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阅读笔记二

第二章第三节——阅读之祛蔽

        一直面文本与关系折射。作者根据艾布拉姆斯提出的“阐述艺术品本质和价值”的两类思路,一类是“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即一切关于文本的断言都必须来自文本,从文本中得到相应的证据支持,这就是“直面文本”。由此,我想到了刘老师之前提到的“以文解文”观点,所有的解读都通过文本得出。我想:这应该属于深度阅读了。

        另一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的关系来解释作品”。这个“关系”既包括了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读者与作品的关系等,其关注的是与作品相关的某个要素,例如,读者通过研究作家来推断作品的意义、内涵等。这就叫做“关系折射”。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在教材内容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都习惯且擅于使用的“知人论世”环节。这个环节就是通过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解读文本的内涵。这么看来,脱离文本而一味追求作品外的关系,写完的解读可能存在片面性。

        我还想到了自己在本次整本书阅读大赛的赛前准备阶段。因为时间紧急,我尚未读完《昆虫记》就迫不及待到知网搜寻了十几篇与《昆虫记》有关的论文等,以期在阅读别人的解读基础之上再来构思我的设计。我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的课会亮点不断,不仅有深度,还是有广度。结果,我在不了解文本的情况下浪费了大量时间去看别人的解读,那么,我的课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实在读别人对《昆虫记》的解读时,我一点构思都没有,后来不得不停下来、耐着性子去读《昆虫记》。读着读着就喜爱上了《昆虫记》,品着品着就迸发出了教学的灵感。虽然本次整本书阅读大赛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浅显,但是我要用这个例子来谈我对“关系折射”的看法。因此,教师自己在阅读时先根据文本将文本读深,先与文本、作者进行直击心灵的对话,解读文本的内涵,才不至于误人子弟!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阅读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