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孕育的女作家

鹿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春秋时期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鹿邑也是天下道家、老学、李姓十分向往和景仰的地方。

鹿邑因老子而出名,中国文化因《道德经》令全球文化界高山仰止。老子被列为世界古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十位哲学家之首,“世界哲学之父”。《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2017年1月,河南省电视有限传媒公司、河南电视台中原影视城、鹿邑县委宣传部、鹿邑县文学艺术联合会、鹿邑县明道宫景区管委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在明道宫召开了《夺城》出版新闻发布会,也就是在这个场合我认识了作家朱丽。

 鹿邑人杰地灵,不断涌现文人墨客,形成了带有鹿邑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像陈廷一、朱秀海等几位著名作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像陈大明、于建军、周西华、侯钦民等几位作家,有的是我的学长,有的是我的同学,有的是我的朋友,每次回家都会择机见面,开怀畅谈。

在近年崛起的周口作家群中,鹿邑一批中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朱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丽出生那年,我正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晃也近四十年了。

从年龄上划分,朱丽应是青年作家,但从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看,已经有了不俗的成绩。其多篇(首)作品被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刊登,具备了中年作家的成熟与沉稳。

朱丽是河南省作协会员、鹿邑县作协副主席,现担任《老子文学》责任编辑。《老子文学》被全国内刊协会评为金奖。我曾在《老子文学》头版发表过纪实文学《老子故里我家乡》,颇感荣幸。

 这几天我在微信上把朱丽发来的书稿看了两遍,有些故事和情节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唤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也激起了落笔的热情。归纳起来,朱丽女士这本著作给我三点感受:

 一、写自己最熟悉的,不但讨巧,而且最容易打动人。《时光知味 岁月留香》这本书,凝聚了朱丽近年来的心血,有散文、人物特写、游记、杂文、诗歌等不同文体。作者以唯美的笔法叙事、抒情、说理,让人在愉悦的心情下感悟一些道理。书中第一章写了几个人物故事,如《婆婆的年》《忆姑父》《潜藏的家风》《叔父的信》《父母来家里的日子》《饺子的回忆》《饮食记》《母爱温暖的岁月》《祝福表哥》等文章。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朱丽写的都是自己的亲人,和与亲人相处时所发生的故事,很多事都是她亲身经历的,所以故事叙述得生动感人,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最近一位年轻士兵找到我,想讨教写作的方法,我给他讲了三点:一是宜近不宜远,二是宜土不宜洋,三是宜实不宜虚。他让我解释一下,我说,宜近不宜远,就是要写身边人、身边事。1979年打完仗之后,我想写点东西,当时不知从哪儿下手。正巧武汉军区创作室一位姓李的干事到我们团搜集素材,准备写一篇报告文学。我斗胆到招待所向他求教,他对我说,写东西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写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受李干事的启发,我发表了短篇小说《最后一个标号》。就是因为我写的是自己打仗的故事,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我的班长袁敏烈士,所以《奔流》杂志的编辑一下就看上了这个作品。编辑对我说,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必须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只有这样才真实可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宜土不宜洋。初学乍练不要贪大求洋,写的东西要带土腥味、冒热气,讲的是老百姓的话,说的是老百姓的事,不要文绉绉的,要接地气。宜实不宜虚。写东西不能道听途说,必须深入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最底层,才能看透现象背后真实的东西,抓住事物的本质,一针见血,对症下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虚头巴脑,没人相信,更不会打动人。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亲人。我们与他们朝夕相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表达出的感情,不需要用语言去解释,我们就能真真切切地体味出来。如“婆婆的手很巧,做的枣花,像灼灼开放的花朵再配上红色玛瑙,生灵鲜活。有的瓣瓣对称,有的层层叠叠,有的拖着长长尾巴似的叶。做的枣山,节节紧凑,花开弥漫,形状秀美也不失山的挺拔”,在这篇《婆婆的年》故事里,表现婆婆手巧,作者用做枣花这个细节来形象地描述,可谓活灵活现,让人感到十分温馨。如果没有与婆婆一起生活的经历和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是绝对写不出来这样精彩的片段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永远不过时。离开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作者的笔下,祖父、母亲、父亲、婆婆、叔父、舅舅、姑父、妗子、表哥、表姐等诸多亲戚,都是她细致刻画的对象,这些鲜活的形象如浮雕一样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显得是那么可敬,那么可亲,那么可爱。看后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亲人。

二、写生活最常见的,不但细节逼真,而且最容易感动人。生活是斑斓多姿的,在常人看来那些不经意间的琐碎事,在有心人眼里就是文学作品中有血有肉的细节。如《父母来家里的日子》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父亲除了一天几趟接送儿子之外,还辅导儿子写作业,总是给我腾出时间让我多休息,说我牙齿、耳朵都不好。当儿子拼音声调拼不好的时候,不怎么懂电脑的父亲却学会了上网查找读音,让儿子听,只是不愿意打扰我。不会拼音的父亲却教得儿子拼音考试考了一百分,真的让人难以相信。”这个故事中生动的细节让人感到是那么真实。爷爷辅导孙子写作业,按理说是难以胜任的,这不光是年龄和文化上的差异。现在有些小学的作业,成人也不见得能回答上来。作者的父亲为了给孙子纠正拼音,煞费苦心,竟学会了上网查找读音。这个细节非常生动,也十分感人。作者通过一件小事把爷爷对孙子的爱和期望充分表现了出来。这种隔代爱的情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但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读者。有时一个生动的细节便能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回忆。比如《饺子的回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我早早剁好馅儿,擀了薄薄的饺子皮儿,一个一个用两个手指从两边捏起来,后边就有两个褶儿,放在饺子盘里,就‘直挺挺’地‘坐’在那里,特别好看。看着满盘士兵般威武的整装待发的饺子,我会心地笑了。一个记忆随着这个笑声的蔓延,浮上心头。”作者通过把饺子放在盘里“直挺挺”地“坐”在那里的细节,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对舅舅一家人的怀念与赞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写感情最细腻的,不但突显优势,而且最容易教育人。女作家最大的优势在于细腻,叙述故事细腻,抒发感情细腻,描写细节细腻。如《父母来家里的日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细腻的描写:“父母身体不舒服时,从不告诉我,他们总是趁我不在时去医院。当我得知这些的时候,我对着父母大声呵斥:‘你们怕我担心,真正有事的时候,再担心还有什么用!’母亲动了动嘴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泪水打湿了那张父亲的检查单,上面写着:脑血管痉挛,轻度堵塞,高血压。我的脑海里立即浮起两个老人一起走进医院,却无儿女陪伴的孤单身影。一种负罪感奔涌而来,心底的泪在肆无忌惮地流淌。”看到这段描写,我的鼻子有点发酸,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老人在孩子面前大都报喜不报忧,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是心灵上的痛苦,宁愿自己偷偷瞒着、忍着、扛着,也不轻易告诉儿女。“母亲动了动嘴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泪水打湿了那张父亲的检查单”,这个细节描写达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极具震撼力,让人感触良深。同时也教育我们必须尽孝道,关爱父母。 作者文章中的细腻,来自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验,有时只有亲身体会才能得到真切的感受。就像演员一样,要演好一个角色,必须体验生活,亲身感受角色所处的时代环境,才能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亲身的感受,就没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如《难忘儿时元宵夜》一文中,描写元宵节打灯笼这一段就非常真实细腻。尤其是“如果遇到挑着那种下边是木板,用竹条扎的,上面糊着红色纸的,我已记不清叫什么名字的灯笼,他非要跟我碰,我就赶忙跑开,因为一碰,自己的灯笼就会被烧掉,识时务者为俊杰,跑为上策。还有的小伙伴,蜡烛点完了,没回去换,或是蜡烛倒了,就把灯笼给烧掉了,我们就会取笑她,她只有空手回家,妈妈也不会发脾气。就这样,每天晚上都挑着它,直到过了元宵节”这一段,正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尤其是“碰灯笼”这个细节,只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才能够写出来这样的故事。“碰灯笼”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勾起了儿时的回忆,读到这里我有点忍俊不禁。 朱丽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对写作技巧还有一定的见地,这是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生活的诗章》一文,是作者参加现代诗歌创作欣赏交流会时的发言。作者从四个方面谈了对诗歌创作的体会,字里行间能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使人深受启发。 朱丽的杂文写得也很好。作者对爱情、快乐、幸福、痛苦等人生七情六欲的理解发人深思,蕴含哲理,充满正能量,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激励,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真是难能可贵。 读朱丽的文章,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沁人心脾,不压抑、不沮丧、不小资、不油腻。文章里的故事和人物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把我的思绪带回故乡,唤起我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这是一种美的享受。 文学的道路任重道远,谁也不敢说把文章写到了尽头,每一位笔耕不辍的耕耘者只能永远在路上。我认为,写作不应是一种负担,而应是一种快乐。但写作又不是记流水账,不是事无巨细、鸡零狗碎什么都写,要有所选择,有所提炼,有所创新。鹿邑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老子文化博大精深,两千多年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道德经》更是熠熠闪光,被纳入治国理政的理念。作为老子传人,我们应薪火相传,让老子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为鹿邑人民造福。这个历史使命,应责无旁贷地落在鹿邑文学家、艺术家的肩上。我祝愿朱丽女士的文章越写越多,越写越好,越写越新,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喜欢朱丽的作品,就像喜欢老子文化一样,不忍放下,无法割舍,愿与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孕育的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