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开心漂流瓶”吐槽父母后,小朋友们说“真解气”!

一回到家,小朋友就像小鸟一样飞奔过来,叽叽喳喳拉着我兴冲冲地讲今天上的一节特别有意思的课。

这节课有一个环节,叫“不开心漂流瓶”,由于教具不便携带等原因,并未在课堂上做漂流瓶,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家自己做,即使没有这个实物形式,小朋友们依然印象深刻,开心过瘾,为啥呢?

老师给的话题是开放型的:“说说你在家或者学校都有哪些不开心的事情”。

这样的话题,有老师在场,吐槽学校、老师或者同学,显然都不是最佳操作,且是有风险操作,小朋友们应该是很懂得这一点,把话题的可用范围拿捏得恰到好处:一致吐槽家长。

因为家长不在场,怎么吐槽都没关系,“不开心漂流瓶”变身“树洞”,既满足倾诉欲,有人倾听,又减轻压力,还不用承担后果,多好!

有的小朋友吐槽一大早被爸爸妈妈叫醒,不开心;有的小朋友吐槽早上睡懒觉被爸爸妈妈骂,不开心;还有的小朋友吐槽家长说话不算数——本来答应周末去公园,结果又有事情要忙,就不去了……不一而足。

我有点心虚地问小家伙:“你说的什么呢?”

一向快言快语的小朋友有点回避,不吭声了。

我继续启发、诱导、鼓励:“说说嘛,说说嘛,悄悄地说给我听听,说得对的,我今后一定注意改正。”

“我说的是爸爸妈妈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冲我发脾气。”小朋友迟疑了一下,轻声说。

“嗯,说得对,我接受!以后你多提醒我哦,等会儿也告诉爸爸一下。”我虚心接受小朋友转述的他在班里当众吐槽的内容。

“这节课用‘不开心漂流瓶’之后,小朋友们都说‘真解气’!老师说我们回家后,可以找个瓶子,把不开心的事写在小纸条上,放在瓶子里,丢进河里或者大海里。”小朋友找到了开心密码似的兴奋地说,平日里“敢怒不敢言”的压抑和压力,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看来,以后家里是要备几个漂流瓶给小朋友悄悄吐槽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不开心漂流瓶”吐槽父母后,小朋友们说“真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