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课例展示 ——长方体、正方体单元

今天( 2021年5月11日)开启了在潍坊瀚声国际学校培训的两天之旅,本次活动是潍坊市小学数学领军人才培养三年计划的第一年。从全市选拔了47名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参加,由华师大孔企平教授任班主任,规格极高,机会真是难得。很庆幸作为旁听参加本次会议。

早早来到7点半的会议,7点就到了。刚刚坐下拿出手机,就看到我们单位群里的通报,我竟然被通报了!和我一起的有4位老师因为前一天“学习强国”没有达到42分,被通报批评,我看了一下,我得了20分,应该是开了视频,看了文章,后来以为做完了,把答题给忘了!唉!抓紧学起来,今天的“强国”必须满分了!一定不能拖学校的后腿,一定不能拖区、市、省里的后腿,多多得分,为学校争光!学就完了!

上午听了长方体单元的三节课,单元整体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显示出了名师学员们的水平!!

三节课:

第一节课是李遵德老师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李老师热场:说自己的名字及名字的由来。引导学生数学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

导入:点动成面、面动成体。

任务一:了解长方体特征。

1生活中的长方体

2长方体模型

说特征

方面  数量

面   6  在哪里?有几个?

棱12   在哪里?怎么形成的?

顶点 8    在哪里?怎么形成的?

引导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小反思:课堂上老师问:看这是一个什么?学生说点。老师说:如果他上下或左右移动会怎样?学生猜:面?长方形?师出示动画:成线了,线动成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角?老师的问和学生答不在一个节奏上,老师认为很简单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学生不理解老师的意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明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需要我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任务二:选合适规格的小棒及结头搭长方体框架。知特征、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4种长度15、10、8、5的小棒、接头(三通式),学习单填要需要数量及总量,写出你的发现。汇报、交流。

旨在引导学生说出棱的长度,条数,相对的棱相等。

给搭出来的立体图形分类,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

任务三: 想象立体图形,培养究竟观念。

一个长方体,你能看到什么?你还能想到你看不到的什么?图上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任务四:拆框架,留几根可以让学生想到原来的样子。

先想,再拆,再讨论。引出长宽高三维决定一个平面图形。

给你长宽高你能想到哪个面?如长和宽你想到……正方体需要几个要素。

回顾课堂,如何研究的:

长方体  组成元素  面 点  棱  数量形状位置关系 

这也是我们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

学生填写评价表,说不足。

第二节课是孙瑞华老师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导入:捐物需纸箱,学生提出问题,师选择合适的好问题:制作一个纸箱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2.任务一:分析问题,求什么?怎么求?需要什么条件?讨论分享。

3.展开图标6个面,对照6个面与原来立体图形时的,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4.总结公式

表面积的三维如何也二维的面积建立联系,和周长的二维与一维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第三节马晓磊老师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课前脑筋急转弯,大象装冰箱

有什么问题?体积是什么?几个体积单位?进率是多少?

思考:指向性是否合理?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1.导入:两个长方体的礼物,选择大的送,哪个大?(大问题)

其实比的是什么?讨论

2.体积是什么?生:表面积?外面的面积?面积和?

思考:为什么孩子对体积的感觉是这样的?什么造成的?

3.怎么比?

回顾:比长短如何比?比面积如何比?

迁移比体积会如何比?

4.任务比体积

用单位小的正方体体积单位填充大体积。

引出立方厘米?区分与平方厘米?

5.认识单位

感知cm³,dm³,描述大小,生活中的大小,产生量感。

M³的感知与认识

6.练习

思考:如何更好地建立度量的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课例展示 ——长方体、正方体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