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想学习提高自己,制订了一系列完备详细的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哇,觉得好难,放弃了;

想健身减肥,于是每天跑十公里,靠意志告诉自己不可以多吃,坚持了一个星期,又废了…

间歇性踌躇满志,长期性颓废失落,最后发现好像学习也没提高自己,健身也没有瘦下来,这样一来心里更难受了。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周岭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来解释这样的现象:

游走在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核心意思是:

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他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读者跟他分享心得体会说:原来每天学习一个小时的英语就会很烦躁,后来改为每天学半个小时,时间一到就不再提醒了,这样反而可以坚持更久。

在舒适区,找到一个自己能长久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一味的盲目坚持,快速放弃更为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我们做一件事,往往太急于求成,一旦开始,就想立马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就放弃,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

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设立自己的舒适区边缘呢?

01 寻找自己承受范围。

其实,以前我一直认为“舒适区”这个词多少带一点贬义,就是会感觉长久沉溺于舒适区会让人察觉不到压力,没有危机感或者麻痹自己。

认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要很努力,很拼,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但在读了《认知觉醒》这本书后,真的改变了我对这个词的看法。

真正的舒适区应该是:

让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既保留了能够完成这件事的成就感,同时也保证了持续下去的挑战性。

比方说写作,以前刚开始写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天出一篇文章,和头条同步更。

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都很想撞墙,因为写作这个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跟不断输入,思考再输出的过程。

我没有足够的积累,足够的阅读量和深度思考,一看到有人分享文章就很心急,感慨自己写不出来。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想要今天写啥,下班回来就发愁,磨磨唧唧,日更完文章已经很晚了,这样来回循环,导致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因为有一天没更新文章,自责了好久。

今年我改变了计划,主动降低了写作强度和难度,放缓步调,头条保持一周两到三篇大文章,日更。

这段时间明显感觉节奏舒适很多,可能以前写一两百字会想很久,现在一个点,只要能够触发我,那我就能写大概五六百字,对写作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和感悟。

就像今天早读书中“舒适区”这个点,结合自己实际经历,特别有共鸣感,就写了今天这篇文章。

所以,在开始一件事之前,找到自己合适、最佳承受范围非常重要。

我的理解是就像学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往往更能事半功陪。

这关乎你是否能够长久坚持做下去,并不断保持挑战。

02  提炼目标

在舒适区,我们往往会容易分心、走神。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提炼目标,拆解目标,把每个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分阶段行动。

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定的目标太过于模糊,就容易导致行动力不强。

每天学习英语就不如每周一三五早上(5:30~6:30)这个阶段学习英语提升的快。

目标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越集中,提升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就像书中说的:

跳出舒适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发现和收集那些要点,也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

比如练钢琴的时候,只练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背完单词的时候,合上书进行自我测试,把错误的单词找出来,不停的记这些出错的单词,直到记住为主,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个方法和刻意练习的本质一样)

目标清晰,做到专注,然后通过自我测试,反思等这些方法获得正向反馈,不断优化,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

03 慢慢来,别着急

速成是不可能的,你得耐下心来。

三毛曾说过:我要你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

我记得有一次和班班聊写作的困惑,他问在写作这条路上准备给自己多久的时间。

当下我有点疑惑,自己也不知道,也不太懂他的意思。

现在我明白了,那个时候太过于心急,而忘记了一开始的出发点。

我们往往会高估一年的结果,而忽略十年的成就。

不管做什么,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持续练习,一点点往外拓展,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玩,那么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变大,原来的困难,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

走到最后我们重塑自己,获得成长就是必然的。

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有清晰的目标,就努力去行动吧,至于结果,我相信,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未来路上,加油(ง •̀_•́)ง~

~以上,是今天阅读《认知觉醒》的思考和输出,很好的一本书,推荐给你~

~我是单丝儿,陪你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