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回归写作者的状态来体悟作者的感情--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带领学生回归写作者的状态来体悟作者的感情,就是学生根据作品回到作者的创造状态,通过对作者创作状态再来品析作品,就更能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散文是在特定情境下抒发的特定感情。所以我们要回归作者的特定情境,回到作者的当时情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特定感情。

我们通过读文本,引导学生回归作者的状态,然后在这基础上再对作者的感情进行探究,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下面我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进行说明。这是一篇经典篇目,赚取了很多人的眼泪,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对初读课文的学生来说确却全然不是这样的,我设计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是没有被父子之间的感情感动的。

学生无法体悟这种感情是囿于阅历,无法读出文字背后作者当时的处境,感情自然无法体味去。

所以我将学习目标第一条定为从文中梳理出父亲的人生经历和我的成长历程去。从语言出发,回归作者的整个状态。在回归作者状态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去体味文章的语言。主要阅读的是文章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只有读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的感情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为了加深学生对特定情境下特定感情的理解,必要的课外拓展资料是不可少的。比如以下背景资料就很有意义。

1915年,因父亲包办婚姻,朱自清生气。 1916年,朱自清自作主张改名字,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父亲私自扣留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冲突,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曾两次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进了门也不搭理他,父子开始冷战。 1925年,父亲给朱自清写信,读信后,朱自清写了《背影》。 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和解。

需要哪些回归呢?

回归人物某个年龄段的状态。作者当时二十多岁。

回归作者及父亲当时处境的状态,家里祸不单行。

回归父亲的状态,少年做大事等待。

回归父子关系发展的状态,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最终走向和解。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更关注文字,更好地把握文中的信息,透过文字拥抱人物情感。

后续会发教学设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领学生回归写作者的状态来体悟作者的感情--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