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真似幻的梦境神秘莫测,对梦的意义和真相的追寻,是东西方自古以来的课题。中国古代以梦为神谕,据梦占卜未知,有周公解梦。西方以梦为本能反映,据梦解释过去,探讨人类最深层的潜在意识,有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中这样阐释梦——“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在隐秘的梦境所看见、所感觉到的一切,呼吸、眼泪、痛苦以及欢乐,都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你是否还记得上次做的什么梦呢?
背景歌曲:追梦人——凤飞飞
■ 是一场绮靡香艳的春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在游览后花园时的唱词。
一首“关雎”,一次单纯的春日游园,却搅得深锁闺阁的杜丽娘情丝迷离,让这位素日里温婉恭顺、恪守纲常的女子意识觉醒,情窦绽开,感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杜丽娘游园伤春,伤春生情,因情成梦。“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一片巫山云”。
但这毕竟只是一场梦,觉来梦醒,面对的依旧是楼台高锁,庭院深深。寻郎追梦,愈加伤情。后来竟因梦成痴,抑郁而终,香消玉损。
春闺自怜的杜丽娘游园惊梦,看似绮艳和怪诞,但恰恰是这场呢喃的春梦,向正襟危坐的封建礼教和“灭人欲,存天理”的程朱理学发起了质疑。
■是庄周梦蝶般的迷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 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却让后人百般费解,成为其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其颔联引用了庄生梦蝶的故事,也如这首诗一样,充满了迷思。
《庄子·齐物论》 中记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提出了真实与虚幻的辩证观点。
梦境是如此令人着迷,就连佛家讲到万法皆空,也拿梦境作为譬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 是受人点化的托梦?
这种梦,在汉代的典籍中最为常见。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叙:“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予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梦与神遇”管怪陆离,神奇诡谲,但其目的无非就是为刘邦一统江山编织的谎言罢了。刘邦斩白蛇、梦拔羊角羊尾、藏身之地冒白烟的故事大都属于此类。 用现在的理论而言,就是所谓执政者的合法性云云。
而刘家另一个有名的托梦,则发生在300年后的东汉。
话说东汉明帝有次梦见神人,头顶白光,绕殿飞行,后升空往西飞去。明帝对此梦感到惊诧,为辨吉凶,第二天便召集众臣解梦。有大臣说:皇上梦见的乃是西天佛祖。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人出使西域,迎请天竺僧人,并在洛阳创建了**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祖庭”。
一场梦,促成了佛教东传,听来荒诞不经。难怪有人提出,这不排除后世各佛家学派为抬高自家地位,故意攀附这种神奇怪诞的传说。
看来,无论是世俗权力,还是释家净土,都喜欢这种神秘的色彩。
■ 是不堪回首的旧梦?
最典型的是那李后主,朝为天子暮成虏,恍若浮生一梦中。故国家园,拱手相让,无限江山,天上人间。 如此落差,舍去“梦 ”字,大概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字眼来譬喻了。所以,在他的词中,“梦”字最多:
“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清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
往事已不可追,梦总是会醒的,醒了之后呢?——只留得一江春水的浓愁,绵绵无期,欲斩还乱。
这位才华横溢的亡国之君,以惨痛的人生际遇书写了国破家亡的凄凉与悔恨,用恍若梦境的词调道尽了人世红尘的起伏无常。
有此遗恨者,不独李后主。
晏小山在《鹧鸪天》中也曾追思旧情:“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梦忆何人?是“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的小蘋?还是“舞低楼心杨柳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那位侍女?——不管是谁,正是这些美丽纤弱的女子,这些深情款款的回忆,给晚年家道中落、耿介中直而不肯依附权贵的的晏小山,以深深的内心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