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的运行时内存区域划分详细讲解

文章目录

  • 一、运行时数据区域:
    • 1.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 2. Java 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
    • 3.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 4. Java 堆(Java Heap):
    • 5. 方法区(Method Area):
    • 6.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
    • 7. 直接内存(Direct Memory):
  • 二、堆和栈的区别对比:
    • 1. 分配方式:
    • 2. 内存空间:
    • 3. 内存分配速度:
    • 4. 对象的生命周期:
    • 5. 内存碎片:
    • 6. 内存使用:

JVM的运行时内存区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JVM的运行时内存区域划分详细讲解_第1张图片

一、运行时数据区域:

1.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区域,它保存着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指令的地址。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确保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

在JVM中,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是一块较小的内存区域,它是每个线程私有的。程序计数器的作用是指示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指令的位置。

  1. 功能:程序计数器用于存储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也就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代码的行号或者字节码的偏移量。

  2. 特点:

  • 程序计数器是线程私有的,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
  •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区域,它是整数类型,并且大小与线程的字长相关。在32位系统中,程序计数器的大小为32位,而在64位系统中,程序计数器的大小为64位。
  • 当线程执行Java方法时,程序计数器保存的是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当线程执行Native方法时,程序计数器的值为空(Undefined)。
  1. 功能作用:
  • 线程切换:程序计数器可以用于记录线程切换的位置,当线程被切换回来时,可以根据程序计数器的值确定继续执行的位置。
  • 字节码解释器:程序计数器是字节码解释器的工作基础,它指示了字节码解释器应该解释执行哪一条指令。
  • 异常处理:当发生异常时,程序计数器可以用于确定异常处理器的位置,以便进行异常处理。
  1. 生命周期:程序计数器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的生命周期相同。当线程创建时,程序计数器被初始化为0;当线程执行完毕或者被终止时,程序计数器的值被销毁。

  2. 总结:程序计数器是JVM中的一块小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指令的位置。它在线程切换、字节码解释器和异常处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程序计数器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理解JVM的执行过程。

2. Java 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

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创建一个对应的虚拟机栈,用于存储局部变量、方法参数、返回值以及方法调用的记录。每个方法在执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栈帧中存储着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
java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是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方法调用的信息。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分配一个虚拟机栈,其生命周期与线程的生命周期一致。

  1. 特点:
  • 线程私有: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机栈,用于存储方法调用的信息。
  • 栈帧:虚拟机栈由一个个栈帧(Stack Frame)组成,每个栈帧对应一个方法的调用。
  • 后进先出:栈帧以后进先出(LIFO)的顺序存储。
  1. 栈帧结构:
  •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Array):用于存储方法的局部变量和传递参数。
  •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用于存储方法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数。
  •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用于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方法的引用。
  • 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用于保存方法调用后的返回地址。
  1. 功能作用:
  • 方法调用:虚拟机栈记录了方法的调用顺序和调用关系,通过栈帧的入栈和出栈操作来实现方法的调用和返回。
  • 局部变量存储:虚拟机栈的局部变量表用于存储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和传递参数。
  • 传递参数:方法调用时,参数会被压入栈帧的局部变量表中,供方法使用。
  • 异常处理:当方法抛出异常时,虚拟机栈可以用于定位异常处理器的位置。
  1. 栈溢出:
  • 当虚拟机栈的深度超过了限制,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
  • 当虚拟机栈无法动态扩展,并且无法为新的栈帧分配内存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1. 总结:Java虚拟机栈是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方法调用的信息。它由栈帧组成,每个栈帧对应一个方法的调用,记录了方法的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和返回地址等信息。虚拟机栈在方法调用、参数传递、异常处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虚拟机栈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Java程序的执行过程。

3.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JVM的运行时内存区域划分详细讲解_第2张图片
与虚拟机栈类似,但是用于执行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也就是使用其他语言(如C、C++等)编写的方法。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的区别在于,虚拟机栈执行的是Java字节码指令,而本地方法栈执行的是本地方法。

Java本地方法栈(Java Native Interface Stack)是与虚拟机栈类似的线程私有内存区域,用于支持Java程序与本地代码(通常是用其他语言编写的)的交互。本地方法栈是Java虚拟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特点:
  • 线程私有: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本地方法栈,用于支持本地方法的调用。
  • 栈帧:本地方法栈由一个个栈帧(Native Stack Frame)组成,类似于虚拟机栈的栈帧结构。
  • 后进先出:栈帧以后进先出(LIFO)的顺序存储。
  1. 栈帧结构:
  •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Array):用于存储本地方法的局部变量和传递参数。
  •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用于存储本地方法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数。
  •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用于指向本地方法的引用。
  • 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用于保存本地方法调用后的返回地址。
  1. 功能作用:
  • 本地方法调用:本地方法栈用于支持Java程序调用本地代码(通常是用其他语言编写的代码),实现Java和其他语言的交互。
  • 本地方法执行:本地方法栈用于执行本地方法,包括调用本地方法、传递参数、保存返回值等。
    调用约定:本地方法栈遵循本地方法调用的约定,包括参数传递方式、返回值处理等。
  1. 栈溢出:
  • 当本地方法栈的深度超过了限制,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
  • 当本地方法栈无法动态扩展,并且无法为新的栈帧分配内存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1. 总结:Java本地方法栈是与虚拟机栈类似的线程私有内存区域,用于支持Java程序与本地代码的交互。它由栈帧组成,类似于虚拟机栈的栈帧结构,用于存储本地方法的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和返回地址等信息。本地方法栈在本地方法调用、本地方法执行、调用约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本地方法栈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Java程序与本地代码的交互过程。

4. Java 堆(Java Heap):

Java堆是JVM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在堆上分配内存。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当堆中没有足够的内存完成对象的分配时,会触发垃圾收集机制进行垃圾回收。

Java堆(Java Heap)是Java虚拟机管理的最大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和数组。Java堆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被所有线程访问和操作。

Java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区域:
JVM的运行时内存区域划分详细讲解_第3张图片

  1.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
  • Eden空间:新创建的对象首先被分配到Eden空间。
  • Survivor空间:当Eden空间满时,部分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Survivor空间。
  • Survivor空间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区域,一般称为From区和To区。
  • 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会被复制到To区,同时年龄加一。
  • 经过多次垃圾回收之后,仍然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老年代。
  1. 老年代(Old Generation):
  • 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会被移动到老年代。
  • 老年代的对象会经历更长时间的垃圾回收周期。
  • 当老年代的空间不足时,会触发Full GC进行垃圾回收。
  1. 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
  • 存放Java类的元数据,如类的名称、方法信息等。
  • 也存放一些不容易被回收的对象,如字符串常量池、静态变量、常量等。
  • 永久代的大小是固定的,一般较小。
  • 需要注意的是,Java 8之后,永久代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Metaspace)。元空间是使用本地内存来存储类的元数据,不再受限于堆的大小。
  1. 总结:Java堆是Java虚拟机管理的最大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和数组。Java堆主要包括新生代、老年代和永久代(Java 8之前)或元空间(Java 8之后)。新生代用于存放新创建的对象,通过复制算法进行垃圾回收。老年代用于存放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经历更长时间的垃圾回收周期。永久代(Java 8之前)或元空间(Java 8之后)用于存放Java类的元数据和一些不容易被回收的对象。了解Java堆的各个部分区域有助于理解Java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

5. 方法区(Method Area):

方法区是用于存储已被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方法区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区域,它在JVM启动时被创建,并且在JVM退出时被销毁。

JVM方法区(Method Area)是Java虚拟机管理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方法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类信息:
  • 类的完整结构,包括类的名称、父类、接口、字段、方法等。
  • 类的静态变量和常量也存放在方法区中。
  1. 运行时常量池:
  • 存放类的常量,如字符串常量、基本类型常量等。
  •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与类信息紧密关联。
  1. 字段和方法数据:
  • 存储类的字段和方法的相关信息,包括字段的名称、类型、访问修饰符等,方法的名称、参数列表、返回值类型、访问修饰符等。
  1. 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
  • JVM的即时编译器(Just-In-Time Compiler)将热点代码(经常被执行的代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提高执行效率。

  • 编译后的代码也存放在方法区中。

  • 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区是线程共享的,被所有线程访问和操作。方法区的大小是固定的,一般较小。如果方法区的空间不足,会触发OutOfMemoryError异常。

  • 在Java 8及其之前的版本,方法区是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的一部分。永久代的大小是有限的,无法动态调整。在Java 8及其之后的版本,永久代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Metaspace)。元空间使用本地内存来存储类的元数据,不再受限于堆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1. 总结:JVM方法区是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方法区包括类信息、运行时常量池、字段和方法数据以及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方法区是线程共享的,被所有线程访问和操作。在Java 8及其之前的版本,方法区是永久代的一部分,而在Java 8及其之后的版本,方法区被替换为元空间。了解方法区的作用和内容有助于理解Java虚拟机的内存管理和类加载机制。

6.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

每个类在编译时都会生成一个常量池,用于存储编译期生成的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用于存储运行时常量池的一部分内容。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用于存放类的常量。它是编译期生成的字面量和符号引用的存储位置,在类加载后被JVM加载到内存中。

运行时常量池具有以下特点:

  1. 存储常量:运行时常量池存储类的常量,包括字符串常量、基本类型常量等。常量是指在编译期就确定并存储在.class文件中的值。

  2. 字面量:运行时常量池存储字面量,即直接出现在源代码中的常量值,如字符串、整数、浮点数等。字面量是编译器在编译阶段生成的常量。

  3. 符号引用:运行时常量池存储符号引用,即对类、字段、方法的符号引用。符号引用是一种符号来描述所引用的目标,它与具体的内存地址没有直接关系。

  4. 动态性:运行时常量池是在类加载期间生成的,可以动态地添加新的常量。这意味着在运行时可以动态添加新的字符串常量或者修改已存在的字符串常量。

  5. 与类信息关联:运行时常量池与类信息紧密关联,每个类的运行时常量池都与该类的类信息相关联。

需要注意的是,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是线程共享的。它的大小是固定的,与类的数量和大小有关。如果运行时常量池的空间不足,会触发OutOfMemoryError异常。

在Java 8及其之前的版本,运行时常量池是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的一部分。在Java 8及其之后的版本,永久代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Metaspace)。元空间使用本地内存来存储运行时常量池,不再受限于堆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1. 总结: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用于存储类的常量。它存储字面量和符号引用,可以动态添加新的常量。运行时常量池与类信息紧密关联,是线程共享的。在Java 8及其之前的版本,运行时常量池是永久代的一部分,而在Java 8及其之后的版本,运行时常量池被替换为元空间。了解运行时常量池的作用和特点有助于理解Java虚拟机的内存管理和字节码执行机制。

7. 直接内存(Direct Memory):

直接内存并不是JVM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但是它与Java NIO密切相关。直接内存是通过堆外内存分配方式分配的内存,它不受JVM堆的限制,可以在一些场景下提供更高的性能。

以上是JVM的运行时内存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对于Java程序的执行和内存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堆和栈的区别对比:

堆和栈是JVM运行时内存区域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在内存管理和数据存储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下面是堆和栈的详细对比:

1. 分配方式:

  • 堆:堆是动态分配内存的,通过垃圾回收器自动管理内存。对象实例和数组都在堆上分配内存,通过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时,会在堆上分配内存并返回对象的引用。
  • 栈:栈是自动分配和释放内存的,由编译器自动管理。局部变量、方法参数、返回值等都存放在栈上,栈上的内存会在方法执行完毕后自动释放。

2. 内存空间:

  • 堆:堆是JVM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堆的大小可以通过-Xmx和-Xms参数进行调整。
  • 栈:栈的大小是固定的,并且每个线程都有独立的栈空间,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方法调用的记录。栈的大小由-Xss参数进行调整。

3. 内存分配速度:

  • 堆:堆的内存分配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在堆上进行动态分配和垃圾回收。
  • 栈:栈的内存分配速度相对较快,因为只需要移动栈指针即可完成内存分配和释放。

4. 对象的生命周期:

  • 堆:堆上的对象的生命周期比较长,直到垃圾回收器判断其不再被引用,才会被回收。
  • 栈:栈上的对象的生命周期与方法的执行周期相同,当方法执行完毕后,栈上的对象会被自动释放。

5. 内存碎片:

  • 堆:由于堆是动态分配的,可能会产生内存碎片,需要垃圾回收器进行内存整理。
  • 栈:栈是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进行分配和释放,不存在碎片问题。

6. 内存使用:

  • 堆:堆的内存使用是动态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
  • 栈:栈的内存使用是静态的,编译时就确定了大小。

总结:

堆和栈在内存管理、分配方式、内存空间、内存分配速度、对象生命周期、内存碎片和内存使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了解堆和栈的特点和用途,有助于合理地使用内存,提高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Jvm》专栏,j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