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忙碌,为什么一无所成?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很多人每天都很忙碌。

同事小Z,在公司里做业务财务,每天忙于处理表格,什么时候看到她,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在对着表格愁眉苦脸。

同事小G,人事助理,她的办公桌前几乎是办公室里最热闹的,每天员工入职离职,办理社保、公积金……当她需要给大家通知个事情,就是用公司的即时通讯软件拉个群,然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来一通信息轰炸。

同事小W,行政助理,组织会议、安排客户接待、各种行政采买,风风火火,经常忙的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可是忙碌的工作,却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有充实的幸福感。

小Z经常说的话就是: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事情上。虽然忙碌,但没有成就感,没时间学习,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学习,比如休闲娱乐。虽然每天做了很多事,却没有意义感,没有价值感。

为什么这么忙碌,却还是觉得一无所成?

重要的原因在于,做事否有结果思维。

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否考虑过:沟通期待达成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你有什么意义?你又希望沟通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你又有什么意义?这个结果有可能对别人产生什么价值吗?

可能你一时回答不上来,可能你完全没仔细思考过。这是因为你缺少结果思维。

结果思维就是把能力和行动转化为价值的思维方式。

01 结果大于过程

沟通只是一个过程,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才是结果。经常听到小Z说:开过几次会,这个问题都沟通过很多次了,还是回到原点,还是扯到原来的问题上。其实,这个过程没有结果,对于对方来说,你等于什么都没做过。

你还能看到有的人在说:我每天都在学习英语。我每天都在看XX专栏学习。但是如果你问他还记得多少,有什么改变?他可能就答不出来了。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

其实,知识不是力量,行动才是力量。

行动也不是力量,行动而有结果才是力量。

如果学习并不能给你带来改变,那么这个学习的行为就没有给你的人生留下什么结果。

我们身边经常有忙碌一整天却没有结果的人。

02 有交付价值的结果大于没有交付价值的结果

结果可以交付,可以跟别人交换,才有价值。

如果你只是去做这件事而不管有没有结果,那你只是体会了行动的感受,能带给你的满足和刺激是有限的。

如果这件事有结果,但对别人没有意义,那也只是你的兴趣,或者是一个自嗨的过程。做事的结果能够对别人有意义,能让你的结果增值,也会带给你更多的价值体验。

比如组织会议,除了预定会议室、发邮件通知参会人员按时参加,还可以在会前发给大家会议议程,准备会前资料,甚至可以积极的引导会议,形成会议记录,群发给参会以及没能参会的相关人员,这个结果就对其他人具备了可以”交付“以及可以”传播“的意义。

更高段的人,会意识到组织会议的目标和需要的结果是——“解决问题”,那么他会一直跟踪到事情解决,不行就再开会。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职业价值。

又或者你学会了画思维导图,读一本书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他的核心要点整理和展示出来。如果你只是随心画了给自己看,那你只是在自己练习这个技能,画好画坏无所谓。

但如果你想到,我画出来可以分享给同事和朋友,那么你会希望自己画的更有逻辑、画的更容易理解、画的更好看。

这样画出来的思维导图跟你只想着画了给自己看,肯定结果会很不一样。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个人价值。

03 能复制的结果大于不能复制的结果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越来越多人借助各种网络途径进行学习和能力提升。如果你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总结,不仅仅是给自己看,还能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或者提出建议供别人参考,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给别人鼓励,会产生更多的“可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你把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持续的记录和整理,并把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进行总结,形成文字,发表到网络平台上。这些经验和思考不断的在网络上传播、散布,影响到更多的人,即使在你睡觉的时候,这些文字也带着你的信息在传播……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更有价值?

这就是可以复制的结果。


做同一件事,从一开始想要的结果就不同,思维指导行为,你做事情的深度、范围和质量都不同。

结果不同,所产生的价值就不同。

专注结果,而不是过程。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你对这件事做的有多正确,带来了什么结果,产生了什么交付价值,这个结果能不能复制。

人和人的差别,在于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那么忙碌,为什么一无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