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出世,等于“我花开罢百花杀”,别人就难出头了。
按古龙的话说:“《射雕英雄传》之后,武侠小说家想提高地位,就得变;想提高读者的兴趣,也得变。”
新武侠时代的后期名家,比如温瑞安、于东楼,都是像古龙一样开辟求新求变的路子。
读古龙和金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在金庸笔下,武术拼的是修养境界,富于文化色彩。而古龙写的武打,虽然简短,却充满了荷尔蒙,有种暴力美学的味道。能明显地感觉到一种酷,这就是暴力美学带来的愉悦感。就是既残酷又酷。残酷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人类本性中的恶,而酷是展现了客观规律的美。
古龙本名熊耀华,1938年生于江西,12岁随家人搬到台湾。他的父亲在他少年时弃家出走。他很早就独自在外打拼,还加入过黑帮。
古龙是文艺青年,一开始写的是诗歌散文这类纯文学,23岁时推出了第一部小说《苍穹神剑》。成名后,古龙过的是和笔下人物一样的生活,赚的钱多半花在朋友、酒和女人上了。
他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好几个子女,都是随各自母亲的姓。
1980年,古龙因为喝酒,和黑道人物发生了冲突,被砍伤手臂,又输了混有肝炎病毒的血液,从此身体一落千丈,于1985年去世,年仅47岁。
古龙也真是文如其人,把自己活成了一部中篇传奇故事。
他自幼漂泊,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脱序者”。他身上有典型的江湖性格:个性反叛,家庭观念淡漠,一直生活在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之中。
金庸说:“我的生活一直比较顺心,所以人也乐观。而古龙比较愤世嫉俗,比较较真。”
文人写的江湖,大多是出于阅读和想象,而古龙有真正的江湖体验。
成名之后,他还是和道上的人混,走到哪儿都带着一群小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其实是古龙原创的。
在古龙的小说里,江湖非常残酷阴暗。他有一部《流星·蝴蝶·剑》,到处都是险恶阴谋。两个敌对的江湖枭雄,用的全是斩草除根、杀人诛心的手段;而他们两个的副手,又暗地里联合起来要各自篡位。
小说的主人公,则是第三方派来的卧底杀手。里面有各种病态角色,几乎人人都有另一副面目。
这部小说的灵感,出自电影《教父》,其中的江湖逻辑,也接近真实的黑社会生态:职业歹徒都知道,江湖本来就没什么恩义,一切都是为了生意。
古龙写这些阴暗现实,但他不认为世界就应该如此。
他有一条解决方案:就是依靠纯真的友情,对人性中的善意保持希望。
在古龙的小说里,最后让主人公度过危难的,一定是忠实的朋友,这差不多是他的信仰。古龙性格至真,这让他本人的性格和小说中的缺点,也显得很可爱。
在现实中,他为自己建造的就是这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生活,如同活在一场不散场的狂欢里。这也是没有家庭生活的“脱序者”的选择。
金庸是实用主义的乐天派,但他爱写虐心情节,因为他消化得了。古龙反而要让主人公历经阴暗之后,看到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