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何需刀剑,拈花即可为器


课堂上,我对孩子说:“假如我和小林,小张,小王,小李四个同学进行拔河比赛,我们势均力敌,谁也赢不了谁(小林,小张,小王,小李是我们班里的4个小朋友)。这时,如果小林,小张,小王三个同学离开了,只留下小李同学一个人跟我拔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一边说,一边做着些夸张的拔河手势,以期把孩子们的情绪尽可能带入。

“老师能赢。”许多孩子想都没想就高声地抢着说。

“为什么呢?”我问。

“因为老师是大力士。老师一个人和他们四个人比没有输赢。那只有一个人和老师比的话,老师就会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补充着说。有的,还激动地跟着我比起手势来。

“对,老师一个人和他们四个人拨河,没有输赢。但如果只是老师一个人和他们其中的一个人比的话,老师就会赢。”

那么,你们看:

一个苹果和两个桔子一样重。如果只比一个的话,桔子和苹果谁重谁轻?

“苹果重。”孩子们稍微思索后就说出了答案。

“为什么?”我追问。

“因为一个苹果和两个桔子一样重,那,如果只比一个的话,一个苹果就会比一个桔子重。”有的孩子大声说。

“也就是说,如果两边一样重,只比一个的话,我们就要看数量,数量少的每一个比较重,数量多的每一个比较轻。就像拔河一样,我一个人和你们四个人势均力敌,但如果我只和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比,我就会赢。”我进行适时的补充。

“那么,如果两只螃蟹和4只大虾一样重,4只大虾和五条小鱼一样重。如果只是1只螃蟹,一只大虾,一条小鱼比轻重的话,谁最重,谁最轻呢?”我紧接着又出了一道题目。

经过短暂的思考,有孩子发言了:

“螃蟹最重,小鱼最轻。”

“为什么?”

“因为螃蟹数量最少,所以每只最重,小鱼数量最多,所以每只最轻。”

孩子们说得很完整。

我满意地看着他们,并伸出大拇指比出了一个大大的赞。

以上这一教学实录是我在教“比轻重”这一课时的一小段教学实录。

教学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孩子们对于数量多于1个的物体轻重的比较理解起来有困难。为了帮助他们望解,我特意创设了拔河比赛这一情境。因为情境的真实性和贴合性都比较强,孩子们理解起来很轻松。而后,根据这一情境进行知识的迁移,孩子们顺理成章地也就学会了怎么较快地进行轻重的比较。

可见,课堂上的许多问题是需要用课外的知识加以解答的。作为老师的我们,理应视问题而灵便,随时采撷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看似高深的问题。就像武侠片里的武林高手一样,即使只是一花一叶,也可成为称心武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手何需刀剑,拈花即可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