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心灵的路…

图片发自App


读着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通往滴水泉的路》的描述,感受作者通过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文字,将思绪带入了一个神秘,令人神往地方的叙述,也再一次被这种跨度大,深度广的写法所折服。

文章开头以只有“乌斯曼小道”,才能通往滴水泉,而乌斯曼又是阿尔泰的土匪头子也叫“哈萨克王”的领地,所以在最先,人们宁愿绕过茫茫戈壁滩边上的褶皱,也不愿穿过心腹,多是因为惧怕这号神武的人物。

于是那条通往乌斯曼绿洲和草原雪山的路,也就成了死亡之路,充满神秘,困惑,渴望的引子就这样缓缓展开了。

关于滴水泉在哪里的传说,也就因为遥不可及,因为无人能及,显得难能可贵。

而民间的说法也越来越悬乎,有人在穿越时真干渴到极致时,已绝望了的时候,真的找到了滴水泉,纵情地痛饮,泪流满面,甚至闯进戈壁滩的牧者,在一次次濒临炎热饥渴难耐时,离滴水泉越来越近的奢望,成了唯一的理由,此时滴水泉希望和魔力的作用,又被掀上了一个新高潮。

而在战乱的年代,那个熟知通往滴水泉路,往返于其中,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然后再蓄势待发的″哈萨克王",也成了不朽的传奇。

到了后来,一对夫妻在滴水泉安营扎寨了,过往的人们恣意在这里休憩,有时甚至到了饭不够吃,铺不够住的地步。然后趁了闲季检修扩张,以便应对更大容量的客流,再后来修了对开的路,客流影响不大,到交通的触角再扩大时,人们一两天就能往返,渐渐地滴水泉的繁华盛世成为过去,曾经的伊甸园,曾经是人们心中的驿站,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作者在最后神来一笔,这样写道:当我在这片荒野里走着,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通往滴水泉的旧道,野地上,路的痕迹如此清晰,便不由得清楚地听到那个女人的声音,当她和她的情人无处可去、无可容身时,她勇敢地对他说:我们去滴水泉吧,她边说边为此流下泪水。

或许在作者心中,滴水泉不曾消失,也永远不会干涸,依然是她心中的桃花源。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作者这样的写法,总是让读者的情感,读者飘摇的心,跟着动荡的情景,又是传说,又是荒野上那处神奇的泉水,还有盘桓在戈壁滩上高飞的大鸟,深深地陷在情景中,就象往深里扎,想看看后来怎么样了,但好象又总是不点透,就让你使劲地好奇,使劲地想,最后再轻描淡写地提一句,这种此地无声胜有声,这种山穷水尽真的疑无路了的感觉,又在某一处觅得柳暗花明之处的感觉,贯穿始终,然后有了最后的那次急转,

那处地见证了一个地区从落后到进步,一点一滴地由荒凉变为繁荣,也是跨了时代对南疆风貌的一次特点,着眼点小,但可见光区大,也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通往滴水泉的路,也是一条通心灵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往心灵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