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1491】用资治通鉴讲论语。2022-03-07

49、

隋朝右武卫大将军李景镇守北平,变民首领高开道包围,过了一年多也不能攻克。辽西太守邓暠率军增援,李景率其部众转移到柳城;后来准备回幽州,在路上为盗匪所杀。高开道于是攻取北平,进而攻陷渔阳郡,有马数千匹,部众近万,自称燕王,改年号为始兴,定都渔阳。

怀戎和尚高昙晟,趁着县令设斋会,士民大集,高昙晟与和尚五千人裹挟斋众造反,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改年号为法轮。遣使招高开道,立为齐王。高开道率众五千人归附他,过了几个月,高开道袭杀昙晟,兼并了他的全部部众。

50、

有犯法不至死者,皇上李渊特命杀他。监察御史李素立进谏说:“三尺之法,王者与天下共同遵守;法一动摇,人们就手足无措。陛下刚刚闯下开国大业,为什么就抛弃法律!臣身为司法官员,不敢奉诏。”皇上听从,从此对他特别恩遇,命有司授给他七品清要官(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有司拟任命他为雍州司户,皇上说:“此官要而不清。”又拟秘书郎。皇上说:“此官清而不要。”于是擢升为侍御史。李素立,是李义深的曾孙。

皇上任命一位胡人舞蹈演员安叱奴为散骑侍郎。礼部尚书李纲进谏说:“古代乐工不与士人并列,就算贤德如师旷、师襄,子孙们都一致继承祖业。唯独齐末封曹妙达为王,安马驹为开府,后世国君都引以为戒。如今天下新定,开国功臣,还没有全部得到赏赐,高才博学之士,还没有得到任用;而先擢升一个歌舞的胡人为五品官员,让他身上挂着玉佩,系着印信的丝带拖在地上,在皇宫中走来走去,这不是给后世的好榜样。”皇上不他,说:“我已经授给他了,不可追回。”

陈岳论曰:

受命之主,发号施令,都要考虑到子孙将来一定会效法;一件事不中理,就成为取祸的阶梯。如今高祖说:“业已授之,不可追回”,如果授给他是对的,当然很好;如果授给他是错的,怎么不能追回呢!君人之道,不得不把“业已授之”这句话作为警诫!

51、

凉帝李轨的吏部尚书梁硕,有智略,李轨常倚靠他为军师。梁硕见胡人势力越来越膨胀,秘密劝李轨应该加以防察,由此与户部尚书安修仁有矛盾。李轨的儿子李仲琰曾经去拜访梁硕,梁硕对他没有特别恭敬,李仲琰与安修仁一起在李硕跟前说梁轨坏话,诬告他谋反,李轨用毒酒把梁硕杀死。

有胡人巫师对李轨说:“上帝会派玉女从天而降。”李轨相信,征发民伕筑台以等候玉女,劳民伤财。河右地区饥荒,人相食,李轨倾尽家财以赈济;还是不够,想要打开粮仓,发放储备粮食,召群臣商议之。曹珍等人都说:“国以民为本,岂能爱惜粮食而坐视人民饿死!”谢统师等都是隋朝旧官,心中始终不服,秘密与胡人结党,排斥李轨的故人,于是诟骂曹珍说:“百姓饿死的,都是自己身体羸弱,勇壮之士都不至于此。国家储备粮食,是用来防范紧急情况的,怎么能散发去喂养这些羸弱之人!仆射只想收买人心,却不为国家着想,不是忠臣。”李轨信以为然,于是士民离怨。

华杉曰:

胡三省注解说:“为李轨败亡张本”,胡三省的注解,“张本”是高频词,意思是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起源于,开始,原由,依据。这是资治通鉴的一种写法,事先埋下话头,以后事态怎么发展,事机就在这里。或者说,这就是“危机”,危亡的扳机,他扣下了,启动了。

这一段,也正好用于了了《论语》一段学术公案,和之前李密的“足食”是同一段,不过是后半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前半段好理解,子贡问政,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关键就三条:足食,足兵,对人民讲信义。后半段,问题来了,子贡接着问,如果遇到危机,这三条不能都做到,先放弃哪一条呢?老师说,去掉兵。子贡再追问,如果危机更大,剩下两条也不能都做到,再放弃哪一条呢?老师说,去掉食。唯有信义,宁死不可放弃。

“去食”两个字,历代误解很多,两个误解,一是把第一句就解释错了,解释成“如果足食,足兵,人民就会信赖政府。”生活富足,军力强大,人民就安心。为什么会这么误解呢?因为很多统治者就是这么想的,你有吃有穿,我有兵,自然安定团结。这个错误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说清楚。因为下文子贡问,如果要去掉一条,这三条先去掉哪一条。可见这是有吃,有兵,有信,这三条并列的,而不是因果关系。

第二个误解,去食,去谁的食?自古皆有死,是让谁死?很多人,包括朱熹、张居正,都理解成去人民之食,让人民去死。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似乎“民”是主语。人没有信义,还活着做什么?宁愿他死,也要他讲信义。这是希特勒的想法,如果德国战败,德国民族的生存就没有意义了,还活着干什么。

正确答案是,遇到必不得已的危机,比如大荒年,先去掉军备,周朝就有“凶岁去兵”的规矩,《周书》说:“年饥则军备不制”。去掉军备,不害怕吗?如果政府和人民相互相信,不怕人民推翻政府,自然就没有什么害怕。去兵而有食有信,与民固守,自足立国,也不怕别国打进来。

大荒年,去掉了军备,财政还是支撑不了,那就去食,去掉粮食储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要谁死?要谁不怕死?是要君主不怕死,贵族们不怕死。军备没了,粮食财货储积都没了,我的政权靠什么呢?孔子说,大不了一死嘛,身死国灭嘛,你为了人民,裁了军备,空了粮仓,就算死了,人民对你感恩戴德,你虽死犹生。再说了,你为了人民,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人民会放弃你吗?你想死还死不了呢!反过来,“民无信不立”,如果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你守着粮仓,加强军备,以为那可以保护你,那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仇敌,哪用得着别国侵略,你自己就垮了,那才要死。这个也有历史案例,东汉董卓为了防止自己失败,在长安城二百六十里之外,修筑超级军事堡垒郿坞,存了三十年粮食,还根据不同年龄段,从娃娃抓起,养了供他享用三十年的美女八百人,说:“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他享受到了吗?别说民无信不立,他连和自己的干儿子吕布之间的信义都没有建立,被吕布捅死了。

李轨此时,就面对子贡问孔子的极端情况,他不能“去食”,就要败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

唐纪三

公元619年正月——十月

不满1年。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


1、

春,正月二日,王世充将隋朝朝廷所有高官、名士全部转为他的太尉府官属,杜淹、戴胄都在其中。戴胄,是安阳人。

隋朝将军王隆率领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山南兵刚刚抵达东都。王世充专总朝政,事无大小,全部向太尉府汇报;朝廷台省监署,全都清净无事。王世充在府门外树立三个招牌,一、征求有文学才识,能匡济时务的;二、征求有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的;三、征求身受冤枉,要告状申冤的。于是上书陈事者每天都有数百人,王世充全部引见,亲自阅览诉状,殷勤慰谕,人人自喜,以为言听计从,但是终究什么也没有施行。下至士卒厮奴,王世充都以甜言蜜语取悦,但没有什么实际施恩

隋朝马军总管独孤武都为王世充所亲任,他的堂弟、司隶大夫独孤机与虞部郎杨恭慎、前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崔孝仁密谋召迎唐军,让崔孝仁对独孤武都说:“王公徒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而卑鄙狭隘、贪婪残忍,不顾亲旧,岂能成大业!图谶说得很清楚,天下应归李氏,人人都知道。唐起兵于晋阳,即刻控有关内,军队所到之处,通行无阻,英雄像影子跟着人走一样归附他。而且坦怀待物,举拔善人,酬报功劳,不念旧恶,据胜势以争天下,谁能与他为敌!我们跟错了人,坐等夷灭。如今任管公的兵近在新安,又是我的故人,如果派间谍去联络他,让他夜里到东都城下,我们一起做内应,开门接纳,大事一定可成。”独孤武都听从。事情泄露,王世充将他们全部杀死。杨恭慎,是杨达之子。

华杉曰:

崔孝仁说王世充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这“以悦下愚”四个字,还有相近的,叫“以惑下愚”,都是史书里的高频词,就是欺骗那些愚昧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版资治通鉴【1491】用资治通鉴讲论语。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