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守候1900年

遇见这棵槐树在我的意料之外。

本是燥热的七月里,随身携带的杯子里的水已然见底,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买一份冰粥来解渴,凉凉的冰进了肚子立马舒服不少。

黄昏临近,我顺着古巷往前走,穿着棉白背心的老大爷坐在城门口的石凳上摇着蒲扇,一下又一下,眼神时不时瞟向穿着长裙短裤的游客,石凳旁蹲着一只小黄狗,懒洋洋地盯着那蒲扇在落日中的长影。

一阵浓郁的阴影吸引了我,在窄窄的巷子里,这树枝蔓延在整个巷子上空,遮天蔽日,倘若是在正午,一定非常凉爽。再看这树的枝干,主干结实粗壮,枝叶葳蕤生动,一簇比一簇大,一枝比一枝高,个个都争强好胜,有人在最高处的枝头挂了大红灯笼,往下看蓦然发现,这粗壮的枝干下方抵着一根更结实的树桩。

巷子的砖墙上贴着一张海报简介—董宣槐

细细读来才知道,这槐树是为了纪念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洛阳“强项令”董宣而栽,这里曾经是董宣的旧祠堂。

我的对历史了解少之又少,并不认识这位人物。继续读下去才知道,这董宣是河南杞县人,他以“除奸邪,护黎民”为天职,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仗势杀人,董宣不畏权势,依法处决,刘秀得知后大怒要董宣跪下给湖阳公主认错,董宣强项不跪,宁可头撞殿柱,刘秀只好作罢,这就是“强项令”。

为了纪念他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刚直不阿的品行,后人栽下此树纪念,1900多年过去了,祠堂不复存在,这槐树依然屹立在此。

读完这番介绍,我便想进院子里一探究竟,可惜红漆大门锁着,隔着门缝只见院里黑漆漆一片,巷口卖工艺品的大姐告诉我这个院子每年只在洛阳牡丹花会的时候才开放供游览,我有些失望,正打算离开,那大姐又说话了,她问:丫头,你是来玩的?

对啊,从内蒙古来的。

大姐愣了愣神,然后笑眯眯地从腰间掏出了一把钥匙说,哎呦,这么远的地方啊,来,我破例打开给你瞧瞧。

木门很古老,但没有被尘封,院子很小,不过十几平米,槐树的树干与那繁茂的枝叶是截然不同的样子,许是曾经经历过风雨雷电,这树干是中空的,只剩下干枯的树皮维持,它是那么憔悴和不堪一击的样子,让我心生怜惜,伸手摸了摸树干,小时候语文课本里以飞蛾为例表达敬畏生命,而此时,这千年槐树以残存树皮孕育参天高枝,令我肃然起敬。

大姐说:以前这里改造,ZF要征地,把这树砍掉,院子的主人不肯,用坚定的拒绝换来了这棵树的长存,现在这个院子因为太破旧已经不能住人,所以她们只是偶尔来给这树浇浇水,照料一番,生命,遇到了尊重和感恩,才显得如此珍贵和伟大。

若我哪日重返洛阳,定要赶在牡丹花盛开的日子里,不知它是否还能听我诉说这一路的骤雨疏风,然后温柔的晃晃枝干,掉一片绿叶到我的掌心。


                    "被宰"

公交车一路从市区走到郊区,绿植越来越多,路也从平坦的变成上坡的,环山的,我看着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色,丝毫找不到龙门石窟的影子,还好时间是在中午,倘若傍晚时刻,我一定会打道回府。

车停了,停在了一个叫魏家平的村子里,停车点连个站牌都没有,路上有三三两两的人走过,用陌生的眼神打量着我,对于这种每天有固定活动人群的地方来讲,突然出现一个外地人他们立马就会发现,并投向一样的目光,何况我背着书包戴着帽子,明显就是游客。

可龙门石窟在哪里?这荒郊野岭的地方,我压根没有找到5A级旅游景点的气息。

马路旁边的大门口,有个女人在洗衣服,我便上前询问龙门石窟的位置,她擦了擦手说,离这里远得很,我要是去,她可以开车送我,三十元。

我的内心还是有些戒备的,决定坐返程的公交车回到原点,女人走上前继续同我讲:你刚来这里不知道,以前确实这里能进入景区,游客进出也很方便,但LYJ为了让游客坐观光车,所以关了许多出口。

我从她的商店里买了水和纸巾。决定杀价,因为我也不清楚到底有多远,不能平白被宰。

20元行吗?

不行,油钱都赚不回来。最少25元。

就20元,不然我等会儿公交也行。

为了这五元钱我拿出了誓不罢休斤斤计较的精神,不一会儿,洗衣女人说:不然骑摩托车送你吧。

正是燥热的天气,坐摩托兜风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送我的人不是洗衣女人,是从院子里出来的男人,他光着胖子,皮肤黝黑,已经忘了他的模样,只是操一口我听不懂的方言,让我上车。旁边跳皮筋的女儿嚷着要一起走,被女人呵斥回去写作业才肯罢休。

我已经忘记了上一次坐摩托车是在什么时候,小时候家里的第一辆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爸爸骑着它送我上学,爷爷骑着它在夜里给庄稼浇水。

我的意识还没拉回来,摩托车就发动了,车速很快,路两边的树木一闪而过,光膀子大叔非常健谈,顶着风一直在和我讲话,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他在讲什么,但大概意思是明白的,大叔在抱怨当地的政策,关了景区的侧门,他们的经济收入收到了很大的影响,旅游开发景区没有考虑到当地村民的生活,周围的三个村子都受到了影响。

我一边紧紧抓着摩托车侧面的杠子,一边和这位健谈大叔交谈。路并不是很远,当我一阵凌乱的站在龙门石窟景区的指引牌的时候,大叔又叮咛了第三遍: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回这里坐公交车,只有这里有。

谢过这位大叔后,我便才算是正式开启了我的游览之行。我似乎已经模糊了游览景区中各个石窟的名字,这个插曲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人间百态,有人,就有百态。

作者:九北鱼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河南,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