,在思索这个行业的问题。贪嗔痴,这是个说烂了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付出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服务。但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有人说有啊,就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免费的得到邮箱,免费地查看房屋租赁,免费地招工应聘,这些都看似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甚至,你只要提交你的手机号注册,就能得到一大包的优惠券。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这一切又为什么会发展起来呢?终归还是源于我们骨子里的贪图便宜,贪图不劳而获。
有人说,大概只有中国人是这样吧,因为中国人穷怕了。但是亚马逊是从美国的车库走出来的,沃尔玛的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价格是做的最早的,为什么第一想到利用便宜,尤其是大规模的便宜来招揽用户的是灯塔国家的子民呢?刘强东说,客户抱怨最多的是物流,说货送的太慢了,他就硬性规定下去搞次日达、当日达,后来团队自己也提速上瘾,为了追求更快,不断地优化到极致。我们对于便宜、快速的贪念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电子商务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我们这种放肆的需要,大量的商家为了实现这些,不得不被这股潮流裹挟着向前进。
四、有钱不如有权
资本这一章说的很血淋淋。马云为了夺回阿里巴巴的控制权,还是花了一笔的。刘强东从一开始就放出话,资本是需要的,但是京东的控制权是不会让的。很多我都记不得名字的人,就是放弃了这样的绝对权力,慢慢地走上了衰败之路。里面有句话虽然话糙理不糙,资本就像养猪,他是要把你养肥了卖掉的,而创业者是养孩子,他享受的是你茁壮成长的喜悦。本来两方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看怎么平衡这个关系了。
对于我们来说,也许这个真的有点远。但是如何在金钱的诱惑做出利于长远发展的选择,我觉得还是要意志坚定才能不犯糊涂的。资本的机会如何抓住,何时放手,都是一门学问。
五、品牌是信任
我以前一直以为仙贝不叫仙贝,叫旺旺仙贝,雪饼不叫雪饼,叫旺旺雪饼。后来发现居然还有如意雪饼,世界都坍塌了。原来雪饼是品类,旺旺是品牌,但是旺旺在我心中是第一个做到品牌即品类的厂家。
这一章就说了一些成功通过电商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品牌就抬高了产品溢价,就像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他每次说话都算话,需求都不会反复变更,他本身就会是个好的品牌,就不会有那么多砍需求专用斧的段子了。
六、"人走到最后就是一个芯片……"
我大学模电老师说过的一句哲言,觉得很装X,就记下来了。没想到,这个时代我看也不远了。
处处都是数据,到处都在谈论数据,数据是石油,数据是神,数据是一切的基石……但是真的有那么大的光环吗?是的,有。阿里一个产品课程中,一个数据部门的负责人小姑凉说过一句话,“以后数据部门才是公司的核心,所有的业务部门将成为一个为数据部门收集数据的入口,数据部门成为公司的大脑……”不得不说,吹牛逼还是阿里、腾讯系的比较牛逼,我们还是不行。但是细想,如果你的所有网上行为都能被记录回溯,线下的行为被沃尔玛、有会使用上面印着男女、年龄按钮的收银机的日本便利店收银员、监控探头、手机一一记录,还原一个你,变成一个芯片,会很难吗?
一切皆电商,电商赢在数据,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