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要把我累死才满意呀

1.

同事是四五岁孩子的妈妈,这几天,孩子看见她就跑。

原来,她上个月去听了一个讲座。她也是一个高学历的职场精英了,之前在外企工作了10几年,但这个讲座还是把她忽悠地团团转。

一说到教育问题,妈妈们不是焦虑,就是恐惧的。演讲人利用这个,狠狠给同事洗了个脑,什么“既然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都来了。

孩子刚上幼儿园,第一天送孩子去学校,她偷偷躲在门外飙泪,一整天心神不定,下午离放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这还没几天,就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

孩子爸爸一脸蒙圈:你要把孩子累死呀。

她一本正经:教育专家都说了……

孩子这种话题,魔力无限,能让互不相识的女性,秒变塑料姐妹花。

早上去超市,遇见一个同龄的妈妈,愁眉苦脸,两人没几句就聊上了:都是孩子的问题。

孩子一出生,一切都是新的,好的;但对于家长们,好像,未来已经不能更糟了。只要一提到孩子的未来,所有家长,都不介意用最激进方式去规划。

英语、钢琴、美术……4岁的女儿每天被她弄到半夜,嘴里不住地说:妈妈,我能睡一会,我累了。

好不容易周末,孩子更害怕了。妈妈说,周末是“弯道超越”的最佳时机。孩子比平时上课的日程排得还满。

爸爸:你就让孩子开开心心过周末不行吗?!

她:你知道我们公司的小江,她儿子都开始学奥数了吗?!

对于教育,家长也是茫然的,大多数的情况下,不是孩子需要什么,而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干吗。

“生怕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恐惧,促使妈妈们,不遗余力地攀比。你用别人的标准,往自己孩子身上套,是想复制一个“成功的孩子”吗?总是希望复制别人的成功,可事实是,当你真的去复制,往往发现无法粘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你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不过是害怕,你怕孩子和你一样碌碌无为。

2.

每个爸妈的曾经,都藏着一个理想,可时间很这把杀猪刀,一不留神就改变了每个人,那些理想吧,不是半途而废了,就是不敢再想了。“哪还有什么理想,能过日子就行。”

这些未完成的理想呢,都成了孩子的噩梦。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当然也是自己理想的延续。很多爸妈这么想。

孩子一出生,就成了他们理想的载体;孩子存在的价值,不是为自己活,是为了完成你的心愿而活。

我的小学同学,非常喜欢动漫,志愿填的也是动漫设计,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的时候,妈妈当着她的面,亲手撕了。——她的心愿是孩子当一个医学从业者。

女儿没有选择,复读,第二年考上了医学专业,妈妈很高兴,女儿一点也不开心。——她明白,她只是在实现妈妈的理想。

她也早已经从妈妈撕毁通知书那刻开始,就不爱和妈妈说话了。离开家,去外地上学,她只在每年过年回来待两天。

毕业了,她没有选择医学,随便找了个工作:反正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只要不是医学类,什么工作都行。

妈妈,再也无可奈何了,女儿成年了。

最后,女儿找了一个,全家人在各方面都无法接受的归宿。

女儿:我知道他长得不好看,没什么本事,游手好闲……但他尊重我想做的,就够了。

当你替孩子决定一条,他不愿走的路,他也会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远到你们不会有任何交流与情感羁绊。

假如当初,让孩子开心地去学动漫设计呢?

对于农村的孩子,经常是爸爸常年在外,工作挣钱,妈妈一个人带孩子。

但把孩子扔给女性,自己出去挣“前途”是不负责任的。

挣钱远比教育容易,只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把孩子扔给老婆,一年到头不回来,日复一日,你与孩子的距离,从地理到心理都无限放大。

等到孩子开始拭动翅膀,你一把辛酸泪:老子在外面辛辛苦苦挣钱,你在家不听话,成绩不好还叛逆。

本来指望他实现的理想,结果,不仅没有,还让自己“心寒”。

这又是多么自私呢,完全没有尽到父亲的教育责任,只是定期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到最后,还要孩子做自己的理想实现人。哪有这么美好的事?

口口声声说:,“我这一辈子已经不行了,年轻时没好好干,我的孩子一定要……”

你自己那么失败,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构思,活得比谁都优秀?

3.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情感的陪伴,但并不是你实现自己抱负的机器。

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有自己的追求。你不能因为自己爱草原,就毁了孩子的花海。

不管怎样,我们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你既然不能代替他活,就更不可能让他按照你指定的路线去活。

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人生也没有那么累,没有那么多必须要怎样,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未来,比你给他指定一个未来,轻松也幸福多了。

活着不就为了未知的可能性,如果不管怎么努力都一样,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那些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载体的家长,让孩子的未来从一开始就定型了,扼杀了孩子的所有可能性,他的天赋明明是文学,你偏偏要他搞技术,不残忍吗?

毕竟,孩子不是为你而活,是为自己而活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你要把我累死才满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