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材摘译】心理学学科背景(2)

教材选择:Psychology, 7ed, Peter Grey, David F. Bjorklund, Worth Publisher (2014),网盘链接 密码:y36m

上文链接:【心理学教材选译】心理学学科背景(1)
   本文主要通过教材中的3个焦点问题,来展开介绍一下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三个学说观点——英国实证主义、先天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这三者可以理解为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

   英国实证主义认为,人类知识和思考的内容的终极来源,是感官经验;人类的精神世界起初就像是一张白纸(tabula rasa),而经验就是塑造精神世界的画笔;经验之间的联结是知识形成的关键法则。

   以康德为代表的先天论指出,如果我们没有某种系统地组织、整合经验的能力,那么我们不会主动地联结经验,所有的经验也只是经验本身,它不会有任何意义,知识也不会形成。

   假如我们从先天论的观点出发,我们不禁会问:这种组织整合经验的能力从何而来?它又有什么样的功能?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间接证据:这些能力通过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而来,它们的功能在于促进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P9, No. 7】英国实证主义如何解释人类复杂观念和思考的形成?“邻近联结律”在这一哲学流派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复杂观念和思考起源于基本观念,基本观念由感官经验形成,邻近联结律组合这些基本观念,最终形成复杂观念和思考;邻近联结律在复杂观念和思考的形成中,起到联结、组合、激发其他相关想法和思考的作用。

   英国实证主义的核心观点:

  1. 人类知识和思考的内容的终极来源,是感官经验(sensory experience);由感官经验形成的观念,即“基本观念(elementary ideas)”
  2. “邻近联结律(law of 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是人们头脑中操作这些感官经验形成复杂观念和思考的唯一遵循的法则;
  3. 邻近联结律:如果个体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经历两个环境事件(刺激或感觉),个体在头脑内会将两者联结;并且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对于其中一者的回想会激发对于另一者的思考;

   教材中给出了一个儿童如何形成“苹果”这一复杂概念的例子,从实证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苹果”这一概念是一个复杂观念,它由若干感官经历通过联结律联结起来所形成。

   我们来思考一下,一个孩子看见并去咬了一口苹果这一经历。儿童在这一过程,在头脑中接收了一系列感官经验,这些经验形成了一些基础观念:红色,球形,酸甜的味道;这个孩子还有可能同时听到旁边的大人叫这个东西“苹果”。
   因为这些感觉经历是同时发生的,它们在孩子的头脑里被联结了起来,并形成了“苹果”这一复杂概念;因为联结律,当这个孩子回想起苹果的相关特征时,就会激发起对于其他特征的思考。
   当这个孩子听到“苹果”这个词的时候,他/她会想起红色,球形,酸甜的味道,同样这些感官上的特征也会让这个孩子的头脑中浮现“苹果”这个词。

P9 复杂观念 对于一位实证主义哲学家来说,“苹果”这一简单概念是复杂的,它包括一系列基本感官经历——形状,颜色, 味道——这些经历又和“苹果”这一概念联结

【P10, No. 9】为什么说学习的能力依赖先天的知识?从康德的先天论哲学的观点来看,何谓先验的知识?何谓后验的知识?

   邻近联结律从何而来?“红色”、“球形”、“味道是酸的”这些基础观念是怎么由感官经验形成的?这两个问题是英国实证主义在解释知识和思考的形成面对的最大问题。如果没有某种先天就具备的学习能力,实证主义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
   康德在他的《纯理性批判》中区分了两种知识:先验的知识(a priori knowledge)和后验的知识(a postpriori knowledge),没有先验就不会有后验:
   先验的知识,即“先于经验的发生而存在”的知识,是不依靠任何经验、先天就有的知识;
   后验的知识,即“滞后于经验的发生而存在”的知识,是个体从环境中的经历而获得的知识。

   关于先天论对实证主义的驳斥,教材中引用了一段Ornstein的一段论证:

   拿来一张白纸(实证主义将婴儿的精神世界比作一张白纸),给这张白纸所有一个孩子正常成长遇到的所有经验,这张白纸什么也学不会:对它讲话、唱歌、给它一个苹果、带它去郊游,这一切都不会让它懂得语言、音乐、什么是水果和大自然。
   任何生命实体必须要有最基本的天生机制才能学习。最起码它要有感知环境的能力,记录保持这些经验的手段,组合并记住这些经验的法则,以及需要时能使用这些经历的方法。
   我们的头脑中必须要有一些基本“陈设”,便于后续经验的进一步“装饰”。

关于先验和后验的知识,教材中举出了康德对儿童语言学习的观点:

   儿童习得的词汇和语法是后验的知识;然而,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取决于先验知识。后者涉及到一些儿童先天就会的规则:在环境中注意哪些声音,这些声音该怎么样去组合整理,这些规则最终为儿童掌握一门语言奠定了基础。

   康德还认为,儿童必须具备基本的物理概念,比如关于时空概念,才能理解周围的环境,并且这些基本的概念也是先天就有的。如果缺少这样的先天的概念,在空间上儿童不会觉得苹果是圆的,在时间上也不会发觉邻近的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

P10 一个会学习的机器人 这台会学习的机器人追踪记录此前与孩子们的互动,并基于这些跟孩子们一起玩耍。这样的机器它的学习受到了内装程序的限制。同样,先天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也受到先天知识的限制

【P11,No.1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解释行为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这一理论是怎样通过对行为功能的描述做到以上这一点的?这一理论又如何为理解先验知识提供了基础?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是不是科学的解释,尚有部分学者存疑,主要是因为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证明某一物种的进化路线符合这一学说中的观点。

   达尔文通过系统地对植物、动物的观察,形成了他的自然选择学说,虽然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链条直接证明他的学说,但迄今为止他的学说得到了大量间接证据的支持。按照本书对于科学的定义——系统收集并逻辑分析客观观测数据来回答问题的各种尝试,他的学说是科学的。

   在《物种起源》之后一些的文章中,达尔文认为,人类与那些动植物没有什么不同,也是通过自然选择一路进化而来,并且不仅是我们的解刨学结构可以通过分析功能——这些结构是如何促进生存和繁衍的来进行解释,我们的行为也可以这样来解释。1859年,达尔文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在不久的将来……心理学将会有新的奠基理论:每一种必要的心理能力的获得是阶段性演进的。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历史将会有新的看法和思考。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观点:

  1. 生物种群中的每一代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代际横向比较,这个种群每一代的生物总数总是大于最后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的生物总数;
  2. 每一代之间的生物个体存在特征差异;
  3. 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代际遗传;
  4. 有着适应环境的特征的个体有更大的可能性生存和繁衍,并把这些适应特征传给下一代;
  5. 第2点至第4点不仅适用于解释生物的身体特征,也适用于解释行为——生物具有行为的倾向,这些倾向的功能也是促进个体生存和繁衍。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恰好解释了康德的先验知识的由来。先验知识,比如学习语言的能力、时空概念、学习的能力促进了生存和繁衍,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被一路留下来,最终这些先验知识留存在头脑之中。

P11 查尔斯 达尔文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将人类与其他生物连接,以促进生存和繁衍的功能视角解释大脑和心理的起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教材摘译】心理学学科背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