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生活越简单,心灵越自由》(1)人生的幸福感,来自战略性的放弃

简单、极简的减法生活,将是富足时代的必修课。一个幸福、成熟圆满的人,都会知道,世界所有一切外在事物,都不是自己的。换言之,当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外在事物的给予,不论是精神上、物质上、社交上的获取幸福。最终都会面临到一个关卡,那就是失去的瞬间。

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是知足,理解到生命的一切都是起源与我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活在当下。此外,当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才会把所有的精力与时间,也就是你生命的注意力,聚焦在那个即将实现的未来。

相反的,当一个人内心不富足又会出现什么行为。答案就显而易见,就是不断藉由外在的事物获取,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感。所以会不断从外部寻找精神上的支持,物质上的不断购买,又或者在乎社交上给予的任何反馈。

当一个人持续仰赖外界的给予,最终就会有一个现象,那就是追求绝对的「正确感」。这种正确感则是来自外界给予的正确,然而,真实世界的情况是,人类一切的基础认知,都有其局限性,即使现在的认知体系能够趋向真理的自洽。因为人类能否有能力达到真理的绝对正确感,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障碍。

这也代表,所谓的绝对正确,必须来自自己的认同。因为所有的生命到最后,后悔的往往是那些未曾去看见自己价值,从而追随在假设正确的可能下。

人活得愈来愈长,心理的囤积物也随之增多,这种现象的结果是,把大多数的精力与时间关注在那些不重要的地方。

当一个人能够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必须先知道,怎么有效率的放弃掉一切,从而开始获取真正的需要。


01内心虚胖:你房间的情况,反应了你内在的心境

一个人的房间情况,等同于反应了主人的内心情况。当一间房间是清爽、空旷,只留下真正重要、必要的东西时,就代表他是富足的;相反的,当你走进一间杂乱、满地都脏乱的环境,自然会被这样的环境给影响了心境。

可是为什么一个人会把房间弄得杂乱,都有它必然的原因,这就是「内心虚胖」。所谓内心虚胖指的是,每当大卖场购买一件商品时,往往会不经意地带出许多不曾想到的商品。撇除掉卖场摆设的心理学因素,回归到个人层面来看,那就是无法区分什么是「想要」跟「需要」的差别。

内心的虚胖,往往都是因为把「想要」跟「需要」形成等号,但事实上,你有办法克服这样的认知误区,也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真的需要它吗?

有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的?

如果没有它又会有什么影响?

《断舍离》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用不到的就直接丢掉,不用把所有的东西都积累在你的住处。可是,当很多人执行了断舍离的割舍后,还是会不自觉的积累许多,这代表内心的虚胖心里还在作祟。

因为断舍离只是解释了,怎么从外部影响内在的宁静,但是真正迈向内心的平静与自足,它还包含了后面由内向外的过程。


02找出你的心流时刻

你的初心是什么,如果只是因为外界的虚荣心再干扰着你的选择,又或者他人给予的观点,从而打断或放弃了什么,这等于是你把生命的主控权交由其他人,这时你的喜怒哀乐将会依赖他人,而你也不再是你自己。

例如,大学阶段直接创业这件事情是好,还是不好,绝对没有正确答案,如果我们果断说,在大学阶段直接创业,等于会扼杀掉95亿美元市值的饿了吗。

《平均的终结》就提出一个现象,当人类社会共同画出的平均值人生,只要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等于是不及格,有残缺的人生。

然而,平均值的概念对于事情来分析,是可以朝向更趋近完美的模型,但是对于平均人的概念,反而会扼杀掉每个人自带的天赋优势。

个人真正的想要,将会是未来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当教育基础愈来愈高时,人们的见识与知道同样愈来愈广阔,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想要。

那么什么是你真正的想要,取决于个人的见识、格局与认知层次的总和,人会在不同的阶段有各种想要,但真正的需要只会有一个,而这个答案源自格每个人的心中。

检视的方式,就在于什么事情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亦即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完全忘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的专注在当下。

但后续会遇到,当你沉浸在心流体验时,都将碰到天赋发展的障碍,也就是即便你怎么努力,怎么也没有进步的感觉,这就是《恒毅力》解释的天才的阻碍。

因为这时只是进入到平原期,你必须持续努力,才能把这项才能升华为天赋,这之中还需要有《刻意练习》的持续创新,做出不一样的行为,或效率化的精进。


03你的精力花在哪里,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真正能够找出内在的想要,往往是极简法的开始,这就是段舍离后的第二阶段由内而外的探寻自身的价值。

当你开始意识到想要后,就需要在,时间与精力上做抉择,把一切干扰你的事物给排除。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必须清楚知道,你这一生中最珍贵的就是注意力。看一个人未来成就在哪里,往往可以看他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哪。

当一个人每天关注,研究物理学、天文学,未来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一个人长时间关注的层次与领域,会决定所见识到的视野与认知格局。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这次消费升级中,就包含了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因为在互联网的网络效应下,竞争已经不是你跟隔壁家的小明比较,而是在能够连上网路的地方,都有可能是你的竞争范围。

因为当别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时候,就会出现像《三体》提到的降维打击,所以竞争到最后,都是认知格局的竞争,使得能够提供绝对精华的知识,成为抓住注意力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精力上的聚焦,知道你要关注什么,这就回到减法思维,在资讯爆量的时代,已经不什么资讯都该注意,而是聚焦在正确的方向,但绝非一点,还要有多维的跨界认知,反推到聚焦点的连结。

另一方面,除了一个人精力的选择外,来包含了时间上的选择,这点就会从时间效率化的角度来分析,当一个人能够进入简单生活,把生命主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怎么让时间使用变得有效率,就是必然的刚需。

时间的使用,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是时间的间隔,另一个是,做事情的掌控。

时间间隔包含了块状时间,与碎片化时间。当作事情的时间有一整块,如一小时或两时的时候,这时就会搭配事情掌控的部分,《精进》里对于时间使用上提出了同性质事务,在同段时间的同步进行,这一方面上大脑的切换耗损降低,并且在同样的认知上持续。

另一方面,在碎片化时间的应用,更关注在立即、马上能够解决的事情。 《搞定》内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应用有个简单解释,如果能够在两分钟内解决的事情,不要拖直接执行,因为一但拖延,就会成为内心的负担,如同记忆体要留一个空间给这件事情。

时间与精力上的选择,将是极简生活的必要,因为它是效率化人士的关键心法即便看起来很忙,但内心却是心静如水。

这就意味着,人生的幸福感,从来不是外界给予的一切虚荣,而是内心知道所追求的一切,来自放下所有的拥有后,剩下的那一个,也就是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462|《生活越简单,心灵越自由》(1)人生的幸福感,来自战略性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