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小编为什么要写成功者的故事 ?
如果你想创业成功,就要拔高你的维度
如果你想创业成功,就要去学习成功者成功的背后
如果你想创业成功,需要去借鉴,少走弯路
如果你想创业成功,请用5分钟耐心的读完本篇文章
下面是关于李嘉诚的创业背后的故事,读完时间4分钟,欢迎阅读。
关于李嘉诚,想必大家都知道,李嘉诚这三个字耳熟能详
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州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2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逃难来到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日而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他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突出,被老板赏识,2年后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已的全部积蓄7000元,在答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草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脚踢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顺应了当时香港经济的转轨。加上他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出货。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和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工人,质量还是提高不起来。
雪上加霜,有不少客户拒收产品,还要长江厂赔偿损失!原料商、银行纷纷上门催款,李嘉诚真是焦头烂额。回到家里,母亲见他郁郁寡欢,弄清状况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故事中李嘉诚悟出母亲话中的玄机—一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第二天,李嘉诚回到厂里,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经营错误,说了一番渡过难关、谋求发展的话。紧接着,李嘉诚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一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
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但他却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他又像初做行街仔那样,马不停蹄到市区推销,然后陆续收到货款,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长江塑胶厂开始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屡战屡胜初度难关的长江塑胶厂焕发了少有的生机,人们佩服这个小伙子的毅力和能力,更为他那种坦荡和稳重所折服,于是大家都愿意和李嘉诚合作,再加上香港经济转机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业化热潮渐趋成形,大气候和小环境的影响,使李嘉诚的营业额与日剧增。
李嘉诚看到报纸上的一则关于塑料业的消息,只身前往意大利考察
时间就是市场,速度便是效益,赢得时间便是赢得市场,赢得机会
他以旅游打工身份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工厂内部打杂
李嘉诚满载而归了,他为长江塑胶厂带回了新的希望。
他的营业额到1958年达1000万港元,纯利润为100万港元,长江塑胶这个生长在窠穴中的破旧小厂因此声名鹊起,登时全港闻名,而李嘉诚也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美称。他决心撞开北美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胶花大王”。
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
他能想别人所不想,行别人所不为的事。因为他那颗深邃的头脑,早已洞察出香港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
在众人尚未注意到的情况下,李嘉诚已经分出一部分企业资金,开始在香港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两层的工业大厦。
在经历一场风暴之后,深思熟虑后的李嘉诚趁机制定政策采取趁低吸纳的方式,大规模扩展地盘。李嘉诚将塑胶业盈余和物业收入集中起来,全力投入地产,来购买土地,翻新旧房,并兴建物业。这又是“为常人所不敢为”的举动,是“逆潮流而行”的冒险。
1970年香港经济开始全面复兴,地产行业又蓬勃崛起,李嘉诚又一次彻底地成了这场风波的大赢家。
1977年,竞标地铁工程,通过智慧和努力,竞标成功。
1990年6月底,积蓄多年的长江实业,最终以28l.28亿港元的市值,击败了置地。一向在香港地界坐大的置地。
仅以216.31亿港元位居第三。
李嘉诚为事业,为目标,为自己立下的宏愿,整整呕心沥血,勤奋操劳了将近30多年。
从此,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距香港商界首席。
读完李嘉诚创业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