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1560】打比方是思想不成熟的表现。2022-05-15

2、

四月八日,贬中书令杨师道为吏部尚书。当初,长广公主(李世民的姐姐)嫁给赵慈景,生下赵节;赵慈景死,改嫁杨师道。杨师道与长孙无忌等一同审理李承乾案,暗中为赵节疏通,所以被贬。皇上到公主处,公主以头叩地,哭泣为儿子谢罪,皇上也哭泣下拜说:“赏不避开仇人,罚不偏袒亲戚,这是天下至公之道,不敢违背,所以我有负于姐姐。”

四月十日,下诏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世勣为詹事,萧瑀、李世勣并教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官职自此开始。(唐初定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从太宗起,宰相之职不轻易授人,常令他官居他职,再给以"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义。任命萧瑀为太子太保,李靖为詹事,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意思是与侍中、中书令相同,为实质上的宰相。高宗以后,除原官为三公、三师、中书令外,没有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就不是宰相。永淳元年(682)起,原官四品以下而知政事者,用加"平章事"衔的名义任宰相。肃宗乾元后,通用"中书门下平章事"为衔,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遂废。)又任命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兼领太子宫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

李世勣曾经得了暴病,药方说:“须灰可疗”;皇上亲自剪下自己胡须,为他和药。李世勣叩头出血,哭泣道谢。皇上说:“朕这是为了社稷,不是为你,何需感谢!”李世勣曾经侍宴,皇上从容对他说:“朕求群臣中可以托以幼孤的人,没人能超过你,你之前不负李密,岂会负朕呢!”李世勣流涕辞谢,谢恩立誓,将自己手指咬出血,然后喝得大醉。皇上解下自己御服,披在他身上。

四月十四日,皇帝下诏,解除魏王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职务,降爵为东莱郡王。李泰府僚属中为李泰所亲近狎昵者,全部流放岭南;认为杜楚客的哥哥杜如晦有功,免死,废为庶人。给事中崔仁师曾经密请立魏王李泰为太子,降级为鸿胪少卿。

四月二十一日,制定太子晋见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礼仪:迎于殿门外,先拜,三师答拜;每进一道门,让三师先进。三师坐下,太子才坐。写信给三师,前后称自己名字,然后写上“惶恐”。

五月二十五日,太子上表说:“李承乾、李泰衣服不过随身,饮食不能适口,幽禁忧愁,实可怜悯,乞求陛下敕令有司,优加供给。”皇上听从。

黄门侍郎刘洎上言说:“太子应该勤奋学习,亲近师友。如今太子进宫事奉陛下,动辄超过十天半月,对三师以下官员,很少见面说话,希望陛下稍微抑制亲情之爱,建立远大的计划,则海内幸甚!”皇上于是命刘洎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隔日到东宫,与太子游处谈论。

3、

六月一日,日食。

4、

六月九日,太常丞邓素出使高丽回来,请于怀远镇增戍兵以压逼高丽。皇上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没听说过增加一二百个戍兵能威震绝远的地方的!”

华杉曰:

李世民这里引用《论语》孔子的话:“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还是近悦远来的道理吗?近处的人,我治下的人,很喜悦;远方的人,对我们这里很向往,他想归附过来。来了,既来之,则安之,让他们能安居乐业!来之、安之、富之、教之、悦之,安邦定国。李世民这也是嘴上说说,他接着还是要征讨高丽。

5、

六月二十九日,右仆射高士廉申请退休,皇上批准,其开府仪同三司、勋位封爵保留如故,仍同门下中书三品,知政事。

6、

闰六月四日,皇上对侍臣说:“朕自从立了太子,遇到什么东西,都拿来作比教诲他,看见他吃饭,就说:‘你能知道稼穑之艰难,就能常有这饭吃。’见他乘马,就说:‘你能知道这马的劳逸,不要榨尽它的力量,就能常有马骑。’见他乘舟,就说:‘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人民就如同水,君王如同舟。’见他休息于树下,就说:‘锯木的时候,顺着墨绳锯,就能锯直,君王能听从大臣的进谏,则能圣明。’”

华杉曰:

李世民这些教诲,有用吗?没有用,不仅对李治没有用,对他自己,用处也不大;只是他缓解自己的焦虑,又给儿子增加焦虑,父子一起扭捏作态,感动自己一秒钟罢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话历史上的统治者唠叨了几千年,谁又真正把它当回事?打这些比方真的有道理吗?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打比方是思维不成熟的表现。用打比方来反驳,不是逻辑的说法,也不归到概念,而是以经验的方式,直接反对经验的东西。神话、打比方,还有所谓微言大义,这些感性的表达方式,带来感性的表象,有教育意义,但还不是真正的思想,而正是思想还不知道坚持思想的立场,还不知道从思想自身出发,是思想的软弱无力。区别开什么是思辨,什么是表象,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必须把哲学原则作为思想陈述出来,只要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就大义昭然,用不着微言大义了。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为什么历史的循环不断重复?因为这些“道理”,还不是真正的道理,不是真正的思想,是思想的不成熟和软弱无力。

7、

闰六月十日,皇帝下诏,命太子掌管左、右屯营兵马事,大将军以下都受太子指挥。

8、

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他的侄子突利设来进贡,献马五万匹,牛及骆驼一万头,羊十万只。闰六月十三日,突利设摆设宴会,皇上登临相思殿,大宴群臣,用十部乐(贞观中,平高昌,收其乐,合为十部乐。即: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高昌。参阅《通典·乐六》、《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演奏,突利设再拜祝酒,皇上对他赏赐甚厚。

契苾何力上言说:“不可与薛延陀联姻。”皇上说:“我已经许诺他了,岂可为天子而食言吗!” 契苾何力回答说:“臣不是要陛下马上回绝,只是希望暂且拖延其事。臣听闻,古人有亲迎之礼,如果敕令夷男(薛延陀真珠可汗)亲自来迎亲,就算不到京师,至少也应该到灵州;他必定不敢来,那与他绝婚就有理由了。夷男性格刚戾,既不能成婚,他的部下又心怀而行,不过一二年,必然病死,二争立,那我们就可以坐而制之了!”皇上听从,于是征召真珠可汗,让他亲自来迎亲,并发诏说,皇帝将亲自到灵州与他相会。真珠可汗大喜,准备前往灵州,他的臣下进谏说:“如果去了被扣留,悔之无及!”真珠说:“我听闻唐天子有圣德,我能亲身前往去见他,死而无恨,况且就算我死了,漠北也必当有它的君主。我决意前往,不必多言!”皇上发出三道使者,接受真珠所献杂畜。薛延陀本来没有马厩、府库,真珠向诸部临时征收,往返万里,沿途都是沙漠,没有水草,牲畜耗死将近一半,没有能够按期抵达。朝议的人认为他聘礼没有备齐而与他结婚,将使戎狄轻视中国,皇上于是下诏与他断绝婚约,停止前往灵州,追还三路使节。

褚遂良上疏,认为:“薛延陀本是一个部落首领,陛下荡平沙塞,万里萧条,余寇奔波,须有酋长,于是赐给他玺书鼓纛,立为可汗。近来又降下私恩,许诺婚姻,西告吐蕃,北谕思摩,中国童幼,无人不知。陛下亲到北门,受其献食,群臣四夷,宴乐终日。都说陛下为了百姓平安,不爱惜自己的女儿,天下苍生,无不感怀陛下的仁德。如今一朝之间,生进退之意,有改悔之心,臣为国家惋惜声誉从此受损;所得甚少,所失很多,嫌隙既生,必然构成边患。他们蓄积被欺骗的愤怒,我国人民则心怀自己毁约的羞惭,恐怕这不是怀服远人、训诫战士的方法。陛下君临天下,已经十七年,以仁恩相结于百姓,以信义慰抚戎夷,无不欣然,欺负他们,没有什么益处,为什么不能有始有终呢!那沙漠以北,部落多不胜数,中国诛讨他们,也不能全部消灭,应当怀之以德,让为恶者在夷不在华,失信者在他不在我,则尧、舜、禹、汤,也远远不如陛下了!”皇上不听。

当时,群臣多言:“国家既已许诺他婚姻,接受他的聘礼,不可失信于戎狄,再生边患。”皇上说:“你们都只能知古,不能知今。汉朝初年,匈奴强大,中国弱小,所以以子女金帛来引诱他们,是合适的策略。如今中国强大,戎狄弱小,以我步兵一千,可以攻击胡人骑兵数万。薛延陀之所以匍匐叩头,惟我所欲,不敢骄慢,是因为他新为君长,所统治的杂姓又不是他自己本族,所以要借中国之势以威服他人而已。他与罗部落、仆骨部落、回纥部落等十余部,各有数万兵马,如何他们联合攻击,薛延陀立即破灭,之所以不敢发动,是畏惧他是中国所立。如今我再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自恃大国女婿,杂姓谁敢不服!戎狄人面兽心,一旦稍微不得意,必然反噬为害。如今我断绝他的婚约,降低他的礼遇,杂姓知道我弃绝他,很快就会把他的汗国瓜分了。你们记着我今天的话。”

司马光曰:

 孔子称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唐太宗如果之前就知道不能把公主嫁给薛延陀为妻,那当初不要许婚就可以了;既然已经许诺,又仗恃自己强大,抛弃信义而与他断绝关系,就算是这样能灭了薛延陀,也是羞耻。王者发言出令,能不谨慎吗!”

华杉曰:

司马光所言孔子称去食、去兵,不可去信,之前详细讲解过,不重复了。李世民毁约,没有做到一以贯之,前后一致。他最后教训群臣,还要大家记住他的话,意思是必将应验。那么他之前就是错的了。总之不可能前后都对。既然前面有错,就该认错,是我之前错了,现在改悔。怎能又居高临下训斥群臣“只能知古,不能知今”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版资治通鉴【1560】打比方是思想不成熟的表现。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