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学会接纳自己。其实每个人都在做印象管理,但是我们很难去做好。所以每次定下一个目标,就是指“聚焦”,就是这次社交,你所要聚焦传达的信息。
错失恐惧症,现在的信息流很严重,不过最近关了朋友圈之后我已经很好的控制自己(当然我还需要定一些规则)。对于错失或者说害怕与外界失去连接,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能做的就是分享,以自己为主体性。
信息过载,现在的信息太多,我们每天处理的信息有多少是有效的?或者说是我们吸收进去的。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的【为我所用,以我为主】。需要思考,这个信息是否是舒服的?如果是舒服的,那就要小心了。
行动成瘾,搞的自己很忙,学的很苦行僧,但是每次都是在低效。困了,好下去走走。(当然要找到正确的放松方式,太舒服的放松方式也不好,就是我下午试验的动漫,公众号都是没有很好的效果)。记住要以长期目标为主,每天完成的事,需要接近这个目标。
----重读《都市现代病》20190614晚于大学图书馆
摆脱疲劳
思虑过载,这个观点跟前面的行动成瘾可以联系起来,每一天起来都很累,所以需要在睡前的时候安排好第二天的事,不过为了避免【行动成瘾】还需要找出最重要的事,然后去完成它,其他事都要尽可能的为其让路。完成它之后,就做休息,当然这里不是指刷信息流,现在的信息流已经不能够让我感到休息。或许散步?
被压榨感,奔波于DDL,自己做的事没有价值,应该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就像今天突然领悟【学习好像可以不用这么费力,就是找到好的状态,心情就去学。累了我们就休息,不要逼自己,透支自己。】,5分钟给予,可以利用好先生的互助区。
信息过载,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信息过载,是啊。现在的信息太多,但是刷信息能否让自己感到快乐么?不会吧,经过这么多次的实验后,我发现舒服的事很难让自己感到快乐。所以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决策疲劳,这一点我也有点感觉,利用规则,对就是利用规则来减少自己决策,例如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等等。还有就是吃饭刷什么?我觉得可以不用刷,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一顿饭,有多久没有品尝过饭?我想说的是,沉迷会让自己感到痛苦,那就用规则减少能让自己沉浸的事。
外在打扰,这一点最近怎么说呢,不是很满意。我觉得就是间断性查看信息就好了,不用一直查看。减少推送,减少外在因素,时刻记录自己脑中的想法。
----重读《一套摆脱疲劳的自救指南》20190614晚于大学图书馆
坚持一件事的误区。
首先是结果导向型,就在刚刚我就陷入这个误区,导致愉悦感不强。但是想象自己思考+连接后明天就可以形成自己的体系,那种心情倍爽。
完美主义,首先得明白为什么做一件事?是为了坚持而去做一件事?还是你需要做这件事。所以随时启动。只要做了,一个月做30天和一个月做20天是一样的
缺少触发器,可能想做,但是没有环境提醒你。
人完成一件事的由【动力-阻力】模型和【B=MAT】
有以下几种技巧:
设置最小的启动,可能就是一段代码,一小会思考,就是毫无压力的最小活动。
设置触发器,最好跟旧习惯绑定在一起,一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就打开先生文章重读。一回宿舍吃苹果就打开SPMVC,吃完后查询不懂的点,记录。一想看狂言就停下来思考工作。。
制造环境,将pad调整到SP页面耳机插上
最后就是反馈与鉴赏,还有就是为自己松绑。
---重读《为什么你的计划坚持不下来》20190616下午与大学图书馆
设计原则,亲密性。将相关联的信息放到一块。不过前提一定是要保证其有相关性,不能未来了放在一块儿放到一块。接着就是不能看到空白就放,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眼睛在信息上停留了几次,来看。寻找一段信息,自己的从哪里开始,能不能一眼得到想要信息,从哪里结束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20190618中午于大学宿舍
高效学习,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端正态度还有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需要克服DNA中反人性的东西。不过不是与大脑抗争,而是要引导大脑,这个就是属于认知层的东西。学习不是盲目追求速度,而是不断反思、总结、践行。追求速度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努力,或者低层次的思辨方式。不要陷入知识阶层,让高阶层的人来喂养我,警惕。学习是为了学习一种能力,才能在如此复杂的世界中摸索出来。只有不断反思,总结,追问,甚至教授他人学习的效果才会大大提高。
不断去追问,不断去寻找答案,自己走出一条路。
学习是为了找到方法,是为了找到如何通向答案的方法,是为了拥有一种无师自通的能力。学习是为了学习原理,学习那些不会变的。在先前我也看到过这个观点,你学习的东西哪些是不会变的、哪些是会改变的。会扩展前者的学习。学习是为了发现自己、改变自己。
还学到一个阶段性正确,没有什么是恒久远的,恒久远是属于钻石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恰当时间做恰当的事。在当前阶段做正确事,不要想着一劳永逸。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人生不是短跑。必须一直跑,才有可能看到马拉松的终点,否则就相当于是中途退赛了。
---重读《高效学习:端正学习态度》20190619上午于大学图书馆
从信息源头去吸收知识,而英文是绕不开的,为了督促自己学习英文。我应该尽可能的多多使用英文google。从信息源头去解开知识,自己消化知识。并且加以思考。
注重基础知识与原理的学习,基础知识不会变的,而要做到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可以用工程型的思维来学习。
要有一张知识地图,学习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应用,实践,发挥其价值。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重读《高效学习:源头、原理和知识地图》20190619上午于大学图书馆
深度学习,对于一个知识点,如果只是停留在字典式的认知,其实是没有学到底。对于任何东西的学习都可以参考这几个问题1.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解决什么业务?3.有什么优缺点?4.组成核心的是什么?5.核心的原理什么?6.已有的与它的对比?只有学到程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掌握。这个方法我需要以后用起来。归纳,其实我是很喜欢归纳总结,我也具有归纳的能力,不过有时候想速成,当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就想归纳,这会使我陷入归纳误区,即归纳的结果有错误,不够体系。当然有归纳能力是非常好的,也要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实践验证。实践,在一开始接触技术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枯燥,那是因为我不知道落地的实践,所以一开始要有理性的认知,就是不断去实践。最后就是不断正反馈,将行动与奖赏绑定在一起,减小计划的阻力。
---重读《高效学习:深度、归纳和坚持实践》20190619下午与大学图书馆
学会自己独处,这个观点我虽然曾经看到过,但是并没有很认真的去思考。什么是学会自己独处?就是能够自己忍受寂寞,在独处的空间中自己能够找到快乐。而如果无法学会自己独处,就能容易陷入无穷无尽的追赶现状。当然单单独处,你说就是一个人走么?其实不是这样的,独处不等于一个人,独处相当于发现自己的价值,当没有人理你的时候,你不会感受到孤独。发现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给予足够的奖赏,其实也是一个人的价值,如果有足够的价值,就能够给予足够的奖赏。
---重读《我为什么强烈反对你当“舔狗”》20190619晚上于大学图书馆
昨晚聊天突然发现有点词穷,不过经过回顾时我一直在上推hhhh,而且话到尽头没有平移,搞的很尬。还好现在发现的找。以后就是多下切少上推话到尽头就平移。下切关注对方的感受,以及影响等等。上推推到一个父集中。平移呢就是顺势转换话题。
---重读《为什么你总会成为[话题终结者]?》20190620上午于大学图书馆
我的时间价值是多少呢?如果按照收入来说,我现在的时间价值为0。但是如果从【出卖时间】转换为【积累资产】那么我的时间就是无价的。我需要有这个思维,那就是【积累资产】的想法。这里的资产可以是某个技能(未来能够为我提供价值),不过最重要的是我的知识体系以及个人品牌。如非必要尽可能不做短期的事,短期的事要么是别人的期望,要么就是没有价值的事,尽可能把精力放到长期目标,长期的事。建立一套自动化流程,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忙于解决,要思考我如何做,避免让他再次发生。思考先于行动,就像团校分完全可以通过腾讯文档来完成。延伸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很喜欢一句话:当一个人有了知识体系后,只要他在地方就能够产生价值。学习需要转换思维:积累资产。
---重读《你还在低效地[出卖时间]吗?》20190620上午于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