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孤独

今天,夫人准备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教育。参与商讨的专家提到,现在孤独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出现在高学历家庭的概率更大。

美国医生Kanner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但现在专业领域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大部分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最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机理在起作用,我们非专业人士不敢妄下结论,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为什么让自己的载体选择孤独自闭呢?

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说道:“基因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的生存和扩张。”那么,孤独症家庭的基因遗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非正常因素了呢?

电影《超体》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诺曼教授说:“环境恶劣时,生命会关闭自己,追求孤独的永生;环境友善时,生命会打开自己,追求繁衍,藉此把知识传递下去。”

按照这个说法,基因在那些孤独症高发的家庭——比如高学历家庭——传递过程中,是不是感觉到一种生存的威胁,感觉到环境的恶劣了呢?那样,它就让它的载体,那个可怜的孩子选择了封闭,选择了孤独?如果是这样,那危险来自哪里?恶劣的环境因素又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我们能不能从正常人的身上找到蛛丝马迹呢?

我们这些正常人,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位孤独的自己,只不过不同的人表现出的程度不同而已。

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对外界的关系都有着强烈的渴望。我们就像一只章鱼,将我们的触角向外伸展、再伸展,希望能将我们的能量与外界紧密相连。如果我们的触角连接到的是友好,比如妈妈的怀抱与慈爱,我们的能量就会变成多彩的颜色,就会变成生能量。相反,我们的触角如果伸向的是空空的黑暗,无边无际,冰冷寂寞,那我们的生命就会变成黑色,变成死的能量,我们就会变得绝望。

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小女孩出生在一个特别渴望要男孩的家庭后,出生后的两三个月一直哭闹不止,身体的发育也出现了问题。直到心理医生的介入,要求女孩的家人用心地去爱这个孩子,孩子忽然就安静下来了。

从强烈的渴望到极度的绝望,一般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首先发出渴望,后来被忽视,被拒绝,于是失望。失望累积多了,就会变成绝望,觉得世界没有爱自己。对关系绝望的同时,那些没有得到回应的动力,就变成了恨,恨累积多了,就演变成我们各种心魔,其中包括自我封闭、选择孤独。就像墙角一株暗香浮动的腊梅,她无数次开放,无数次芬芳却始终无人问津,于是,她开放的心枯萎了,她选择了永久的关闭,选择了死亡。

但孤独绝非生命的初衷,相反,生命的基本诉求只有两个,一是挥洒活力,二是获得亲密。这是基因的自私性决定的。挥洒活力,为的是更好复制自己;获得亲密,是因为基因也需要合作,合作——比如雌性交配,是基因复制和遗传的最有效方式。

呱呱坠地的小婴儿是充满活力的,但他在挥洒自己活力的时候,如果不被抚育者接住,不被抚育者看见,甚至是被抚育者打击,比如咬妈妈乳头的小家伙挨了揍,他有可能就会缩回他挥洒生命力的触角。

所以,那些每天对孩子提出无数个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警告的家长;那些恨不能代替孩子做完所有的事,做完人生所有选择的家长;那些将自己的控制欲,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孩子的家长,就是在亲手熄灭孩子旺盛的生命动力,就是让孩子心中那个孤独的自己越长越大。

其实,即便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也还是希望得到亲密关系、希望被世界接纳、希望得到更多的爱的。

据腾讯新闻报道,因为被正常孩子的家长联名请愿,学校将正在上课的一名自闭症小学生请出了教室。被关在家里的孩子,想爬窗外逃,重回学校、重新回到同学们中去,结果失足坠楼身亡。

那些孤独而绝望的生命,最初,也许是最具一颗敏感而渴望的心的。

所以,看见和爱,也许就是解决绝望和孤独的终极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绝望·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