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道——《论语·学而第一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中第一次出现治国之道。这句话里五个字加四个字的文字搭配结构,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一看到“子曰”,平时不爱发言的佳铭也举手说到,“孔子说”。看来,这两字已经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了。“道千乘之国”中的“道”和“乘”都是四声,这令孩子们有些大跌眼镜,“老师,‘道’不是三声吗?”是啊,之前看到许多版本,我们都认为就应该念三声,但是至于为什么念三声,是不是就是有的解释中的“导引”的意思却完全没有深思。只到摒弃现代注解,翻看《四书集注》时,才发现朱子注的就是去声,也就是现在的四声,意为“治也。”有治理国家之道的意思,所以念四声。孩子们听到这,又发出一阵齐刷刷的“奥——”这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恍然大悟式的感叹了。我猜想,这短小又绵长的感叹里一定包含着小孩子对古文的赞叹吧!“乘”的音与今不同,意思也天翻地覆,“千乘”是指的兵车的量。古代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千乘就是指一千辆兵车,在《先进第十一》中子路说在当时属于中等国家。像这样的国家要遵守的治国之道是什么呢?

     敬事而信

         这几个字都似曾相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着急,孩子们最喜欢的猜一猜环节又到了。

         韩一猜敬是尊敬的意思,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除了尊敬,你还能想到什么敬?”孩子们想了想,说:“恭敬。”我接着问:“对什么恭敬呢?”其实,这个问题有点难,毕竟春秋时期离现在十分遥远,历史方面的知识还没有系统接触。可没想到,沛宁毫不犹豫地说:“国家的事。”在他的启发下,孩子们补充到,“还有百姓的事。”赞叹一下悟性超高的学生们,继续启发,“一国之君,除了要敬国事、敬人,还要敬什么?这可和当时的社会风俗有关。”这回是真想不出来了。“便补充道,“还要敬天。当时礼仪盛行,其中就有祭拜天的礼。这些在周朝的书中都有记载。”才焜说:“我知道了,对大事小事都要恭敬。”除了敬,还有什么呢?“信”。嘉莹说:“信是守信的意思。”“一国之君要对谁守信用呢?”孩子们说:“老百姓。”“大臣们。”一个“敬”、一个“信”,我把这两个字恭恭敬敬地写在黑板上。

     节用而爱人

         接着读这一句。子君看到“节用”两字想到现在很多地方贴的标语,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用电。若溪有不同的看法,说:“我觉得不对,当时没有电,只有水。我觉得应该是节约粮食。”听到她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都肯定地说:“对,对,对。”“除了要节约粮食,还得节约什么呢?”川川马上想到,说:“还得节约用钱。老百姓用钱的时候,你得有钱拿出来帮助。”是啊,一国之君得有这样的担当,所以必须节俭,不能骄奢淫逸。“‘爱人’呢?是指的爱谁?”大家都觉得好简单,大声回答到,“老百姓。”看来,国君要做到《易经》中讲的“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一个“节”、一个“爱”,再把这两个字写在了“敬”和“信”的后面。

     使民以时

         这句话对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不过还好我们有个办法——猜!孩子们猜“使民”有劳动的意思,八九不离十了。“时”可不是“时间”,而是代表种粮食的天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整体理解就是征兵打仗要注重天时,不能在播种、收割时征兵,以此会使整个国家生计紊乱。也是“敬事”、“爱人”的体现。

        孔老夫子以中等水平的国家为例,为国君开出了一剂良方,就是——

        孩子们齐答:“敬、信、节、爱。”

         川川灵光一现,说:“哎,我知道了!不只是这样的国家,小国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哇,好惊叹于川川的回答,我都没想到。孩子们也被这个回答激起千层浪,说:“大国也可以!”“仅适用于国家吗?”“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城市。”“小区。”“学校。”孩子们掐指一算,任何一个团体、组织都可以用这句话提高管理水平呢。真是一帮了不起的小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国之道——《论语·学而第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