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伟大事物”2

昨晚,我写了《追问“伟大事物”》一文后,在常春藤读书会的群里激发了大家的讨论。讨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大家提问、思考、互相解答,尤其是郝老师更高一筹的解答和引领思考,又一次让我领略了求真共同体的魅力。同时,我意识到,这也是伟大事物的显现。

下面,我用实录的形式,把这次精彩的讨论呈现出来。讨论分别发生在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昨晚22:47---12:01

水一:伟大事物到底是什么?

郝晓东:有意义的知识。

水一:何为有意义的知识[呲牙][呲牙][抱拳][抱拳]?

李微:@郝晓东 郝老师,从您那天讲《静夜思》,我觉得更像知识与人产生的共鸣,哪怕是激发了另一个角度的同作者不同的感受。

郝晓东:什么是意义?@水一 [笑脸]

水一:是知识?还是知识里那些深刻的、普遍的、甚至是必然的、活泼泼永远可重新活过来的的力量。

郝晓东:@李微 那是用了一个诗歌的例子。是诗歌中有意义的知识。学科不同,知识的意义不同。

水一:意义[呲牙][呲牙]?我想想。

李微:@郝晓东 嗯!

郝晓东:@水一 靠近了。是一体的。

王小龙:我们之前也是讲知识,传授知识,是不是伟大事物呢?

水一:我想,意义是对人类而言具有普遍和长久价值的东西。如果把知识的生命力扼杀了,单纯灌输知识,就不是伟大事物了,充其量只能是伟大事物的残骸。伟大事物是身和灵合一。

杨晓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当知识的意义显现时?

水一:@杨晓峰 [强]我个人觉的是去显现、复活、充实、发展、突破知识的意义。

第二时段:今天早上5:42-----8:57

智静(发了一张图片,一本书的一段话):这段话跟郝老师列举得马的伟大事物在徐悲鸿的画中,虾的伟大事物在齐白石的画中有相似之处。但又说不清楚,请教大家。为什么现实的具体事物的伟大之处在艺术之中,看到一只虾不会感动,看到齐白石画的虾反而会感动,是不是因为艺术的虾,是齐白石物我合一时忘我的创作结果,这个艺术作品不仅揭示了所有虾的共性特点,而且融入了艺术家对于虾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融入了艺术家独特情感体验的虾唤醒了我们共性的审美体验,所以我们才会感动。因此才有了虾的伟大事物在艺术的绘画中之说,但并不是所有作画的人都能揭示这种伟大事物,只有真正的画家才能,一方面需要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丰富的生命阅历,对生活的深度领悟。就是感觉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难[玫瑰][玫瑰][玫瑰]但也很好奇。

郝晓东:因为现实中的实际物体都不完美,且受太多联系的干扰(比如,现实中的虾,受水质、盆子等外在因素干扰),所以不典型。想想柏拉图的理型论。最完美的物体只在大脑中。艺术是将大脑中的理型,表达出来。

水一:齐老笔下画的虾可能不是完整的虾,但应该是最有灵魂的虾。

宋文静:[强][强][强]直击问题最根本处@郝晓东 

第三时段:今晚18:25——20:10

郝晓东:“伟大事物”所指代的不是学科、不是课本、不是理论,就是原原本本的事物本身。以“伟大事物”为中心就是师生在教学中怀有对万事万物的敬畏,以虔敬之心与这一“第三事物”一同组成真正的共同体。

水一:要是能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就更容易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论。谁来挑战一下?

郝晓东:我在导读时,举了几个例子。直播中能查到。

任春涛:记得郝老师好像讲过,《春晓》诗中的“伟大事物”是什么?是作者创作那一刻的情景,心灵的感动。

水一:@任春涛 [抱拳]

任春涛:学习这首诗,就是师生都“回归”到作品创作的那一刻,去品,去悟,去展开对话。

郝晓东:@任春涛 [强]

智静:每门学科中都有伟大事物,凡是能发现学科的伟大事物者,就能与学科融为一体,实现学科与生命一体化,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任春涛:我在诗词解读过程中对“伟大事物的理解,就是努力回到创作那个“现场”去思考,让景、物、情及背景“重现”,同时再把那人,那情带回到人们的普遍遭遇中去领会,这样可以把古人的情与今人的情打通,显现诗的魅力。其间读过的几本书给我许多启发,一是广文兄教学的《人间词话》,还有《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叶嘉莹老先生的系列书籍等。专业修炼的路太长,自己根基太浅了。

郝晓东:兴发感动。

智静:发现伟大事物的魅力并不容易,需要进行专业修炼,但前提是热爱,有了热爱做基础,我们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伟大事物的快感,于是我们才愿意在学习的道路上克服一切困难的前进。

郝晓东:热爱的前提是什么?@智静 

智静:想不出来,就是喜欢,但又不满意当下的生活。

郝晓东:此处是关键。

王小龙:有了热爱做基础,我们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伟大事物的快感。这是刚才静姐的话,我的感觉是恰恰反过来,只有不断体验到发现的快感 才能热爱。

智静:我想到的是之前常春藤的共读,为什么我一次次的想去,就是因为在郝老师的带领下,每次都能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事实上这种发现只是我的认知重构而已。

郝晓东:热爱的标志是什么?

任春涛:热爱的前提,我觉得是自我认同,我可以,我能从中体验到快乐。

智静:就是愿意克服困难去投入。

郝晓东:热爱的标志是你的成果是专业级的,能受到专业人士的尊敬。

王小龙:否则就是叶公好龙?

郝晓东:热爱的前提是研究。无研究,那是喜欢。

智静:明白点了,我去读书的动机是喜欢,并不是热爱。热爱是投入毕生的精力只做一件事,像王国维研究人间词话一样。而一旦进入热爱的领域,也就真正开始了专业发展,也就可能在本专业领域有所成就了。

任春涛:只有不断体验到发现的快感 才能热爱@小龙 克服困难-体验成功-获得尊重,进入积极的教育学循环,就是真爱了[调皮]

智静:是这样吗郝老师?

郝晓东:是的。

智静@任春涛 总结的好。

王小龙:真到那时,热爱只是外界的观感,真正的位于中心的事物已经融入生命,无所谓热爱,只是像呼吸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不再分离。

智静:对[玫瑰][玫瑰][强]

郝晓东:喜欢,带来愉悦感。

任春涛:[强]不再分离原来是这样的!

郝晓东:什么是热爱?热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热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热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智静:热爱是孤独的坚守,是别人看来的苦行僧的生活,是自我的陶醉和满足。

郝晓东:热爱是长期的专注,是忘我的探求,是怦然的顿悟。

智静:从喜欢走上热爱,需要付出代价[呲牙]

任春涛@智静 你瘦了没?真爱的标志应该是衣带渐宽[调皮]被一事长久折磨,念兹在兹。

智静:我们就先沿着喜欢,跟着郝老师慢慢去热爱吧,热爱需要天赋,我够不着哦@任春涛

王小龙:嗯,恋爱的语言是可以拿来的表述的。

郝晓东@智静 这就是悖论。消除了痛,也就拒绝了持久而稳定的幸福和快乐。

智静@任春涛 对,念兹在兹,长期专注,心无旁骛[玫瑰][玫瑰]作茧自缚,才可能破茧成蝶。

任春涛@郝晓东 熬更受夜为了它,是苦累,是折磨;熬更受夜为了它,是热爱,是兴奋——这就是悖论?

郝晓东:当然,对于痛的程度,因为热爱的程度而不同。比如,有的人写个千字文,都亚历山大。而对于专业级别的人来说,写千字文是消遣。

水一:热爱不会觉的是负担。觉的是负担还是没有爱上。

郝晓东@任春涛 痛苦与热爱、幸福是一体。去掉其中之一,另一半也就没有了。@小龙 哈,是这样。@任春涛 热恋时,思念之苦与爱恋之情是一体的。不爱了,也就无思念之苦了。

水一:痛并幸福着。能不能伟大事物理解为,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命体验?

郝晓东:我是用诗歌作为例子,不要把指月之手当做月亮。数学的伟大事物是什么?地理的伟大事物是什么?化学的伟大事物是什么?物理的伟大事物是什么?

水一:不同学科蕴涵的伟大事物不同吗?如何区分?有没有没有蕴涵伟大事物的伪学科?

杨晓峰:英语的伟大事物是什么?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直想不通。

郝晓东发了一大段话:

当然,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正如莫兰所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

优秀的科学老师,应该能够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人类面对宇宙及生命现象而战栗,而感动;对未知的漫长的探索,知识的艰难的形成过程,期间的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这个过程中,将继续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和惊奇。如果消除了对事物及其奥秘的敬畏,人类就会走向肤浅与狂妄,而如果失去对事物及其奥秘的惊奇,人类就会走向麻木及无知。无论是光现象,无论是电现象,无论是原子结构,显微镜下的细微之物,以及化学的变化……这一切,曾经带给人类多少深刻的困惑与喜悦。科学教育,就是要努力重现这一切。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原初的困惑与探索,以及喜悦。布鲁纳曾经说过,在这一点上,儿童学习这一知识的历程可以与当初科学家发现这一知识的历程相媲美。

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能够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万物得以命名时的冲动与喜悦;无数匹奔跑的马终于凝固于汉字“ ”,无数只飞翔的鸟儿终于凝固成汉字“ ”和“”……每一个汉字在凝固时的智慧与喜悦;能够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体味着古典的亲情与人伦,从“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十四个汉字里,体味到人生失落与期待的复杂细腻的滋味;从反反复复的“平平仄仄平平仄”里,体味到汉语独特的悠长韵律……在新教育小学,干国祥等优秀的老师已经一再证明,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都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历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如果课堂上能够重现这些,那么每一堂课,都将不可能是平淡、平庸的。

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们所使用的,所教学的,是曾经被人类视为上帝语言的奇妙的数,是被伽利略称为书写“宇宙之书”的三角形、圆形和几何图形。无论是中国人对圆形的迷恋,还是魔比斯环的神奇,以及日常生活背后隐密地运营着、支配着这个世界的数字,都让人不得不对数学学科报以敬畏。同时,数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一切思维中最为严谨可靠的。可以说,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事物,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符合数学的以及接近数学的理论及事物。也因此,明代徐光启在翻译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时说: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数学家哈代则说,发现数学真理是人类最奇妙的经验。是的,数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图形与数据,而是自然、社会、历史背后的神秘,是人类探索世界过程中发现的最可靠的武器、工具。优秀的数学老师,同样能够在课堂上发掘出数学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重现这个发现数学之神奇的过程。而且,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数学是目标最为清晰,最能全面训练、准确反馈,以及提供智力挑战的学科,数学的课堂上,应该完美地实现这一切。

这一切,诚如帕克·帕尔默所言:“通过对我们认知的探索,一个真理的概念突现出来: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而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教师的精彩表演是浅薄的,学生的小手如林是肤浅的,教育与教学的真谛,将没有被师生在课堂上把握,课堂用表面化的热烈,替代了紧张的脑力劳动——而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正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郝晓东@杨晓峰 @水一 反复读。

郝晓东:这一段阐述了教学中的伟大事物:综合新教育理想课堂第一境界的追求和第二境界的追求,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确认: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重新经历此一过程的,不应该只是教师,而更应该是学生——全体学生。这样,课堂教学上的三个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就不应该是教师隔在知识与学生之间,用某种手段,将现成的知识转交给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境界有效教学框架中的强调学生预习,也是确保每个学生能够直接地接触问题与知识,而不只吞食由教师仔细嚼烂了的软化了的知识——即现成的结论。

郝老师又发了一大段话:

当然,有人仍然会提出异议: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具有魅力的,甚至教学中的有些知识明显是错误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够吸引所有学生的兴趣,因此,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会不会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是实验室里的浪漫构想?它在实际的教学中,是不是很难实现?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先回顾新教育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我们同样可以反驳说,这个过程并非容易,许多家长或者学生已经很难改变,而且大家都带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汇聚在一起,这种追求只能是乌托邦的浪漫设想;而即使实践这种理念,这个过程中也一样会充满猜疑、争斗、挫败感。是的,所以这一切怀疑并非毫无道理,但是事实总是一再呈现:我们不仅是应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而且只要坚持这样行动着,教育的命运共同体就会慢慢形成,真正意义的共同生活与共同的价值,乃至共同的精神家园就会出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会在整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闪现。在昨天常丽华老师的“农历的天空”的展示中,我们已经初步见到了这样的图景。

完全是同样的原理,我们首先要把“发掘伟大事物的魅力”这个概念视为是对自己终归将要经历的教学生活的一种新的描述。

也许以前的教学与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描述为:教师把上级规定的教材(由问题与答案构成)通过某种活动,转交给每个学生,并对学生的接收效果进行检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新的教学生活,在第二境界的层面上,我们希望描述为:师生围绕着一个“问题-知识-文本”(由教材、考试所提出,与背后深广的学科,及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相联系),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呢?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的“构造得宜的头脑”的理论,大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与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相比,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要重要得多。而构造这样的头脑,关键是:第一,提出和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第二,一些能够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以意义的组织原则。(陈壮飞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09页)。

关于提出问题与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莫兰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幼年期和青少年期的最充沛和最生动的天性能够得到自由的发挥,要不断刺激和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从早年起就要鼓励和磨砺探询的禀赋,并把它引导到关于我们自身地位和我们时代的基本问题上去”。(同上,第110页)。

关于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以意义的组织原则,莫兰认为最关键的是发展把知识背景化和整体化的能力,而且声称这是“教育的绝对要求”。他严厉批评我们的教育从小学起就教我们“孤立对象(于其环境)、划分学科(而不是发现它们的联系)、分别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加以连接和整合)。它训导我们把复杂化归为简单性,也就是说分解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解析而不是进行合成,消除任何给我们的知性带来无序或矛盾的东西。”(同上,第103页)在这本书中,莫兰反复地引用帕斯卡在《思想录》里讲的一句话:任何事物都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受到作用又施加作用,既是通过中介而存在的又是直接存在的。所有事物,包括相距最遥远的和最不相同的事物,都被一种自然的和难以察觉的联系维系着。所以,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而不认识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

郝晓东:上面的段落有对此的回答。(水一:不同学科蕴涵的伟大事物不同吗?如何区分?有没有没有蕴涵伟大事物的伪学科?)

讨论到此暂告一段落。我整理了一个小时,录在这里。感谢有这样的求真共同体,感谢郝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问“伟大事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