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认知科学的感想

认知科学强调了人脑“compute”的能力,输入后,由大脑进行加工,然后输出感受和行为。如果出现了问题或者需要优化的地方,就需要我们去改善那个“算法”。有一种“境随心转”的微妙意味。从大部分的时间来看,认知科学其实强调的还是人的变化和流动性。也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人类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

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生活很苦恼不幸福,遇到困难就沮丧,遇到难题就着急,因为我们从一定程度上缺乏了想象力。打比方:如果我们在健身做力量训练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无法做深蹲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有趣的想象,自己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自己做每一次深蹲的时候就像挣脱压在身上的五行山,为了自由而腾起,这样枯燥的锻炼就有了一丝故事,内化给自己一些齐天大圣的力量,更容易坚持下去。

还有在公司有大量的工作来涌向你的时候,你会感到非常的厌烦。但你可以想象,自己就是凡间修行的一个得到神仙。这样的工作只是让你“悟后起修”的修行方式罢了,你求的不完全是这个工作结果(你就会放松些),你求的是这样做事的过程,你就可能不再那么的焦虑,当然也还很有可能出现心流。

改变认知,认知科学工作的核心就是人的流动性。人的流动性还体现在,人是拥有对一件事有按照自己的选择的想法和感受解释事情的权利,这样就可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圆融无碍的状态,也就可以慢慢达到境随心转了。

个人认为,认知科学解决问题的边界还是在于人的耐受度和自己的空间。比如过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苦难想象成为锻炼我们意志和承受能力的训练,但如果在现实中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避免苦难和伤害时,那就不要让伤害发生。有空间可以腾挪,也就可以选择腾挪,让自己的环境更好,随着自己的感受让劝自己顺着发展和生长,不更好。而不是非要在一个不好的环境或选择中,用认知和想象去“粉饰”这个状况。一切都在自己的感觉、选择以及边界——自己选择的度。

还有就是对于流动性的培养。有人天生执着,不愿意变化和改变,没有意识到人是可以变化的,是允许变化的,是可以在变化上做工作的,那就无法发生变化,即欠缺“compute”的能力,或“算法”算出的不是正向的方式,也是无法发生变化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认知科学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