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后,重读《思考中医》

1. 重读《思考中医》

最近在看《思考中医》,看了1/3,已经有“中毒”迹象。

具体的临床表现如下:

  1. 先找了郝万山的《伤寒论》视频学习,看到第二十几集,觉得还是应该从基础学起。
  2. 于是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导论16讲给看了。
  3. 现在继续看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111讲。

有意思的是,我买了一套懒兔子的中医书,心心抢在我前面把三本书全看完了(放暑假的娃娃幸福呀!),还一本正经的要看我的舌头、帮我按“安眠穴”。嗯,从小熏陶下医学,挺好的。:)

第一次听到《思考中医》这本书,是在2004年。那两年被公司派到广州,可以看凤凰卫视。

有一阵看梁冬主持的娱乐节目,觉得这个主持人挺逗的。忽然有一天,他宣布辞职不干了,去潜心研究中医去了,就说是受了《思考中医》这本书的影响。

当时觉得大跌眼镜,他的主持风格和中医太不搭了(他的名言是:胸有大志,两颗痣;请自行体会)。我很难把这位和中医联系起来(当然,后来人家真的一门心思搞中医了,还发展得很好呢。)

当时就想着,这是一本怎么样的神书呀,必须找来看看。拿来很快就翻了一边,完全无感啊!

充分说明,年龄没到、缘分没到,就是看不懂。

十几年过去了。书还是那本书,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了。十四年的变化有多大,把我从一个从初出校园、懵懵懂懂的职场新人,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2. 中医非科学

近几年follow 罗胖,看了挺多他推荐的书。

罗胖是中医黑。他还特别做过一期节目来说明中医是不靠谱滴。他说,中医是当代割席断交的第一个topic。当时他是冒着风险来做这一期的节目,准备好掉粉无数的结局,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呀。

是呀,中医不能证伪、不能通过双盲测试、还有安慰剂效应、等等等等......这些概念我都知道啦,然后,我还是决定去了解、去学习。

罗胖说:中医不科学;我的理解是:中医非科学,不能用科学的那一套方法来套她。

中医是一种哲学、一种信仰、一种宗教。

科学是另一种哲学、信仰、和宗教。

两个就是不同的体系嘛。两个我都持开放态度。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爱罗胖,我也爱中医(用“爱”这个字有点肉麻呀,纯属为了押韵啦。理解为“喜欢”就好啦)。

3. 一如中医深似海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一入心理学深似海”。中医也是一片海。

我学心理学,先学完三级咨询打基础。学了少儿咨询,发现很多亲子问题的根源在于夫妻家庭,所以接下去需要学婚姻家庭,晚点肯定还会追溯到原生家庭,所以提前学了点精神分析打基础,环环相扣无穷尽啊。

初步算一下,三年可以入门心理学。

中医也不轻松。四大名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还有长长的书单;9大必修课:基础、中药、方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诊断。想学好,还必须有大量的临床实践。

初步算一下,五年可以入门中医。

爸爸说,你的兴趣转移得也太快了吧。

我说,没有转移啊。我的兴趣始终是更好地照顾姐姐弟弟成长。心理学是从身心健康方面,中医也是从身心健康方面,目标一直很明确呀。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为了做个好妈妈,我也是蛮拼的。

贾伟说:人生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极致:做一件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爱一个一辈子都爱不完的人。那么你就是幸福的人。

这就是我要追求的幸福。

4. 中医,现在开始,刚刚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十年前读《思考中医》,那时初出校园、初入职场,只有IT背景和理工科思维,不能体会哲思之美。

如今重读《思考中医》,有了人生的历练、有了心理学的基础、有了更多文史哲学的积累,对这本书有了感悟。

纸上的每一个字,竟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跨过十几年的岁月,从作者的笔下、落到我的眼里,与我心心相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讲到他在大学学美术字的故事,当时是无用之用,若没有当时的学习,日后的麦金塔电脑就不会有美妙的字体了。所以,只能在回顾的时候,才能将过往的点滴,如珍珠般串连起来。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现在,就是学中医最好的时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年以后,重读《思考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