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黑天鹅共舞

阅读书籍:《黑天鹅》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阅读笔记还是用摘录+感想的方式呈现,就书说书,以摘录为基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同样也希望你有更多不一样的见解,我们留言区切磋思绪。

聪明人是如何修炼的

【摘录】于是我继续留在“数理”和交易行业(现在仍然是),但管理好自己,只做最少量但极为密集(而且有趣)的工作,只关注最具技术性的方面,从不参加商业“会议”,避免与西装革履却不读书的“成功者”为伍,并且平均每3年休息一年,弥补自己在科学和哲学方面落下的空白。为了慢慢提炼我的思想,我需要成为一个闲人,一个职业冥想者,懒洋洋地坐在咖啡馆,远离办公桌和各种组织,睡到自然醒,贪婪地阅读,而不需对任何人解释什么。我需要逐步在我的黑天鹅思想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感想】看看这个当今最聪明之一的人是如何生活的。第一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交易行)里,这样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管理好自己,业余不做无谓的事情,专注在自己的思想修炼上,有趣的是他每三年给自己一个间隔年,做闲人。在看过《反脆弱》后,我还有残留的印象就是,让自己无所事事,这样才能给自己更多想法。当然离不开阅读,当然这个顶尖聪明的人是贪婪地阅读,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作者竟然不建议突破性职业

【摘录】《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不必在每次有人想读这本书的时候都写一遍,但面包师做不到:他必须为每一位新客户一一烤出面包。……就算事实上这一建议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关于不确定性和知识的思想分支,但在职业选择上它是错误的。它或许对我是有好处的,但只是因为我很走运,正好处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间”。假如我必须给出建议的话,我会建议选择一个收入不具有突破性的职业!……有一种分类是受中庸、平均和中间路线驱使的,其中中庸力量整体而言具有很大影响。在另一种分类中,要么是巨人要么是侏儒,更精确地说,是非常少的巨人和大量侏儒。

【感想】摘录了三段文字,其中关于各种职业的分类:1、做一次就享受一辈子的,比如作家、电影、音乐之类的,因为完成后就收版税。2、然后相对来说就像面包师,你必需不停地干,手停就会口停。但前者并不是作者的职业生涯建议,这个聪明人竟然建议我们去做面包师之类的中庸稳定工作,因为作者解释的是,在作家那一类,你要么是巨人,要么是侏儒,而面包师起码是个正常高度的人。所谓一线明星就那几个,畅销巨著也就那几部,库存销毁的一大堆。

黑天鹅现象是笨人的问题

【摘录】从火鸡的角度,第1001天没有喂食是黑天鹅事件,从屠宰者的角度却不是,因为这不是意料之外的。由此你可以看到,黑天鹅现象是笨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它与你的预期有关。你认识到,你可以通过科学或者通过开放思想消除黑天鹅现象(如果可以的话)。

【感想】只是因为你的认知没达到,所以没看到。当局者迷,那如何跳出这个火鸡视角呢?作者接着的回答是“通过科学或者通过开放思想消除黑天鹅现象”,其中我只认同通过“开放的思想”,因为科学的推断应该是线性的,也就是火鸡的1000统计来说。或者只能是在“开放思想”后的“科学”。

给你一种真正的理性思维

【摘录】20世纪60年代,傲慢的医生把母乳看做某种低级的东西,似乎他们能够在实验室里复制,却没有认识到母乳可能包含超过他们科学理解能力的有用成分,他们只不过是混淆了“无证据表明母乳的优势”与“证据表明母乳无优势”。

【感想】有时我们需要想想,到底我们生活中的理论推断是“无证据表明XX有好处”还是“证据表明XX无好处”?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没有人敢告诉你他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所以成功人士的所谓成功方法论只因他而言,生活上存在着大量的复杂性、多因素,作者说到的是我们并不生活在“平均斯坦”,每个黑天鹅都会影响深远,当然也说到正面的影响需要时间积累(电脑的发明与渗透生活),而负面的影响是即崩的(9.11)。呼应上一分段,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开放度,看更多更高,自然明白。就好像给一些年轻人成长的建议一样,你经历过的一切都可作参考,当然时势也不同,但总有可取,比如别犯错,当然有时错也是一种体验。

如何避免推理错误

【摘录】我们的大部分推理错误来自于当我们以为自己在使用系统2时,实际上却在使用系统1。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反应是不经过思考和反省的,而系统1的主要特点就是我们对它的使用是无意识的!

回忆一下回路错误,我们习惯于把“无法证明有黑天鹅”与“证明没有黑天鹅”混淆起来。这表明系统1在工作。你必须努力(使用系统2)才能克服第一反应。显然,自然的力量让你使用快速反应的系统1应对。

【感想】这本书也说到了《思考,快与慢》的系统1、2,但这里更是总结。如果想避免推理错误,就得使用系统2。书中也提到了一些运用记录的方式,记录不是回忆哈,回忆会合理化一些东西,只记录就好,在我看来当你将事情记录下来,释放大脑的内存,你会更多空闲的精力去分析,而且一些写出来一边分析的方式比纯大脑乱想要好得多,你会开始将各部分进行一些分析排序 等,你慢慢就找到了一些可行的方式,这时如书中所说的,你先记录下你的行动计划,再预期行动的结果,再行动,回头将行动结果和预期结果进行对比,你可能得到更多。

那些你没有看到的

【摘录】2005年袭击新奥尔良的灾难性飓风卡特里娜让许多玩弄政治手腕的政客出现在电视上。这些立法者被灾难的画面以及无家可归的愤怒受害者的照片打动,许下“重建”的诺言。他们多么高尚,做出如此人道主义的事,超越了我们卑鄙的自私性。

他们是否许诺用他们自己的钱来重建呢?不是,是用公众的钱。假设这些钱来自别的某个地方,就像“拆东墙补西墙”所形容的。那个别的地方就会不平衡,可能是私人出资的癌症研究基金,或者控制糖尿病的研究基金。似乎很少有人关注那些孤独地躺在那里、没有电视报道他们的惨境的癌症患者。这些癌症病人不但不会进行选举投票(下一次投票时他们已经死了),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情感系统中。

【感想】ok,这只是一个例子,来提醒一些现象的背后,看问题别看表面。也好比一些政策,底层会带来什么呢?好比财政投入一般是固定的,好比一块蛋糕,你分的多了,那相对来说其他人分得就少了。再回到个人上,好比时间,你玩游戏刷视频的时间多了,那你谈恋爱和学习的时间就少了。看着小视频的兴旺,也发现为何单身问题严重。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并没有强烈的因为所以。只是从“表面-内里”联想到“交换”,你用什么交换,是用未来的可能性交换现在的玩游戏刷视频,还是未来的幸福?whatever,你觉得值得、不后悔就好。

一本开认知的书,和《反脆弱》一样的基调,贪婪地阅读,贪婪地做复利事件,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黑天鹅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