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科学方法有三大要素:有用、好学、可持续。“有用”是科学方法成立的基础,不仅逻辑上成立,更要被实践验证真实有效;“好学”是科学方法传播的必要条件,掌握了若干简单的规则就能演绎出万千变化,正如武功招式都源于几条心法秘籍一样;“可持续”则是科学方法的通用性要求,是“术”,能够处理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更是“道”,掌握后就可以触类旁通。
前言
真正影响销售人员业绩的最大因素是他的主管能否对他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体现在销售会议、指令传达上,换句话说,直接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成为决定普通员工业绩的最大因素。
实际上,人的行为不同是因为背后的思维方式不同。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惯性来主导他的行为。表面上的表达不清,实际上是思维混乱,没有逻辑也没有结构。思维决定了行为,而行为决定了结果。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一个结果的时候,先要改变达成这个结果的行为,而要改变这个行为,就要从改变思维入手。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就得先纠正行为后面的错误思维。
第一章初识结构性思维
第一章以导入性的概念性的内容为主,共分为五个小节。
第一节说明了,万事万物都是有结构的,结构也在事物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阐述了人的思维也是可以有结构的。
在第三节里,为了让大家对结构性思维有一个抽象的、概括的认识,为结构性思维下了定义,而且下定义时也使用了结构性的方法。
第四节,以搭积木作为类比,从整体和部分,以及需要图纸作为标准,这两个方面阐述了为什么结构性思维可以让思考像搭积木一样有序。
第五节,第五节,从可以解决沟通、思考、写作、记忆中的问题这4个角度,阐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和使用结构性思维。
这一章旨在让读者对结构性思维建立一个初步的、概念上的认识。下面一章将重点介绍结构性思维的标准结构——金字塔,以及结构性思维的四大原则。
第一节 结构的魅力
一、什么是结构
“结构”可以定义为: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或排列。实际上,“结构”所关注的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结构无处不在
因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都离不开部分和整体这两个概念,所以可以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有其自身的结构。
结构除了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外,在社会领域中也无处不在。小到家庭,有老人、有孩子,有结构;中到企业,有领导、有员工,有结构;大到社会,有顶层、有基层,有结构。
三、结构至关重要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结构”都在其特定的位置发挥着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在自然界,相同的物质由于不同的结构而具有不同特性的现象就处处可见。
结构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如果结构方面存在一个小问题也许就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 思维也有结构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的反映。
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有意识。我认为这里的有意识是人脑主动对客观事物加工的过程,包括思考、推理、想象、选择、记忆等。
其次,“人脑”和“客观”都相对容易理解。这两者都是客观存在,一个特指人类的大脑,一个是其他客观存在的事物。
最后,“反映”是一个很动态的词汇,通常所说的“反映”一般是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摹写、复制和再现的过程。从这一定义看,这个过程包含了输入——作用于人的感官,输出——摹写、复制、再现。也就是说,通过看到、听到、摸到、嗅到、尝到等方式感知客观事物,再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可能只是存在于大脑中的思想认识,也可能通过说、写、画等方式外在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思维是大脑对通过各种感知方式对输入的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最终在大脑中形成认识,或表达出来的一种过程。
二、思维也有结构
第三节 什么是结构性思维
通常,在对一件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的时候会从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俗称2W1H。
一、拆解关键词下定义
客观在人脑中有序搭配或排列的反映。相对于客观事物的结构,此定义特别强调这种反映是有序的。
二、找规律下定义
结构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序地思考,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四节 让思维像搭积木一样
结构性思维和搭积木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
一、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从无序到图纸再到创造
第五节 为什么需要结构性思维
一、被验证的名家名作
结构性思维的标准结构“金字塔”是被验证的名企名家之作,确实有助于清晰思考与进行写作,所以需要认真学习它。
二、解决沟通不畅问题
想要表达的100%的内容,就好比一整套积木的各个小块,结构性思维就等于提供了一张图纸。这时候参照图纸搭积木,就可以把各个小块都用上。同样,在运用结构性思维把想说的内容进行有序组合时,如果对方心中同样也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