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在结构上占尽便宜的鬼才电影

当你想讲一个故事,当你想把故事讲得很丰富,当故事的犄角旮旯都被你塞满各种烂俗的桥段,当你的贪心使你不愿减掉多余的片段同时你的懒惰叫你不想在剧情的设计上花更多精力,当你打算就这样应付了事甚至要把扶不上墙的烂泥破罐子破摔,在这些事情之前,你一定要先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你真的试过把你的故事大卸八块又随机重组了吗?如果没有的话,你尽可以试试,没准能整出一部被称为环状结构的荒诞派先锋电影来。若是能再加点黑色幽默,那味道应该更加独到,比吃了一颗榴莲绝对不差。

因为昆丁塔伦提诺就是这样拍出那部惊世骇俗的鬼才电影《低俗小说》的。

我觉得一开始昆汀应该是想讲一个关于杀戮与信仰的故事,信仰拯救杀戮,所以他让黑社会偶遇了神迹。黑社会代表杀戮,神迹代表信仰。然而,如果单讲一个黑社会某某在碰到神迹前后的微妙心理变化,这里的变化因为没有参照物的对比可能会微妙得有点让那些好不容易才抽出点时间,进电影院只想做两个多小时白日梦的庸人们看不出差别。所以他安排进了另一个在对神迹的认识上与第一个黑社会分子某某截然相反的黑社会分子文森特,这样对比着实鲜明起来了。这应该是昆汀一开始设置的主线,通过对信仰有不同认知的两个杀戮者的不同结局来探讨信仰对杀戮的拯救。

主线有了,两个黑社会分子某某和文森特一起去完成老大交代下来的任务,任务进行的过程中,他们共同经历了一件怪异的事情,对手疯狂向他们开了几枪却丝毫没有伤到他们,文森特觉得这件事虽然很怪异但奇怪的事情确实偶尔会发生,而某某却觉得这是神迹是上帝给他的暗示,所以某某打算从此金盆洗手。然后故事给出某某打算金盆洗手后的具体表现。对比某某的金盆洗手,文森特这个对于信仰没什么认知的杀戮者继续他的黑社会日常,吸毒,把妹,杀人。然而,为了突显信仰对于杀戮者的拯救,昆汀用一个反面的角度给了不怎么把信仰当回事的文森特一个悲剧收尾。

按说这已然把一个关于信仰拯救杀戮的故事讲完了。但是为了把文森特的死讲出宿命感,昆汀给他安排了一场跟老大的老婆蜜儿吃晚饭的戏。这个饭吃得差点把蜜儿吃死,文森特也险些没逃过一劫。最后要了文森特命的是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拳击手,昆汀为了丰满这个角色,给了他一个为国捐躯的父亲和美丽温柔的法国小女友,还把他跟黑社会老大之间的恩怨情仇介绍得有声有色,各种来龙去脉都讲得清清楚楚,这个属于配角的角色讲得太过丰满,文森特都死了还有他很长的一截戏份。而后面加的戏份,虽然更劲爆更出人意料更具有讽刺意味,但对于主题的构建是毫无补益的。可以说,那些戏份是昆汀为加而加的,对于一部想完整表达自己的电影来说,中看不中用。

到此时,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故事的臃肿,和太多太过多余的戏份。本来应该是两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被他活生生地揉在一起,变成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怎么看怎么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拖沓。

然而,昆汀就是昆汀。他通过把故事线打乱重组,给你织造了另一番乱中有序若隐若现妙不可言的感觉。

其实,这正是昆汀常用的那两把刷子,看了就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在结构上占尽便宜的鬼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