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第一步

  我们提升自己效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从结果上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选择是提升效能的最关键的一步,也是首要条件。

  好的结果,需要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选择,需要更优的策略。策略的背后也是需要观念的支持,不然万花丛中选,也是会挑花了眼。

  我自己在选择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传统效能系统。

经典的三部曲,

收集,

处理和

执行。

传统的效能系统,假设人的大脑是一个CPU,他强调,CPU的处理能力和缓存是有限的。然而一旦人心里有事儿,必定念念不忘,所以一定会占用CPU的处理能力。所以传统效能的最关键一步就是收集,通过收集清空大脑的杂事将所有的事务装进一个小黑屋,以达到心如止水的工作状态。而处理的关键,就是按照事情的属性分类,以及按照优先级来排序,处理最关键的就是轻重缓急。而执行强调的则是专注,以及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情。传统效能系统,只是我们所思所想为基础,来缓解我们的焦虑。然而我们所思所想,都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吗?

  第2个阶段,就是专注瓶颈,释放瓶颈潜能的制约理论。

制约3部曲

发现瓶颈

为瓶颈松绑

释放瓶颈潜能

制约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从整体出发,找到整体的瓶颈,而不是只关注单一维度的效率最优。通过借助现状图,冲突图等经典的思考程序工具,来帮助我们找到错中复杂的关系链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制约理论认为一切都是简单的,他的假设是,独立的几个点看似简单,但他们之间欢颜的可可能性却是有多种不同组合。复杂但是相连的点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关系,有迹可循。我们只需要发现这些事件背后的联系,找到最关键的导火事件,并找到该事件背后的假设。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解决了最重要时间背后的错误假设,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不是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我们不仅仅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不合理的KPI,而导致的公司各部门各自为政,以及引发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部门与部门之间,KPI达成的冲突与公司整体利益达成的矛盾与冲突。而最终受害的,不仅是公司,还包括部门与员工自己的双输局面。我们也经常因为一些表面的问题或者是用户反馈制定我们的行动计划,然而结果却常常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于是不停的去填坑,不停的填坑。

    所以传统效能的最大局限就是,会陷入局部最优的陷阱。而制约理论不仅从整体出发,去解决整体最短板的问题。他还帮助我们,从复杂的表面问题中,追本溯源,去解决根本问题。

  然而制约理论,还是相对复杂。它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诅咒,所以开始了自己第三阶段的思考。

  第3阶段,暂时就叫他一定赢的策略。 道术器用4个层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就是术的层面的探讨。第3阶段是道的层面的探讨,而第二阶段是第三阶段的方法论,第二阶段同时是第一阶段的升级迭代。

  卡尔巴金,描绘过两种思维状态。一种是行为模式,你不停的去思考,去思考你该去做什么去学什么,你的内在的核心驱动是想要去做事情。这里面的关键词是你想要,这种想要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个人主义,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自我满足。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这种追求被无限的放大,从而导致我们的焦虑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这种焦虑的背后,是因为移动互联网造成或者加速了人际间的过度期望。我们太想要很快的达成一件事情或者得到某样东西,而这一切都现在我们的朋友圈里面,他反过来又加速了人们的期望因此陷入不断的焦虑循环当中。

为了解决现代人的焦虑问题,卡尔巴金才创立了他的正念疗法。而以正念疗法相匹配的思维状态就是感知模式,无论是卡尔巴金的正念还是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他们都强调,人不应该陷入行为模式,而是应该进入到感知模式这种状态。人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出发,而是站在更高的格局去回答你的人生问题。你的关键不是你想要,而是你应该。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越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