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在魔都上海,感受历史的沧桑变幻

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奔赴上海,仿佛那里有什么在牵动着我的心。

拉着行李箱,取了机票,感觉自己就像个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抬头挺胸地出发了。

在飞机上,我的耳边不觉回响起那首独属于上海的音乐:“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动听的旋律,将我带回到80年前那个歌舞升平、车水马龙的上海滩。

上海坐落在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上,是镇守长江的最后一把锁钥。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它原本只是吴松江下游的一个渔村,1292年,元朝设立了上海县,位置在今天的上海市黄浦江沿岸一带。明朝开始,上海逐渐兴盛,1949年上海市解放,被改为中央直辖市,直至今日。

魔都

在持续不断的社会发展中,很多城市因为它独有的特色而被人们冠以各种别称雅号,例如:帝都北京、魔都上海、妖都广州、商都深圳......

1924年,一位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根据自己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出版过一本名为《魔都》的见闻录,这也是“魔都”作为上海的别称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时至今日,每当人们谈论起上海,谈论起这个不可思议的城市,仍然找不到比这个词更入木三分的描述。

当然,上海为什么被称之为魔都,不仅仅是这看似文艺范的原因,支撑“魔都”称号的,还有那些魔幻一般的名人、建筑。

毛主席故居

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是关于中国建筑最简练的概括。

上海茂名路120弄7号,一幢老式的两层砖木结构房子,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

1924年,毛主席第九次来到上海,与杨开慧在这里住了十个月,这也是他在上海住得最久的一次,无论当时形势多么严峻、工作多么艰辛,家人都在他身边。

到上海前8个月,毛主席在中共三大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到上海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他在国共两方身兼数职。

因为国共合作中的诸多问题,这年年底,毛主席离开了上海回到湖南。

1955年11月,62岁的毛主席前往上海考察,这是他31年后又一次回到上海。途中,毛主席不断向人们回忆往事,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和母亲杨开慧唯一一张合影就是在那时拍的。

和平饭店

如果你问我哪个饭店最能代表上海,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和平饭店。

公元1854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14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可能是当时华夏大地最真实的写照,咸丰帝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王土之上竟多了一个叫中央饭店的建筑,这就是和平饭店的前身。

和平饭店自1929年开业后,就是上海的传奇性地标,它见证了十里洋场的荣辱兴衰。

1911年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途径上海出席了全市各界举行的欢迎大会,在这里提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的嘱托;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这里举行订婚仪式;钱学森也曾在这里举办婚礼;鲁迅、宋庆龄在此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历史事件不胜枚举。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此会见法国总理,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而如今的和平饭店,门前依旧车水马龙、名流汇集。

外滩

外滩是上海的面孔,总以最好的姿态展示着上海的面容与精神。每当人们提起上海就会联想到外滩,就好像提起纽约便想到华尔街一样,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远东的华尔街”。

外滩位于上海黄浦区黄浦江畔,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外白渡桥,全长1.5公里。

自鸦片战争开埠以来,外滩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各国的商会、洋行、饭店、俱乐部......在此落地生根,留下了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外滩对岸就是现代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黄浦江两岸一新一旧,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不禁让人感叹中国历史的沧桑变幻。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长江三大庙”之一。又被称为城隍神、城隍爷。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衹之一。相传上海城隍庙由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后在明永乐年间,被改建为城隍庙,距今已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沧桑、朝代更迭,城隍庙也历经兴衰。

1937年,民众将清代民族英雄陈化成入祀,形成“一庙三城隍”的格局,一年到头,宗教节目层出不穷。元旦的“烧头香”,正月十五的灯会,二月二十一日的城隍诞辰,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出巡等等,全是沸反盈天的热闹活动。

这里也是上海市民生活的中心。老人喜欢在湖心亭茶馆喝茶、听评弹,精打细算的主妇会来采购日用品,而对小孩而言,有零食的地方就是天堂——一个铜元的百草梨膏糖、两个铜元的酒酿圆子、四个铜元的面条配上“又大又厚”的肉,是当时小孩对于老城隍庙最深刻的记忆。

在那个娱乐活动贫乏的年代,城隍庙就像一个本土的梦幻游乐场,供应着廉价的热量,浮华的享乐,和最世俗的城厢风情。

如今的城隍庙,虽不断被老上海人孜孜不倦地吐槽,但旅游胜地响当当的名号从未被动摇分毫。这么多年,它始终屹立在上海的黄金地段,静静的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他们以惊人的热情带走小笼包、灌汤包、秋梨膏......并心满意足地让自己的钱包逐渐羞涩直到离开。

今天的上海,上海站、上海西站、虹桥站......如同一个个放射中心,从上海辐射至全国各地。超过3万亿元的GDP,领跑着全国所有城市。

全球集装箱容量最大的上海港,拥有国际航线80多条,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从这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全市一年开设300多个国际展览项目,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展览走入人们的视野。

回顾上海崛起的历史,仅仅用了170多年的时间,就轻易完成了现代化的历程,让多数西方国家望尘莫及。

在上海呆了两年,这两年足以成为我永生的记忆,那个充满着浪漫、惊喜、机遇的城市,丰富了我的阅历,敦促了我的成长,教会我什么是追逐梦想,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成就更好的自己!身处其中,怡然自得,转身离开,回味无穷。上海于我,不仅仅是我生活过的地方,更是我心中难以忘怀的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9-10在魔都上海,感受历史的沧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