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2019年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审活动
授课地点:浙江师范大学附属衢州白云学校
授课时间:2019年11月6日
授课班级:八(7)班
执教人:金惠穗(金华市湖海塘中学)
一、学教设计
(一)教学关键问题
梳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知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说明(认同)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学习目标
以长城这一项目展开学习,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运用,让学生在碰撞融合中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包容力,认同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历史主流。
(三)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家国情怀
(四)学教设计
二、课堂实录
师: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简笔画,有没有同学知道我画的是什么?
生:长城(齐答)
师:猜的都非常准,确实,金老师画的就是长城。今天让我们望长城内外,话统一大势。
(一)城横西塞防胡虏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些朝代修筑过长城呢?
生1:秦朝、唐朝、明朝、宋朝
师:这是你的答案,提到了很多。其他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呢?
生2:还有西汉。
师:其实,长城的建造始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也修筑了中国的第一条万里长城。在秦以后,刚刚同学们提到汉、隋、明等朝代也修筑过长城,那么我们今天看见的长城,我们还能看见的长城雄姿,是哪个朝代的?
生:明朝(齐答)
师:正是明朝。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说说它有什么共同点?
生1:抵御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
师:你是怎么从图上看出来的?
生1:秦朝的时候,长城主要是修建在匈奴和秦朝的国界线。然后,明朝主要是修建在与瓦次(剌)等蒙古民族的分界线上。
师:这是你找到的是不是?好,那这里老师要做一个纠正,这个字不是“次”而是瓦剌,但是这位男生的课外知识真是很丰富啊,这确实是蒙古族的一支。还有没有同学要做补充?
生:无应答。
师:诶,他讲的好像挺全面的是不是。讲到了秦这座长城修建在什么地方?
生:分界线上(齐答)
师:恩,在这个分界线上,是不是。那在秦长城以北,有一个……你来说是哪个少数民族?
生1:羌、氐还有半(大)月市(氏)。
师:羌、氐,还有这个吗?你讲的是不是这个?这个叫月(肉)氏(zhi)。好,那还有没有?恩,还有这些是不是。那同学们第一眼看到是哪个?
生:匈奴(齐答)
师:这些是我们从这幅图上看到的,这是秦长城。那么明长城呢,哪位同学来结合图做一个具体的补充?
生1:我觉得明长城比秦长城更长、更宽阔。有可能是当时少数民族的势力比秦朝时要强大一些,所以要修筑更多的这种边防来抵御少数民族。
师:它主要抵御除了刚才讲到的瓦剌,还有吗?
生1:还有河东(套)
师:河套这是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七年级的时候学过。那哪个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名称?
生1:鞑靼。
师:很好,这些都是刚才那位男生提到的今天熟悉的哪个族?
生:蒙古族(齐答)
师:非常好,给这位男生掌声鼓励。从图中刚同学们也都得出来了秦、明为什么修长城?
生2: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师:抵御他们干嘛?
生2:抵御他们入侵中原。
师:很好,非常棒。是为了抵御他们的入侵。这里呢有两则史料,结合史料看看刚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生3:我觉得是正确的,他们修筑长城就是巩固边防,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使自己的国力强盛。
师:提到了很多,那你具体是从材料中的哪些词句来找到的答案呢?
生3:匈奴的“头曼”北徙了,我们秦朝就会有更加辽阔的疆域来统治。还有明朝的时候,氐不敢入犯,也说明了(明朝)自身的强盛。
师:很好,这位同学还点到了背后的原因,长城不仅起到了防御的作用,还对秦、明两朝的发展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所以刚刚的答案是正确的,我们通过了史料进行了佐证。
总结提炼:确实啊,“城横西塞防胡虏”,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防御性的战略工事,防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统一,不论是防御还是与少数民族的战争,这其实都是一种碰撞。长城,在这碰撞当中,巩固统治。接下来,让我们再走近长城,看长城内外。
(二)长城内外举霞觞
师:这里,老师带来了一组墓砖的壁画,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墓砖壁画中描绘的一些场景,可能是出现在长城以内还是长城以外?
le="师:第二幅是?
生:扬场图(齐答)
师:这应该是描绘怎么样的场景?
生:散谷子(零散回答)
师:对,这就是一种用铲子把谷物扬起来,让风把灰尘和稻壳吹走,留下果实的工具(过程)。第三幅是?
生:牧马图(齐答)
师:第四幅是?
生:犁耕图。(齐答)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出现在哪里?为什么?
生1:我觉得出现在长城以北地区。因为比如C牧马图,不怎么会出现在中原地区,而是应该会出现在内蒙古草原的地方。而A.B .D都是根据丝绸之路的方式(途径),还有北魏的时候传过去的。这些都是南方的一些场景。
师:好,我刚看到这位女生也举手了,你说说。
生2:我认为B和C是在北方的地区,A和D是在南方地区。因为北方地区是游牧民族,而南方地区是农耕的文化,而且当时南方已经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了。所以,我认为它们会在这些地方出现。
师:恩,那你觉得扬场图应该代表的是农耕还是游牧?
生2:它们代表的是游牧的文明。
师: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
生3:我觉得ABD是南方,C应该是北方。因为她刚才说到这时候已经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而D就是铁农具的运用。而C的话就是北方的游牧文化。
师:这两位女生的判断依据都是农耕和游牧,但她们在区分的时候对哪一副图是有不同意见的?
生:B(齐答)
师:那同学们认为这是农耕文化还是游牧文化的代表?
生:农耕文明(齐答)
师:恩,我们刚才已经解释过了。那照这两位同学的思路,是不是ABD就是在长城之内,A在长城之外,(长城)正好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师: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生:我觉得不一定,通过丝绸之路,南方的文化会传到北方去,北方的文化也会传到南方。
师:民族的一种交流,是不是?同学们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同意(齐答)
师:恩,她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几幅壁画正是出土在嘉峪关附近的一个墓葬里,这些图案(内容)可以出现在长城以内,也可以出现在长城以外。
师: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内蒙古汉代墓葬的壁画,我们来看下,这幅图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1:大家在耕地、收获农产品,牛也在运送谷物。
师:那这一幅壁画可以佐证刚刚哪一种观点?
师:恩,就是刚这个女生所说的,可能在长城以内也可能在以外。因为当时民族之间出现了一种生产方式的交流。除了生产方式,在当时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交流呢?老师同样带来了两则史料,我们来看看,这两则史料呈现了怎样的现象?
生1:汉朝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交往很和谐,是互相交流的。民族界限日益模糊,民族不断交融。
师:民族交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就是根据“每到交易时,人嘶马喧,胡汉杂处。”这说明胡汉两族界限消除,文化融合在一起。
师:你看到了背后(的原因),很好,你刚才讲到“每到交易时”,也就是长城内外的互市贸易。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到历史现场,模拟一下当时的互市场景。在同学们的桌上,都有当时互市贸易的商品,老师请每一组同学选择一件商品进行互市,并说明选择它的理由。前面三组同学代表的长城以北的商旅,后面三组同学代表的是长城以南的商旅。请同学们在每组同学中选派一名代表,等下要模拟一场长城沿线的互市贸易。现在开始。
师:现在请同学展示一下你们选择的商品,举起你们手中选择的卡片尽量给长城对面的商旅们看到。现在,请同学们模拟一下互市的场景。第一组,你们和哪一组配对?
生:第2组
第一组情景表演:
生1:我们北方的马啊,又肥硕又稀有,足以抵你们十袋粮食呢。
生2:但是我们南方的粮食也不差啊,颗粒饱满,营养价值高,我认为我们南方粮食五袋就可以换你们一匹马了。
生1:六袋,六袋最少了。
生2:行吧,成交。
生1:合作愉快(握手)
师:成交了这一笔买卖,他们也说了个自己选择的理由,大家有没有观察到,他们在贸易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地方?你来说。
生1:我觉得他们在讨价还价?
师:他们怎么讨价还价呢?
生1:北方的人认为十袋粮食才能换一匹马,南方的人认为五袋粮食就可以换一匹马,最后北方的人还是说六袋粮食换一匹马。
师:(北方人扮演者)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这样可以换取更多的粮食给自己增加利益。
师:那你为什么不用嘴巴说?
生:这是为了强调,自己能用多一点粮食来换一匹马啊。
师:你们觉得在历史上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生:有可能(齐答)
师:为什么呢?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手势代表交换者之间的心情,方便交流的更清楚一些。
师:你讲的很好啊。方便交流,因为当时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易,可能会在什么上存在差异?
生:语言(齐答)
师:在商品贸易的过程中,可能会选择更好的交流方式,比如用到手势,当然随着贸易的长期发展,互相之间会更加了解对方的语言。
第二组情景表演
生1:此物为何物?
生2:这是我们北方盛产的皮毛。
生1:此物有何功效?
生2:这个冬天可以保暖,而且为贵族有装饰的作用。
生1:哦,原来如此。这是我们南方通用的钱财,我们用五十两银子换你这个皮毛,足矣。
生2:会不会太便宜了点?
生1:那就七十两怎么样?
生2:尚可,尚可。
师:赶紧成交,金老师可着急了。你怎么没拿回来东西啊?哦,她给你钱了啊。那你为什么用钱来交易啊?
生2:因为我觉得钱比较携带方便,可以快速达成交易。
师:可能商品贸易不一定物物交换,也可以用钱,确实也有这种可能。刚你说你是带着南方的钱去换北方的货物,这种钱币也可能会流传到长城以北。
第三组情境表演
互相用手势完成。
师:完成了?你们换的是什么?哦,皮毛和茶叶。我刚看到你笑的特别开心,为什么?
生:他们没有用语言,只用动作描述了当时交易的场景。
师:他们两个最后抱了一下,说明他们两个商旅的感情怎么样?
生:感觉很深厚。
师:是啊,感觉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贸易,所以,随着商贸,民族之间的感情也会不断加深。刚刚还看到他们有不同的动作,为什么?
生:可能是民族之间的习俗不同,导致动作不同。
师:这是你发现的,非常好。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包容力,刚才两个同学想呈现的是礼仪上的不同,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这些礼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互市贸易中,我们也发现了除了经贸上的交流,还有背后文化以及情感上的交流。在互市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流状况。
师:这是长城沿线通过互市贸易达到的交流。其实,长城内外的交流涉及到更广泛地区的交流。我们来看这三则史料,请同学们选择一则资料说明它反映的历史信息。
师:好,这位男生你来说说。
生1:我选择材料一,从材料一提到的“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话”说明北方民族正在汉化。这也反映出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在进行融合。
师:这是你看出来的,哪个材料一相似的还有那一则材料也是体现少数民族汉化的?
生2:材料二(齐答)
师:恩,讲的是女真族的汉化,即改汉姓。确实,像鲜卑、女真在内的这些民族,有一个汉化的(现象)那谁来解读材料三?
生3:我认为材料三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交流吧。女真产的乐器传入汉族,成为时尚物品。这些乐器改变了中华民族的……
师:音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很好,这是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这就是刚那位男生提到的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现象。可以说,我们逐渐在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夷中有夏,夏中有夷”的格局。一种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当中包含着多元。
总结提炼: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包容力,建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可以说,长城在农牧民族的碰撞融合中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众志成城化于心
师:这两位君王是谁?你来说
生1:第一位是唐太宗,另一位是康熙帝。
师:很好,哪一位同学来说一下两位君王对修长城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生2:唐太宗的态度就是不想修长城。因为他觉得隋长(炀)帝不能安抚边境,但是他已经通一了全国,边境安定,修长城没什么作用了。
师:这是唐太宗的观点,那康熙帝呢?
生3:而康熙帝是少数民族的皇帝,修长城会阻碍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不能更好的发展,资料也说……
师:我打断一下,我问你的是他们的态度,你已经解读的非常好了,他们都是不同意修长城。我们结合学习资料以及课件上的材料看一下,唐太宗和康熙帝为什么不修长城?
生4:主要是康熙帝认为修长城不符合当时的民族关系,一是当时游牧民族与中原保持着良好的联姻关系,二是不符合清军兵力的实际,三是修长城与八旗部队作战理念不符。然后,不修长城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变革传统的民族观念和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不修长城也有利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的融合。
师:这是你找到的,那我刚才听到你提到清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是哪个民族知道吗?
生4:满族。
师:所以,你是从“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这里找到的?恩,这也是一个原因。还有没有同学做补充?
生5:我想说的是康熙帝,因为长城是巩固国家统一,稳定边疆的工具,而他认为巩固国家应该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他觉得只要得了民心,国家自然会安定。而且,他认为修长城会征用兵役和徭役,会损害百姓的利益,加重百姓的负担,所以他选择不修长城。
师:你认为康熙帝是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唐太宗呢?
生6:因为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前一直与关外的民族有着往来,使唐朝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觉得应该带动其他民族一起发展,不修长城有利于长城内外的经济交流。
师:好,这是你找到的,你觉得唐朝足够强大,不需要有长城。还有吗?
生7:唐朝不修长城的原因就是,它已经把突厥击败了,西域也大部分被统一了。
师:你找到了,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是的,唐朝在当时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拥戴,唐太宗和康熙帝为什么不修长城,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道无形的长城,那就是“众志成城化于心”。不论是外化于行,还是内化于心,长城都是一个统一的象征,统一是民心所向。
结语:城墙长在有新天
师: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城墙长在有新天,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