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自己的脑区 照亮他人前行之路

2020年7月12日 周日 深圳 晴 279/1000

【课程】可复制的沟通力第19课-3步骤高效演讲

【主题】演讲三结构

【字数】1749

一、想起两个场景:

场景一:海峰老师说,老师就是点灯的人。为在黑暗中前行的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当再回首,身后已是灯光一片……


场景二:樊登老师说,如果一个知识点亮自己脑区的一个神经元,那无数个知识点将点亮无数个神经元。所学知识点越多,脑部的亮点越多,脑部的知识网络连接打通,一个个知识点串成一片知识网络。最后互联成一片,不再是某个孤立的点……


场景一表达了: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最终也将变成别人对你的帮助。为他人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照亮……利他即是利己。


场景二表达了:你自己对自己的帮助,越学习越丰富。最终可以把自己所学再传递给他人。形成更良好的互通。只有自己强大,才可能去帮助别人。


二、今天先要谈场景二:点亮自己的脑区

大概春节前后看过《高效演讲—斯坦福备受欢迎的沟通课》一书,对今天所学的可复制的沟通力第19课“3步骤高效演讲”坡道、发现、甜点写过读书笔记,见之前的简文。如果再写这个话题,显然意义不大,再写还是那几点嘛。


但今天再打开这本书、并再看樊登老师的可复制沟通力的第19课时,似乎有了一点点启示,而且脑袋里闪现出一点点小的连接。


最初当我看“可复制的沟通力”的课程表时,最早的疑问就是“谈沟通为什么会扯到演讲”?这是我脑袋里的第一反应。但今天仿佛明白了那么一点点:演讲是你正在和观众进行沟通,是一种公众沟通形式,1对多的沟通,这个沟通方式更高阶。你要舌战群儒,一个人“战斗”。

如果你真的以为,一个人“战斗”能够赢得胜利,那你就不需要坡道、发现、甜点这三个步骤了,因为你没有把握,所以你需要和现场的观众链接,你才需要这3个步骤。为了让前面没有看前篇简文的看官能清楚这三点,还是简要介绍一下吧。


1、坡道

简单说,就是你一开口就要引起听众的注意,要给他们建立一个顺势的道,让他们的注意力立即顺道通向你。建立坡道,注意4个不要和8个策略。


建立坡道4不要

①  不要用太多“我”,而用“你”、“你们”,比例:用1次“我”就要用10次“你”。

②  你开口之前,只有7秒的时间可用,超过了7秒,听众的注意力开始涣散。

③  开头谨慎用笑话。

④  把最好的放在最前面。

建立坡道的8个策略

①用你或你们开场

②  运用数据(可以推广到职场新人,如果说服力影响力都不够的话,你所说的数据,一定能让人信服),前提数据是真实的。

③  提出问题。比如,2020年,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因疫情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

④  让听众感到震惊。比如。接着上面的话题,我们看一组柱状图,2020年上半年中国职业经理人和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柱状图分析。

⑤  坦白。比如,坦白讲,我自己也是受影响的成员之一。

⑥ 运用“想象”。

⑦  历史轶事。

⑧ 讲故事。


2、发现

①  路线图。告诉你今天演讲大约时长;议程是怎样的;答疑环节在什么时候(注意:千万不要把答疑环节放在演讲的最后)。

3个重点。无论你有多少个重点,都请你把它分成3个。实在太多,就请分成三大类。超过3大类,人们将失去耐心。

强调重点。发现部分讲完,需要梳理知识内容,画重点,加深印象。


3、 甜点

甜点的作用是让人记住这次演讲,与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你和听众之间产生更大的黏性,因而人们记住了你。


三、由三步骤想到了“金字塔原理”

1、“坡道”与金字塔原理的“观点”相连。我今天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吸引人们注意。

2、“路线”与金字塔原理的“论据”相连,支持我上述观点的论据有3点,也强调最好讲3个论据的例子,最多不超过5个。

3、“甜点”与金字塔原理的“论点”相连,金字塔原理强调在文章结尾再次亮出论点,并用金句、名人名言、启示等结尾,简短有力。

(如果,往更早推,和写论文也差不多)。


不管我链接得对否,这样便于记忆,也便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关于这个结构,基本上在我的脑区链接完成。关于演讲、沟通、论文的脑区应该闪亮一片了。


四、关于沟通的其他链接

除了上述理解的演讲是沟通的一种,写着写着觉得谈判、危机公关等也是更高阶的沟通。关于沟通的话题就可以扩展到更大,只是看如何搭建这个框架而已。初阶、中阶、高阶或许就是搭建此框架的一个思路。

……

点亮了自己的脑区,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框架,往框架内找相应的素材,就可以给更多的人分享,照亮更多的人……

五、实操:1分25秒的自我介绍演讲

参加“可复制的沟通力训练营”的小伙伴们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你的作业都能一直保持比较高水平的输出?(坡道)


我认真地想了想,有3个原因,愿意和大家分享:(路线)

1、相信各位都是樊登读书的会员,樊登老师在训练营的课上可复制的沟通力所提到的书,大家基本上都听过或者看过。而我和你大家一样,不仅听、读、有些还做过读书笔记。所以樊登老师提及某本书时,我脑袋里会产生链接,迅速get到那个点,继而能够理解深刻。相信大家都一样。


2、过去我参加过“可复制的领导力”线上训练营呀,对于如何打卡、如何输出作业、作业如何排版、如何写感悟和收获、及如何运用的这些套路我之前就清楚了呀。所以再打卡时,形式上的东西我都会了,只是更新内容而已。而内容有第1点可以支撑。参加过这两种训练营的小伙伴会不会跟我一样有同感?


3、 积累很重要。无论是我们过去在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在积累、沉淀,而这个打卡作业其实就是在收获过去的过程。大家结合知识点,谈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感受,有理论有实践,其实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打卡作业啦。


综上,其实简单讲就是“好作业=知识点+平时积累+日常实践+整合”。


(甜点)读书点亮我们的生活,我是Coco,欢迎大家链接我,我们一起在读书的路上点亮更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点亮自己的脑区 照亮他人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