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 魅力成都 - 成都概况 - 锦江区简介 - 成都地方志 (chengdu.gov.cn)
锦江区简介
一、基本情况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南部,位于北纬30°40′、东经104°04′,面积62平方公里。区域地形概貌以平原和浅丘为主,处于成都平原东部和龙泉山西部边缘的延伸部位,东部高,西南部低,东南部偶有浅丘,西北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0米。最高海拔543米,位于三圣街道凉风顶;最低海拔476.9米,位于柳江街道祝国寺社区。境内府河、南河、沙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2020年达到三类标准。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主要污染物PM2.5的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区域人口出生率8.45‰、人口自然增长率3.59‰,全区总户数24.4万户63.2万人。常住人口122.24万人,流动人口59.06万人。
锦江区下辖春熙路、书院街、锦官驿、牛市口、东湖、沙河、狮子山、锦华路、柳江、成龙路、三圣共11个街道,设置社区75个。
锦江区得名锦江,可溯先秦。自蜀郡守李冰开创都江堰后,复凿清、流二江,引岷江之水双过成都城下。不仅彻底结束了成都卑湿的历史,也因此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至汉代,成都织造业兴旺、蜀锦如金。李冰凿二江之一的清江(南河段)因洗濯蜀锦而闻名,史有“色泽鲜亮,质地柔韧,是为上品”的记载。于是清江亦称濯锦江,简称锦江,并沿用至今。建区时,取“濯锦之江源远流长”之意。
早在秦汉时期,盐市口等区域已是人口聚居地,为后世商业繁荣夯实了人气。唐代,节度使韦皋首开东市、南市,揭开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帷幕。锦江之域享水陆通衢之便,呈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的局面,饮誉为“川西首善之区”,跻身全国85个望县行列。至后唐时期,纵贯盐市口、大慈寺的东大街成为成都最繁华商业街道。大慈寺山门周边区域每月开设不同集市,开创成都街市贸易先河,史称“十二月市”。东大街因此被后人赞为“蜀中首街”。极度繁华的商业贸易是世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的前提条件。北宋时期,“交子”的管理机构益州交子务落户紧邻东大街的均隆街,成为金融机构的始祖。元末明初,因坐享锦江水利优势,酿酒业迅速崛起。至明洪武年间,九眼桥码头至水井街区域成为以酿酒业为核心的新兴商业区,誉为“成都外滩”。
清康熙以来,因明末兵燹造成的萧条景象逐渐消失,锦江之地再度繁荣。至晚清,四川劝业道推行新政,建成全国四大劝业场之一的成都劝业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商业的发祥地。东大街的商业更胜往昔,进驻商帮行会百余家,开设店铺千余家,业态覆盖数十种,一度是巴蜀地区规模最大的布匹绸缎集贸地。民国时期,春熙路建成,不仅将东大街、劝业场贯通,还引入上海南京路的现代商业模式,吸引“亨得利”“凤祥楼”等众多老字号商号进驻,一举成为成都商业标杆,奠定了中国西南商贸中心地位。
除了从古至今的商贸繁华,锦江区的人文积淀也十分厚重。唐玄宗敕建的大慈寺负誉千年,享有“震旦第一丛林”美誉。唐代大慈寺规模宏大,占据半城。无相禅师开创的禅茶之道远及日韩,成为东南亚茶道之始。《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人物玄奘法师曾在此精研佛法,寺内壁画被苏东坡赞为“精妙冠世”。
兴于唐代的合江亭是成都史上第一座市政公园,史有“舟楫往来,入长江、下东吴,游人如织”的记载。位于水井街的水井坊遗址素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距今600年的白酒蒸馏酿造技艺被业界称为“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
1991年建区以来,锦江区延续商贸繁华的历史优势,促进现代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入选“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香港企业内地投资热点城区”。近年来,锦江区围绕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按照成都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部署,抢抓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契机,推动“天府成都 品位锦江”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区。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20年,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32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3亿元,地方税收67.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06元。锦江区获得“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荣誉。
二、历史沿革
锦江区属地为原古华阳县县城和近郊。华阳县之前身为唐贞观十七年(643年)设置的蜀县,地处成都县偏东区域。唐乾元元年(758年),蜀县更名华阳县,管辖南河以北的东城及近郊区域。1921年,成都县、华阳县合并,置成都市政公所管理政务。1928年,成都市为省辖市,华阳县城区划入市辖。1953年,设立东城区,原华阳县属地划入。1955年,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90年底,东城区撤销,主体部分改置锦江区。
三、重要资源
锦江区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境内分布河渠14条。其中府河、南河、锦江、沙河、石牛堰为市管河道,颜家沟排洪渠、洗瓦堰、陡沟河、秀水河、红庙子排洪渠、何家冲排洪渠、驸马排洪渠、南支三渠、潘家沟渠、黄沙河为区管河道,南支七渠为街道管河道。2017年1月,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成都市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锦江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中土地资源最少的城区。截至2020年末,境内耕地保有量11800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902亩。“117”范围及环城生态区范围土地存量1 219.07公顷(18 286亩),具备供地条件的净地487.73公顷(7 315.92亩)。
四、基础设施
锦江区交通便利,蜀都大道、新华大道、滨江大道、东大街、成龙大道、驿都大道与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干道网络,成都东客站的部分区间位于境内,地铁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和在建的13号线过境。区域内市政道路里程175.6千米,道路面积333万平方米。分布市政桥梁22座。区域内公路里程189.67千米,公路面积260万平方米。
五、发展定位
“天府成都 品位锦江”是锦江区的发展定位。锦江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国际商务交往客厅、天府文化魅力窗口、都市品质生活典范为功能支撑,以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治理体系为重要路径,以提升市民和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的,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高质量产业功能区、人城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典范区、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区、开放改革创新融合的双循环门户枢纽先行区、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融合发展的全龄友好社会标杆区、城市安全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高效能治理样板区。
六、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更加魅力、更具活力、更有品位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七、文旅品牌
锦江区是“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区域内锦江宾馆、香格里拉等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343家,客房总数30581间、床位43607个。以春熙路、太古里、水井坊片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都市休闲产业;以“三圣花乡”和白鹭湾湿地片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了“都市休闲游”和“乡村体验游”文旅品牌。
八、风味美食
锦江区域内,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盘飧市等传统名小吃与众多网红店并存,餐饮文化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