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3》回归:当吐槽已然成为日常沟通方式

11月4日,《吐槽大会》第三季回归,还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好看依旧。连看两期之后,已将这个节目提上了今后每个周末的日程。

第三季除了在视觉、嘉宾和节目环节上做了更新之外,还有一个我最关注的点,就是节目的slogan:由之前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变成了「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从之前对娱乐圈百态的洞察,到现在聊明星的家长里短,变得更轻松和日常。

这种感觉还体现在嘉宾的座位安排上,主咖和吐槽嘉宾坐到了一起,不是之前两季的对立。这很像是朋友聚会的场景,大家聚在一块儿,每个人互相说几句玩笑话,活跃气氛加深感情。更让人意外的是,节目还增加了「隔屏吐槽」环节,让场外观众、网友参与明星吐槽,让节目显得平易近人。

现在觉得「吐槽」不再是一种表演,而是生活场景的延伸;也不再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手艺」,内核不是炫技,而是轻松、快乐、幽默。

这个节目暗合了当代人的一些心理,也带动起一股吐槽流行文化:讲段子、玩梗、吐槽成为人们应对无聊日常的法宝,同时也成了一种达成共识的交流方式。

在全网有几百档综艺节目的竞争环境下,《吐槽大会》从17年1月播出开始,第一季播放量达到18亿,第二季超过20.2亿,第三季第一期仅过去一周,已经达到了1.8亿。我不禁在想:吐槽是怎么融入我们生活的?又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带来了哪些价值?

今天抛开娱乐性和吐槽内容,来跟你简单聊聊我对吐槽的一些想法。

  当吐槽已然成为日常沟通方式  

一、生活很乏味,我用吐槽应对

吐槽: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无论哪个年代,人们对生活压力的宣泄从来没停止过。从最早期的文案《当你写PPT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到后来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前年的「逃离北上广」,以及去年的90后佛系青年……每一次刷屏,不过是以一种新的话语方式表达一种情绪或者观点,本质上来讲都是一样的。

尤其对80、90后来说,身上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升学、工作、买房、婚姻、育儿、养老……到处在贩卖焦虑,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稍不留神,就会成为时代焦虑下任人收割的「韭菜」。

这时候「吐槽」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选择作为自己情绪表达的方式之一。

吐槽不是自嘲、挖苦、丧气,而是人们在咬牙坚持、汗流浃背上的一层糖衣,也是笑对生活、积极应对的勇气:

「当现实把我打趴下了,那我就舒服躺下,等满血复活再和生活正面刚到底。」

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形式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跟别人交流、分享快乐,在朋友聚会上,在和同事日常的聊天、吃饭时,甚至发条朋友圈、给别人发条消息,说一些自己遇到的开心事。

但是,网络时代之后,搞笑形式从十几分钟的小品、相声,到3~5分钟的短视频,再缩短到15~60秒短视频;从博客长文到140字微博,再到两三行的段子,搞笑信息空前供应,人们的笑点阈值被吊得越来越高、耐心也越来越差。

已经等不了好几分钟来铺设一个包袱,要快准狠且密集的笑点攻击。

这时候,吐槽就成为了最适合的沟通形式。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说脱口秀、心里准备着几个笑话,但每个人就着自己生活的种种都能吐槽两句,偶尔还能吐出金句。

在生活中,吐槽也是最快让彼此放松、拉近距离的方式。让陌生关系迅速破冰,让朋友关系更加亲密,从某种意义来讲,吐槽已经变成现代年轻人交流方式的刚需。

二、吐槽是如何走进日常生活的?

《吐槽大会》在年轻人群体着实中流行起来了,一方面迎合年轻人的吐槽口味,传达一种不作、不装、不怕、不慌的态度,同时也为大众示范了一种以「吐槽」为沟通方式的社交场景,即有意思的个体在一起碰撞出更多趣味。

这几年火起来的明星真人秀,比起高高在上的官腔发言,大众更喜欢接地气的嘻笑怒骂;比起镜头包装下的完美无瑕,大众更爱看明星的真实面貌。

在《吐槽大会》上,明星以吐槽的方式打破了以往在镜头前的刻板形象,通过娱乐性语言表达日常不为大众所知的自我,消解了明星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但是,抛开明星在节目中的吐槽外,它是如何走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呢?我想了想,有下面两个原因。

1、给大众提供谈资

信息传播产生影响的途径是引发受众的心理反应,反应是喜怒哀乐,这也是大众对获取娱乐信息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娱乐信息点之外,《吐槽大会》从第二季开始就试图通过触达不同领域进行多元化的话题探索,第三季将覆盖更多不同专业人士,从不同视角引发大众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多不同文化背景、年龄阶层的受众群体的收割。

为什么有心理反应?答案就是信息的反差、冲突带来的,表现就是话题性、争议性。争议本身和对它的看法,其实就是我们的谈资。

在提供谈资上,节目提供了以下两点:

自带话题的人物

热点人物,本来就自带流量和话题,比如师徒不和的曹云金、升级鬼畜教父的唐国强、在舆论风口待了二十多年的国足、躺赢的锦鲤杨超越等。《吐槽大会》的主咖每一个都是争议的集合,自身就是话题焦点。

还有吐槽嘉宾的反差,拿王力宏那期来讲,比如有歌星陶喆和热狗、音乐人臧鸿飞、偶像团体被淘汰的王菊、京剧艺术家王珮瑜,这些人坐在一起对话,本身也具备话题性和冲突性。

跌破眼镜的内容反差

通过明星之间互相吐槽,了解明星光鲜亮丽的另一面。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比如王力宏的破洞袜、王珮瑜无奈自己生不逢时、凤凰传奇私下里互相拆台等。

每一个点爆出来,都与明星的日常镜头形象形成强烈对比,能深深抓住大众眼球,也暗合了大众的八卦、猎奇心理,为茶余饭后提供了大量谈资。

2、面向大众,老少皆宜

《吐槽大会》的内容,男女老少都能看得懂,而且可传播性非常强:

明星的搞笑内容、段子,人们乐于去分享,而且内容张力很强;

笑点密集,一个多小时看完,你总能清晰记忆几个笑点,很容易向别人复述出来(没有二次传播的门槛,这点很重要);

段子很短,随便截一段,别管是3分钟还是15秒,都是完整的,通过微博、长图、短视频平台分发非常方便。

相比喜剧脱口秀的专业,吐槽的门槛其实是降低的,这些内容一方面成为我们交流的谈资,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吐槽模板」,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社交中,提供吐槽参考。

趣味强、节奏快、受众广、门槛低,这是吐槽的几个特点,也是能够在现代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最后再说几句

每一期结束后,总会看到有网友说「我吐得比他们好多了」,也能看到在弹幕、微博上,着实涌现出一些更有料的金句、槽点。

不能说一档节目创造了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但它确实在影响,也在展现着流行文化的走向。喜剧脱口秀没有直接告诉你笑点是什么,而是在塑造你愿意为什么而笑。

从一定程度上讲,喜剧脱口秀的普及,让明星和公众都接受了吐槽这种表达方式,吐槽也逐渐从搞笑和幽默的外壳下剥离出来,成为表达真实、另类自我的独特方式,每个人也开始从观众变成参与者、创作者。

也许有一天,当吐槽全面冲进现实,冲进各个年龄层、行业领域,在这种看似戏谑、简单粗暴的语言上,重塑一种新的沟通方式,用真诚面对一切,用信任拉近距离,我想那就是「吐槽」最大的意义了。

以上就是我对《吐槽大会》的一些想法和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吐槽大会3》回归:当吐槽已然成为日常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