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假象:狂欢之下,虚假繁荣

提起近几年来热门的致富途径,自媒体运营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方法。公众号自媒体的创业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屡见不鲜,有的大V还追逐当下“知识付费”的热潮,开课直播传授技巧,仿佛人人都可以通过简直运营自媒体讨一杯羹。

曾经我也是这些大V们的忠实拥趸,每天微信订阅号板块一定是我停留最久的地方,从新闻热点、名人八卦、热播剧集、穿衣搭配,再到生活方式、个人养成、充电学习,似乎你想了解的一切这里都有。可最近一年来,我几乎把原来关注的公众号取关了个干净,某红书等网红聚集的APP也卸载的一个不留,原来令我甘之如饴的自媒体,也渐渐引发了我新的思考。

自媒体之所以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冲击,是因为其打破了由出版机制决定的内容垄断。通过一个经过简单审核的账号,人人都可以发声(当然不一定被听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打破传统固然值得提倡,但问题是,我们是否有革故鼎新的能力?人人自媒体的时代,是否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格”发声呢?答案怕是不尽然,社交媒体上泛滥的自媒体文章里,歪曲事实、乱煲鸡汤者有之,管中窥豹、片面曲解者有之,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者亦有之……虚假繁荣之下,真正能够产出干货、分享有价值观点的,怕是不足百分之一。

前几个月,记者探访“自媒体村”的报道令人唏嘘,那些粉丝们不会想到,此刻他读完后点赞打赏的一篇文章,竟出自一个普通农妇之手。

甫经报道,自媒体从业者陷入了尴尬的局面。有同行斥责这违背了“文以载道”的创作初衷,但事实就是几乎全部的公众号都在为引流变现而努力,那些搬出“文以载道”的人,面对金主“爸爸”的广告投放时,也许就变成了“文以载金”最好的践行者。

话如果只说给自己,多么夸张和荒谬倒也无妨,但文章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创作者至少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承担责任,但明显很多创作者甚至某些大V,都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听风是雨混淆视听,迎合着热点敲一敲键盘就教人家怎么去经营感情面对人生,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难免糟粕。

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斜杠青年固然值得敬佩。但所谓“斜杠”,应该是“融汇贯通”的印记,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的标志。如果你是某行业大牛,来做自媒体分享经验当然是好事。事情就坏在那些一心想以此为饭碗的“写手”,既没有专业人士的经验和洞见,又缺乏职业媒体人的责任和素养,所以只能迎合热点生搬硬套夺取眼球。不幸的是,当下自媒体行业,这种人占大多数。

另一个问题在于,自媒体的淘金之路果真如大V说的那么好走吗?接一个广告投放收几千块,引流变现收入过万,几个月创办自媒体公司,毕业两年首付买房……在这个越来越“笑贫不笑娼”的时代,自媒体造富的光环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好奇心,投入其中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和百万大V只差一篇文章的距离。

点开某个主要面向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类APP,每天推文的题目看起来倒是花样百出,可读到最后,结尾往往是醒目的二维码加上以下文字:学写作这么好这么赚钱,来参加我的新媒体训练营吧,最近特惠只要X9元……新媒体创不创富暂且不表,但创造的智商税绝对够多了。

仔细观察那些成名已久的公众号,就会发现公众号致富这种说法的荒唐。那些耀眼的自媒体明星,往往在写自媒体之前就从事传统纸媒工作,甚至有不少还小有成就,就算没有自媒体,人家也不差以此谋生的底气;而另一些误打误撞的半路出家人,往往是在初期遇到了红利,再加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才站稳脚跟。而自媒体趋于饱和的今天,还在大加宣扬其利好的原因无非只有一个:傻子太少,不够骗了。

所以,那些还活在公众号洗脑中的人,应该找一找自己的脑子在哪里;那些望着百万大V梦想千军万马的人,该想一想自己究竟是将军还是士兵。每一个行业,都会面临野蛮扩张和洗牌重组。眼见起高楼、宴宾客,未必不会猢狲散、楼塌了。公众不会永远只满足于肤浅的阅读。而花时间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许是比引流变现更长远的发展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媒体时代的假象:狂欢之下,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