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Binlog日志

Mysql Binlog是二进制格式的日志文件,但是不能把binlog文件等同于OS系统某目录下的具体文件,这是狭隘的。Binlog是用来记录Mysql内部对数据库的改动(只记录对数据的修改操作),主要用于数据库的主从复制、数据同步以及增量恢复。

1、开启二进制日志配置

方法一、修改my.cnf参数文件,该方法需要重启。 [1] 

log-bin = mysql-bin #打开日志(主机需要打开),这个mysql-bin也可以自定义,这里也可以加上路径,如:/home/www/mysql_bin_log/mysql-bin

关闭二进制日志的方法:log-bin = mysql-bin注释掉即可

方法二、不重启修改二进制日志配置,该方法mysql的版本需要5.6以上

SET @@global.log_bin=1|0 (1为开启,0为关闭)

SET @@global.binlog_size=37268(单位bytes)

2、暂停二进制日志

SET sql_log_bin={0|1}

3、修改二进制日志的大小

修改my.cnf参数文件中的max_binlog_size的值;

说明:如果你的二进制文件的大小超过了max_binlog_size,它就是自动创建新的二进制文件。当然如果恰好在日志文件到达它的最大尺寸时写入了大的事务,那么日志文件还是会超过max_binlog_size的大小

4、进行二进制日志的切换

默认情况下当二进制日志写满了或者数据库重启了才会进行切换,但是也可以手工的进行切换的动作

mysql> flush logs;

5、其他参数

binlog-cache-size=100m 设置二进制日志缓存大小

sync-binlog=N(每个N秒将缓存中的二进制日志记录写回硬盘,默认值为0。不过,你经常会陷入group commit函数与I/O之间二选一的矛盾。如果在replication环境中,由于考虑到耐久性与一致性,则需要设置1。同时,还需要设置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以及innodb-support-xa=1默认开启;)

Mysql binlog日志有三种格式

1.Statement: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在binlog中。

优点:不需要记录数据的变化,减少了binlog日志量,节约了IO,提高性能。

缺点:由于记录的只是执行语句,为了这些语句能在slave上正确运行,因此还必须记录每条语句在执行的时候的一些相关信息,以保证所有语句能在slave得到和在master端执行时候相同 的结果。另外mysql 的复制,像一些特定函数功能,slave可与master上要保持一致会有很多相关问题(如sleep()函数, last_insert_id(),以及user-defined functions(udf)会出现问题).

使用以下函数的语句也无法被复制:

* LOAD_FILE()

* UUID()

* USER()

* FOUND_ROWS()

* SYSDATE() (除非启动时启用了 --sysdate-is-now 选项)

同时在INSERT ...SELECT 会产生比 RBR 更多的行级锁

2.Row:不记录sql语句上下文相关信息,仅保存哪条记录被修改。

优点:binlog中可以不记录执行的sql语句,仅需要记录那一条记录被修改成什么了。所以rowlevel的日志内容会非常清楚的记录下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而且不会出现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存储过程,或function,以及trigger的调用和触发无法被正确复制的问题

缺点:所有的执行的语句当记录到日志中的时候,都将以每行记录的修改来记录,这样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日志内容,比如一条update语句,修改多条记录,则binlog中每一条修改都会有记录,这样造成binlog日志量会很大,特别是当执行alter table之类的语句的时候,由于表结构修改,每条记录都发生改变,那么该表每一条记录都会记录到日志中。

3.Mixedlevel:是以上两种level的混合使用,一般的语句修改使用statment格式保存binlog,如一些函数,statement无法完成主从复制的操作,则采用row格式保存binlog,MySQL会根据执行的每一条具体的sql语句来区分对待记录的日志形式,也就是在Statement和Row之间选择一种.新版本的MySQL中对row level模式也被做了优化,并不是所有的修改都会以row level来记录,像遇到表结构变更的时候就会以statement模式来记录。至于update或者delete等修改数据的语句,还是会记录所有行的变更。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mysq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