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爸爸:选择的悖论【094】

2019年5月17日学习小结。


本文的灵感来自于@VicodinXYZ,他/她提出了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过程中有三个悖论。今天来谈谈。


1

“16-18 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

大家考大学的时候都面临过报志愿的问题,无非是两种情况:自己不知道,家长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家长知道。很少有自己知道的,为什么?因为高中里学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对应到茫茫的大学专业里,实在不知道大学的专业是做什么的。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家长上过大学的都不是很多,所以不只孩子不知道,家长也不知道大学里的专业都是干什么的,只能道听途说。有的家长的朋友,听说我要去“交通大学”,还以为毕业了我的对口单位是铁道部。所以,大人的逻辑往往是,看看外面是怎么宣传的,听说什么工作特别赚钱,就选什么专业。“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句话入坑了……

我当年选专业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选。于是,我选择了基础学科。我觉得学好了基础学科,以后学别的应该都容易点。于是,我报志愿的时候,选的专业都是和物理,数学相关的。最后,因为分数不够,我被顺次比较靠后的“材料物理”这样交叉边缘学科给录取了。后来果然就从物理转了材料方向。


2

“22-25 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职业规划的对策是以不变应万变》也写过相关的问题。毕业前,我们一直都是在温暖的校园里,学了几年可能都没有弄懂自己的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考过了几门考试,然后就要找工作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找工作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选择,而是确定了一个薪酬相对满意的。至于工作方向,即使和本科专业完全不对口,也有很多人还是选了。


3

“25-28 岁在对自己和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

正常情况下,22岁本科毕业,25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如果不是在校园里确定的关系,很多人实际上毕业后很匆忙的就选择了自己的另一半,然后度过余生。其实,你有多大的把握你的眼光很不错呢?

@VicodinXYZ最后总结了一句“这样想来,其实人生出问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其实,生活确实就是这样,我们也都走过来了,所以我一直强调,平凡的生活也是来之不易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其实躲过了多少个坑。随时时间,我们被推着往前,一刻都不得停留。

工作了,才知道上学时候的时光是多么的悠闲和惬意。

有的人有勇气选择与众不同,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就是随波逐流。承认这一切,才能坦然接受这一切吧。如果你想要改变,变得更好,希望你能成功。


下面总结一下草莓今天的学习情况:

语文方面:读了故事。

英语方面:复习了上周的英语单词,复习了本周的英语单词。


你可能感兴趣的:(草莓爸爸:选择的悖论【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