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谈人生三度:高度·宽度·深度-弟342-370页

晨读:《北大博士谈人生三度:高度·宽度·深度》

作者:叶舟

阅读篇章:第342-370页

书籍内容:

跨界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横向思维要求我们: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的,不要以今天的情况去推断未来;不要认为行业惯例是既定的和不可改变的。

在产业属性日益变得宽泛的今天,组织应积极培养跨界员工。组织应当在不同专业、不同项目之间形成常态交流的机制,以开阔员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头脑。员工只要能掌握多种技能,对待不同事物,能从不同角度跨界思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断培养跨界综合性人才,也有利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员工跨界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也需要组织为他们提供跨界的环境和条件。

跨界思维是相对于垂直思考(逻辑思考)而言的。以下三个形象的比方,可以让你对跨界思维的概念、方法、目的有个清晰的了解:

一是概念:判断和创新。

人们现有的垂直思考模式主要是判断型的、分析型的,跨界思考模式则是创新型的、设计型的。如果我们把思维看作一辆汽车的话,后两个轮子相当于是知识、信息和判断、评论;前两个轮子,一个相当于创新,一个相当于设计,给我们提供的是方向。很多公司对信息、知识、分析、评论都很在行,但是对前面两个轮子却重视得不够。很多无法突破工作和事业瓶颈的个人也是这样。

二是方法:旧洞和新洞。

垂直思考就是把同一个洞越挖越深,跨界思维则是在别的地方另挖一个洞。德·博诺教授对“跨界思维”的形象解释是:“你把一个洞挖得再深,也不可能变成两个洞。”他举例说:“到目前为止,科学界的大部分努力都是在已经得到认可的洞里做出尽可能大的逻辑扩展。而科学领域中真正的大发现和大进步却都是起源于跳过了旧洞开凿了新洞。”跳过旧洞,开凿新洞,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一条道走到黑,必然会走进死胡同;而多角度多方式地观察事物,才能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

三是目的:“是什么”和“成为什么”。

逻辑思维关注的是确定性,是“真相”和“是什么”,它总是从一个确定引出另一个确定,再引出又一个确定,而对假设、可能性考虑得很少。跨界思维就像感知一样,倾向于偶然性,关注的是“可能性”和“成为什么”。德·博诺教授说,思维的立足点是向前看,瞻前顾后大多是不利于事情发展的。“是什么”在一定时期不一定能看清楚,也不一定重要,“成为什么”更加重要。

阅读感悟:

跨界的思维就是让你多角度的思维问题,不要只在原地深挖,要学会往外发展。

现在社会的多样化信息的多元化,让人无法在单一的看待一件事。

要想有所突破,就多方面多渠道地对事物进行了解。

增加自己的竞争能力,或找到自己更好发展的未来前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大博士谈人生三度:高度·宽度·深度-弟342-3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