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7-8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④

Day 1-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

周烈王元年(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迁都,把郑国的国都新郑作为自己的国都。

《资治通鉴》开篇以来,我们见识了各种混战和篡位,而灭国,尤其是灭掉一个老牌强国,还是第一次。

韩国灭郑,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殚精竭虑,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用心铺路,熬死了好几代人才终于功德圆满。在今天这个短平快,百年老店稀缺的时代,很难感受到古人那种缓慢积淀的力量。

早在三家封晋之初,韩氏家族就酝酿着吞并郑国。大致分为三步:
1-分地:瓜分智族家族的土地时,段规建议韩康子一定要争取分到成皋(即虎牢关)。
“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
2-迁都:韩武子把首都从平阳迁到宜阳,距离郑国近了好多,军事意图明显。
3-灭国:一直到韩哀侯,才终于吞并了郑国,把郑国都城新郑作为自己的新都。

这是韩国家族史上的高光时刻。而作为三晋中的老大哥魏国,虽然不愿意看到韩国崛起,当既然以成事实,只能默认。

成熟的政治,往往冷酷而现实,没有半点温度。

20220725


Day 2-战国时代的人为什么喜欢捏造历史

因为战国时代的历史首先要为现实服务。如果服务水准不达标,就得修正。现实的需求越强,捏造历史的动力也越大。

战国时代的主旋律,一是冲突,二是融合。

就冲突而言,证明我爸爸比你爸爸厉害;或者你爸爸亏待过我爸爸;就融合而言,证明我爸爸和你爸爸曾经是一家。

战国历史就自然变成了不自觉的心理策略,无论冲突还是融合,都导致历史被打扮得越来越古老。同样模式在很多领域都会出现。比如宗教界的儒释道三家,一面要抢夺信仰地盘,一面要把对方收归己有。再比如尧舜禹三位圣王的关系也是被后人附会出来的。

战国人对远古历史的打造,很有系统工程的感觉:先有一整套抽象的理论框架,再用所谓历史事实去填充。

20220726


Day 3-为什么谁家遭遇政变,别家都想去打秋风

周烈王三年(前373年),“燕败齐师于林狐。”“鲁伐齐,入阳关。”“魏伐齐,至博陵。”

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燕国、鲁国、魏国联手欺负齐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齐国的一场政变,公元前375年,田午篡位,成为齐桓公(注意:这不是300年前春秋五霸的那个“齐桓公”,两个齐桓公都值得记住)。

凡是用血腥手段政变上台的统治者,总要用非常手段来稳定内政;那些外国君主也乐于浑水摸鱼,打着维护国际和平的旗号攻城略地,捡捡便宜。

燕、鲁、魏伐齐,齐桓公竟然应付了下来,虽然地盘上吃了亏。这也是国际关系中的常态:对于刚刚篡位的国君来说,保住政权是最重要的事。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都无所谓。就像一个强盗抢了一笔巨款,散出去一些又何妨。

战国列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无论谁家遭遇政变,别家都想去打打秋风。

齐桓公也给中国留下了一项文化遗产:稷下学宫,属于当时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学术中心,也是之后百家争鸣的源头。

20220727


Day 4 为什么立储这么难

周列王六年(前370年),魏武侯去世,生前没有立太子,两个儿子争夺继承权,魏国大乱。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个金句评论:“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意思是说,国君去世时,如果还没有合法继承人,就会面临亡国的风险。

继承人问题在古代属于“国本”问题,而且司马光所处的宋朝,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宋太祖赵匡胤开创宋朝,兄终弟及,宋太宗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对立储之事疑虑重重:一旦名分定了,大臣就会打小算盘,盘算现任皇帝和下一任皇帝谁更有投资价值;如果有权臣、武将和太子结交,谁知道哪天不会谋朝篡位呢?

宋太宗好不容易立了宋真宗,宋真宗之后是宋仁宗。宋仁宗有过三个儿子,都先后夭折,只能从叔伯兄弟那里过继。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宋仁宗每当病重,就同意过继,每次病一好,马上反悔。宋英宗赵宗实可谓饱尝备胎的心酸。

所以,皇帝迟迟不立储,是司马光时代一个特别严峻的问题,司马光把因魏武侯没立储带来的几乎亡国的变故大书一笔,也有让史实发挥“资治”意义的目的。

20220728


Day 5 为什么说魏惠王赢得非常侥幸

周烈王七年(前369年),魏武侯死后,魏罃和公中缓同室操戈,掀起内战。

凡是诸侯内乱,通常会有一个经典模式——内外勾结,必请外援。请外援的都很舍得开价,赢了就能继承巨额家产,输了只能海外流亡;对外援来说,邻国的内乱相当于风险投资的机会,一旦投资对了,就能一本万利。押宝在实力较弱的一方,联盟牢靠,收益更大。

按自然顺位,魏罃更有资格,且在内战中占了上风。从这个思路来看,公中缓最可能去请外援,也最有风险投资的价值。

于是,韩国赵国联手进攻魏国,在浊泽会战,包围了魏国国都。魏罃陷入重围,公中缓距离大位只有一步之遥。

戏剧性的“争雁”故事发生了。两兄弟为了争论天上飞的大雁应该煮着吃还是烤着吃,岂料大雁已经飞走了。韩赵联军就好比那两兄弟,胜利在望时,忙着分赃,且意见不一致,联军就这样闹掰了,而且撤军了。

变局来得太突然,魏罃趁机反扑,杀了公中缓,成为实至名归的魏国国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魏惠王,他把国都迁到大梁,所以也被称为梁惠王。《孟子》开篇就是”孟子见梁惠王“,引出影响深远的义利之辩。

魏惠王的上位,虽然有章可循,但也是非常侥幸。如果韩赵联军在分赃方案上达到妥协,要么魏国归了公中缓,割地赔款;要么魏国一分为二,从此再无能力与诸侯争雄。

20220729


Day 6 司马光为什么回避文学事件

今天我们读《诗经》,是当成文学作品来欣赏的,而先秦贵族运用这些诗歌,是把它们当成优雅、含蓄的社交语言。如果不懂得活学活用,就很难融入上流社会社交圈。

魏击成功赢回太子之位并成功继位(即魏武侯)的经过,就是一个活学活用《晨风》《黍离》的典范。但值得关注的是,《资治通鉴》完全筛除了这些史料。

司马光的精炼,来自明确的取舍标准。在“舍”的方面,文学首当其冲。

唐诗宋词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来自朝廷用诗词取士的制度,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诗赋取士的阵营,他们的意见是:选拔人才,思想品德考察第一位,其次是对儒家经义的掌握,再其次是实际政务能力,最末才是文学技巧。

司马光对文学表达了足够的轻蔑,明明可以写得有文采,却偏要写得朴实无华。


《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烈王七年(前369年),三十五年,发生了太多兴亡成败,天翻地覆。古人过的显然并不都是慢生活。

20220801


Day 7 西周/东周是时间概念还是政权概念

周显王在位48年(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世界继续风起云涌,天翻地覆。最醒目的几件大事:秦国商鞅变法;中原诸侯纷纷称王;兵法名家孙膑出场,上演“孙庞(庞涓)斗智”。

初中历史课背过的朝代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古人把夏、商、周三个朝代合称为三代。周朝分前后两段,西周是周朝的上半场,东周是周朝的下半场。

周显王二年(前367年)开始,周天子的直辖区发生了一场分裂,也就是西周和东周。

所以说,西周和东周不仅是时间概念,有可以是政权概念。

20220802


Day 8 以人头来算军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周显王五年(前364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

值得怀疑的是,秦国这一次的战国,大得有点惊人,会不会被夸大了?

历来最受人推崇的作战方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至少也要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然而要让军队有旺盛的士气,就得给足将士们立功的机会,最直接清晰的方式,就是拿人头计件提成。这样一来,战争中就很容易杀人过量。

事实证明,只有标准明确的提成制度,才是最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制度。

春秋后期,算首级计军功的做法就已经正常化了。到了战国时代,更是越打越频繁。要让军队保持斗志,推行计件提成制度,技术上简单易行,难的是跨过心理上的障碍:不再把人当作人——敌人只是猎物。

其实岂止是战国乱世,竞争永远如此残酷,高尚终归只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0220803


Day 9 战国是怎么提高人口规模的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到底有多少人口经得起大规模的战斗减员?

每一个老百姓,在自己眼里是人,在诸侯眼里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力”分为两类:生产力和战斗力。诸侯们盼望人丁兴旺,为的就是打仗,这就意味着,人口增速必须足够大。

秦献公改革中的废除殉葬制度,就有节约人力资源的意义——与其杀掉殉葬,不如上战场。

提高人口增速,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实行惠民政策,吸引外国移民;二是鼓励生育。其他生产、分配、军事、徭役等政策都以人口为基础。

到战国末年,大型战役不知打了多少,到处是孟子所谓的“杀人盈野”,私人以几万、十几万、几十万计。战国时代的惊人死亡率,竟然还是输给了出生率,输给了各国鼓励生育的政策。

20220804


Day 10 “逾年改元”的意义

周显王八年(前361年),秦孝公继位一年后,改元年并推行新政。

古代的继位,有所谓“逾年改元”的传统,新旧国君交替,理论上国家和新君都还停留在痛失老国君的悲伤气氛里,所以年号还要沿用老国君的年号,政策也不会轻易改变,等把这一年熬完了,才开始改元,算作新国君的元年。新国君想要搞新政,最好从自己的元年开始。

在秦孝公的执政生涯里,重用商鞅,推行变法,把秦国推向了一往无前的富国强兵之路。

清朝学者易佩绅有一个观点,说圣贤豪杰的发愤,是自我激励,而奸雄的发愤,势必荼毒天下。圣贤之学和英雄谋略不能两全。

司马光说起这一段,描述为“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弱化了《史记》中秦孝公“招战士,明功赏”的扩军强兵举措,为秦孝公披上了儒家的外衣,这其中当然也包含了司马光自己的政治主张。

20220805


Day 11 刑名之学是怎么变成管理学的


周显王八年(前361年),秦孝公改元后宣布推行新政,广招贤才,富国强兵。卫国的公孙鞅前来秦国,成为商地的封君,所以叫商君。商鞅意即“商地的鞅”。

商鞅的特长是“刑名之学”,其核心方法论就是“循名责实”:根据事物的“名”考察事物的“实”。并且凭着这种纯属概念思辨的学问,走下象牙塔,变成很实用的管理学。

循名责实,就是根据“名”来要求实,本质就是建立考核制度,把“对人不对事”变成“对事不对人”,这在当时可是完全反传统而为,是标新立异的邪恶新事物。

秦孝公以及继位的秦惠王都是法家信徒,与商鞅没有理念分歧,这从商鞅被车裂后魏惠王没有废除商法就可以看出。商鞅之殇,是权力争斗的悲哀,也是法家人物的悲哀。

20220807


11天读完第4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7-8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