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从未远去的英雄 ——访长篇纪实文学《迟到的勋章》作者王龙

“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从未远去的英雄

——访长篇纪实文学《迟到的勋章》作者王龙

冯俊龙

王龙,男,1976年生,现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室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天朝向左,世界向右一一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国运拐点一一中西精英大对决》《山河命数》《远去的身影》,长篇军事纪实文学《刺刀书写的谎言一一侵华战争中的日本“笔部队”真相》《雪线上的西藏》(合著),以及文艺评论集《壮丽的荒芜时代》等。近年参与主创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出品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军人的荣耀》多部大型纪录片撰稿。作品在英国、日本、泰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译介和出版,曾获冰心散文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四川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华语青年作家奖等多种奖项。

王龙创作的的长篇纪实文学《迟到的勋章》,主要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的英雄事迹,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外交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重点文艺作品,入选“2020中国好书”,列入2020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该书入选全国多种图书获奖榜单,《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国防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是国内目前全面讲述柴云振英雄事迹的优秀作品。

冯俊龙,青年作家、评论家,近年来创作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多年从事文艺作品研究,对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尤其关注。

冯俊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这是党和人民对一名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3位已离世,其中就有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

作为一位军旅作家,您以十年之功锲而不舍地采访研究柴云振的人生经历,您获得“2020年中国好书”的《迟到的勋章》十分及时地挖掘呈现了柴老的传奇一生,让全国读者熟悉认识了这位著名战斗英雄。这次柴云振获颁“七一勋章”这一党内最高荣誉,想必您作为他曾经的一位“忘年交”,心中一定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感触吧?

王龙:这是自然的。如果您打开《迟到的勋章》这本书,在自序的开头就能看到我写的一段话:

“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英雄张富清面前,给他戴上国家勋章,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张富清老人缓缓举手,向全场致以庄严军礼的那一瞬间,十年前面对柴云振时那种熟悉的感动,突然漫过我整个身心,我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然之感。

从柴云振到张富清,如此经历相同的两位老人,如此惊人相似的人生境界——历史与现实,竟然如此奇妙地交汇了。”

当我开始这本书的创作时,这段话并不是随意写下的,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这段话讲述的是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的情形。当时我就强烈地感受到,柴云振老前辈的事迹和张富清老人简直太相似了:他们都曾为党和人民浴血奋战,又都数十年间隐功埋名,不改初心。而我经过不断研究发现,原来这并非一个孤立偶然的英雄故事,而是共和国一代代无名英雄们的故事。比如《迟到的勋章》一书提到的李玉安,深藏功名三十八年;井玉琢,深藏功名三十八年;张国富,深藏功名四十年……每一面战旗都浸染青春热血,每一枚勋章都镌刻不朽传奇,揭示出一个百年大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血脉基因。

今天,无论是张富清还是柴云振老人,都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崇高褒奖,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无论时空如何遥远,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些曾经出生入死、为国奋战的英雄们,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从这个意义上说,最高的礼赞,属于普通却不平凡的他们,亦属于每一个奋斗着、奉献着的中国共产党人。

冯俊龙:对于一位追寻重现柴云振英雄事迹的作家来说,我想柴老获颁“七一勋章”既是一份崇高的殊荣,对于您能前瞻性地发掘英雄事迹也是一份特殊的安慰吧!

王龙:这对于一位英雄传记的作者来说,当然是一种莫大的欣慰。一切都源自柴云振老前辈的英雄事迹本身非常感人,我只是一位挖掘提炼者。在采访研究柴云振老人事迹的过程中,我确实也深受教育和震憾。正如我在书中序言所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通过对于柴云振十年漫漫追寻,我终于发现,这不是一个人的际遇,而是一代人的群像;这不是一个人的传奇,而是镌刻着一支军队的精神标识,记录下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这是我内心最受震憾的一个发现。再推而广之,从1921到2021这一百年,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民族危难到民族复兴……从50多名共产党员,发展到9100多万共产党员,这中间一代代人前仆后继,千千万万人砥砺前行。柴云振老前辈只是他们中间的一位代表,他们的光辉,永载史册。

冯俊龙: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您能结合自己采访柴云振老英雄的经历,谈一下这方面的感受吗?

王龙: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这四条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体现在柴云振老英雄的身上可以说是很充分的。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柴云振从当警卫战士的严谨细致,到当突击队员的英勇无畏;从渡江战役冲锋在前,到朝鲜战场舍生忘死,他把每一个战位都变成了榜样标杆。复员回乡后,柴云振当公社、大队直至生产小队的记分员,曾有过当干部“五上五下”的曲折经历。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柴云振都保持着一种“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正是这种坚韧顽强的英雄个性,让他在逆境之中自强坚守,在顺境之时也从不居功自傲。我感觉到,他既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自我;他既赢得了勋章,也超越了名利。柴云振身上不仅有着一名共产党员坚定信念的忠诚党性,还凝聚着我们这个民族许多传统美德,比如精卫填海的坚韧、一诺千金的诚信、季札挂剑的道义……我创作《迟到的勋章》正是通过挖掘他苦与乐的哲学,表现他对得与失的认知,展示他在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取舍,塑造出一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平民英雄形像。

冯俊龙:习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说:“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 请您结合对柴老的研究,说说我们该怎么理解并践行这句话?

王龙:柴老在“消失”33年,组织终于找到他,问他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他只说了一句:“我不是英雄,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英雄以身许国、无私无畏的精神深埋心底,在硝烟散去之时,他们深藏功名,不但不向组织开口伸手,而且牢记着同样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的崇高使然。我在初采柴老就隐隐约约觉得柴云振不止是一个传奇那么简单。抗美援朝战争中,千千万万英雄的壮举绝非偶然,而自有英雄产生的精神土壤,自有英雄存在的逻辑力量,柴云振就是他们中间一位典型的代表。随着采访的一步步深入,我才知道柴云振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后来我更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并非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共和国一代代无名英雄们的故事。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从不乏柴云振这样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的英雄模范,其中很多都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在他们的身上,最生动地体现了“正其义不谋其利,用其道不计其功”的崇高境界。正是那一颗颗计利国家、无私忘我的心,映照出一个百年大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精神密码,激励着千百万英雄传人不断丰富这壮美画卷。今天,我们牢记习总书记的话“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自然“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要继续讲好柴云振的故事,弘扬英雄的精神,争做新时代的英雄。我相信,“柴云振式”的英雄在四川、在中华大地上会层出不出,会继往开来!

冯俊龙:“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我们确实从包括柴云振在内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看到了这些可贵的精神,他们是共产党人立身行事的榜样标杆。不过如同您在《迟到的勋章》一书自序中所说:“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这长长的英雄行列,汇聚成一部波澜壮阔的辉煌史诗,铸就了一部群星璀璨的英雄图谱。”而您为什么单单选择了柴云振这样一位职务只是班长的志愿军战斗英雄作为描写对象,这里是否有您作为一名四川人对家乡的特殊情感?

王龙:是的,在创作《迟到的勋章》时,我的确有一些对家乡四川的独特情感吧!不过,这一切又是建立在客观历史的基础上。

四川人,给全国人民的印象平时总是一幅安逸闲适的模样。但每当到了家国有难的关键时刻,四川人挺身而出的英雄血性,总是让人刮目相看。我在长期的党史军史研究中,就发现在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充满血性胆气的四川人,奉献了一组震撼人心的数据创下了数个全国之最:全国参军人数四川最多,而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中,四川籍的多达三万零七百八十九人,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令我还深受震撼的是,在抗美援朝长长的英雄队伍中,全国两位特级英雄、特等功臣,四川占了一位;四十七位一级战斗英雄中,四川籍的有三位,位居全国第一。柴云振、邱少云、黄继光都是志愿军第十五军走出来的英雄,都是四川籍人。而且十年前我经过扎实的采访后了解到,正是在老班长柴云振英雄事迹的感召下,邱少云烈火焚身不动摇,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三位来自同一支部队的川籍士兵,在朝鲜战场上为四川人争了光,为中国人争了光。因此可以说,我既是带着一位四川人的浓烈情感在描写前辈老乡,更是带着一名军旅作家的使命责任在书写前辈英雄。

冯俊龙: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要大力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迟到的勋章》一书是目前国内讲述柴云振英雄事迹最全面、最深入的优秀之作,您对四川省下一步学习宣传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有什么期许吗?

王龙:柴云振是我们军队的英雄模范,也是四川人的骄傲,“致敬家乡英雄,礼赞英雄家乡”也是我这本书的创作目标之一。能够为讲述还原柴云振这位家乡英雄的感人事迹略尽绵薄之力,我作为一名川籍作家甚感欣慰。柴云振的事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特别是他获颁“七一勋章”这一殊荣来之不易,我呼吁家乡四川能够进一步展开对柴云振事迹的学习宣传,我愿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继续为“致敬家乡英雄,礼赞英雄家乡”尽一份微薄力量。

冯俊龙:好的,我也代表四川人感谢您的付出和努力,相信柴云振老英雄的精神能够在天府四川得到光大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从未远去的英雄 ——访长篇纪实文学《迟到的勋章》作者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