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事》是夏目漱石四部曲的其中一篇,代助是里面的男主角。
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代助是一个懦弱、泛泛而谈、懒散、自私、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男人,可是随着三千代和平冈回到东京,代助发生了变化。
就像序言里说到的一样,夏目漱石的作品之所以经百年而不衰,是因为他作品里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人性问题,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带来的冲突和矛盾。
在《后来的事》揭示了什么人性问题和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呢?
第一:代助奉为信条的高贵的精神世界和他自身所处的身份、地位、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冲突。
代助是一个富家公子,因为有着来自家庭的物质财富支持,所以他不必像好友平冈一样在职场里奔波。
在某种程度上,他看不起平冈为了工作,为了谋求生存而讨好上司、向自己请求工作职位的乞怜行为;他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为了面包而工作都是下等的。
而他自己从来不会因为年过三十,不劳而获地从家里拿生活费有什么不妥之处,相反他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令人无奈可笑的是他又看不起给予自己经济支持的父亲和哥哥,甚至他常常讽刺他们的世故圆滑。
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代助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自诩清高,却根本毫无自知之明;他有理想有深度却是一个游手好闲不肯工作的“寄生虫”。这样的人的优点是,他是一个相对单纯善良的人,他对人对事都有着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而且不与人交恶;缺点是一旦断开了经济来源,他的清高孤傲斯文都会被扫在地上,甚至极其有可能因为适应不了巨大的生活落差,而陷入困境,走向堕落毁灭。
小说最后的描述是:三千代的再次出现,让他下决心去找工作、养活自己,为三千代的未来负责任。这是代助从满脑子都是一堆乱七八糟思想的理想主义者走向现实行为主义的一个开始。至于未来他们回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作者的笔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终归到底,人活着要试图在精神思想上拥有独立的精神意识、高雅的情操和填饱肚子、维持生计、奉养父母等之间取得平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些时候必须做出一些牺牲,付出一定代价。
第二:代助与父亲、哥哥、嫂子等家人之间的冲突
在读代助与父亲见面谈话的情节时,我总会联想到自己和父母亲相处的画面。代助在喜欢讲道理、教训自己的父亲面前总是表现得沉默而乖巧,最多的时候也只是做以简单的“是”这样的回应而已。
看起来顺从、不抵抗,其实就是一种坚硬的反抗。他从来不把父亲的话放在心里,他对于父亲那一辈的人的为人处事也总是是嗤之以鼻。
放到现在,其实很多的年轻人不也是如此这么默默地与自己的父母抗争着吗。
代助和哥哥的相处模式相对比较轻松,是因为兄弟两都希望对方过分地干预自己的生活。代助不会去替嫂子追问哥哥不回家、不着家的理由,而哥哥诚吾大多数时候对于弟弟的各种奇怪出格的行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像父亲一样过度的操心或苛责,当然但也不会置之不理。
他们都在彼此舒服的界限里,打交道话家常,也因此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会比代助和父亲的关系轻松许多。
嫂子梅子作为哥哥的妻子,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女性的独有的柔弱和仁爱使得代助和她走得更近。但是孤傲的代助也仅仅是和梅子停留在可以和她开各种各样玩笑的程度上。
这是因为梅子是他的长辈,那么长辈和长辈之间,也就是说,父亲、哥哥、梅子极其有可能会战成统一战线来“对付”他。
这是特立独行的代助孤独的地方,也是他不能够完全地接受和融入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在当下也是如此。任何有着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年轻人,他们都往往会和自己三观不一致的原生家庭的长辈们时不时地产生矛盾和冲突。
所以读《后开的事》你以为说的是爱情,其实它说的是你身边都会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