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昨天21床的伯伯出院了,照顾她的是她老公的侄女(因为这个伯伯没有小孩),计划住院时,这个侄女就跟她的舅侄打电话,舅侄安排了一下住院的事情,这个伯伯不愿意请护工,这个侄女就来照顾了,一照顾就是上十天,自已家里儿子在装修房子,老公回家连口饭都吃不上,听着确实挺感动啊,这位大姐真的长得慈眉善目,很漂亮啊,我偷拍了一张,她照顾的是她娘家的婶婶。几次观察下来,言语间我也没见过她说长道短,不屑或不耐烦,我看到的都是稳定、平和与安静。这样的人还是要赞一个吧。她说她住在八队(十一支沟),虽然我也不确定我是否知道那地方在哪里。

20床的一个奶奶,驼着背,弯着双脚,也是找的一个护工,她有三个儿子,但是从来不会来,住院的时侯送来,出院的时侯再接走,听说昨天她看到我妈在喝鱼汤,就感叹,自已当时应该再生一个女儿的。哎,其实这个也挺奇怪的,生了女儿,也是需要年轻时的真心付出才能换来自已年老时的那点被照顾的保障感啊,不可能有那么不对等的关系啊。除了血缘关系,还有交流、互动、彼此温暖、感受到被疼爱、被支持,当然也会有被要求,被期待,受到受伤与争吵啊。我也见过很多因为重男轻女,女儿视父母为仇人。即使留在父母身边,那种照顾父母的状态总是不对,也挺可悲的。用什么道德绑架都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要发自内心的做,和应付着做,感觉是不同的啊。有时侯应付着做,那种被照顾的人也会越来越不好的。

发现20床的护工很年轻啊,可能是头发比较黑吧,她说今年才开始做,做的时间不长,我现在发现护工的年纪是越来越往年轻化了。我们这一层楼很多病人都请了护工,可能都象我们这种家属还在上班的人。

病房里本来就有两个护工,再来了一个之前的胡阿姨,三个护工在一起聊天,她们的人生也需要交流啊,这就是人性啊。哈哈,只要是个人,就渴望交流,我自已能感觉到,我能不能用一颗平常心投入进去,状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想,我们很大程度上当然觉得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跟对方达成共识,为我们的方案前进了一步又松了一口气,觉得更有底气向上司报告。或者我们坐着一个又一个表格,觉得自已总结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棒,又对我们的头脑有他的指引。我们面对的是赞赏、评价、行动,进步,是希望。

所以当画面一转,需要面对一个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人,神情淡漠,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疼痛无比…….那个陪伴在她们身边的很多时间上可能真的只是护工,我感受到这个团体在在一定时期内将越来越重要。

不可否认,当我们老去时,当这个社会的养老机构还不够完善时,我们大多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又是谁能陪伴在我们身边呢?,哈哈,也许护工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真正能陪伴我们的,是我们自已,是我们跟自已身体的连接(见我老师的指引),是我们的心。

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