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年底,认识了一位妈妈,女儿初二,开始上我们的在线培优课,她跟我在微信中聊过几次,感觉是一位很焦虑,很情绪化,很难讲话的人。
女儿也是很叛逆的状态,就是李波老师讲的,那种假叛逆,在各种观念当中飘着,说出话来头头是道,似乎长着一身刺,很难驯服,但其实缺乏自己独立思想的一种孩子。
阳明教育一直倡导,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始终要怀抱希望和宽容,并且,要不断不断地推动她去做事,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很崩溃,很累;
但是,这个身体发育成熟,精神还稚嫩,性格又桀骜的孩子,她会在这岁月的悠长微光中,在你的温和而坚定地注目下,一寸一寸地前进,她的能力会一点一点增长起来,头脑会一点一点清明起来。
总有一天,她会褪掉身上装腔作势的逆反,生发出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当然,第一步,推动妈妈就很难。
我不知道生活给予了她什么,让她这么无力,疲惫,情绪化,负面,似乎往前挪动一小步,都非常艰难。
好在,寒假走心课,我们见面了。
哪里是一位难讲话的妈妈,脆弱和无力却是真的。
我们站在门边,聊了一个小时,我终于明白,这个原本精力和智力都应该达到顶峰,可以带领儿女开辟未来的年轻女性,她究竟是被什么消耗掉了心力。
他们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大家庭。
公公婆婆,一儿一女,丈夫是一个踏实的男人,工作认真努力,孝顺双亲,除了不善言谈外,个人品质,无可指摘。婆婆颇为强悍,公公也有传统的父辈威信。
这个家的权力格局,一直以长辈为主。
婆婆每天絮絮叨叨地指摘孙女,传递自己的理念:
女孩子家,坐在那里,腿不要晃来晃去,不要叉开,两条腿要并拢,否则,出去是要被人笑话的;女孩子,不要粗门大嗓地说话,叫喊,像什么样子?女孩子,就要温顺乖巧,出门人才敬重你,才喜欢你,脾气这么坏,以后可怎么办?
......
孙子千般好,孙女万般错,女儿成了这个家庭可以被随意指摘教训的一个存在。可是,生在现代社会的女孩子怎会吃这套,她常常跟母亲抱怨:
奶奶老说我,她自己不是每天坐在那里,腿翘高高的,说话声大大的,她自己都那么泼辣刁蛮,凭什么要我听话乖巧?
这位妈妈夹在在婆婆和孩子之间,左右为难。
说婆婆不对吧,一个孩子,说老人不好,你不是犯上作乱吗?思想传统,性情温和的她做不到。可是,说孩子不好吧,明明人家说的也没错,婆婆确实重男轻女,说话刻薄。
她只好打马虎眼,敷衍孩子,“不管怎么讲,奶奶也是为了你好......”
在这个家里,她是一个没有权力的人。所以,连一个根本的立场都不敢有。孩子自然更不信服她了。
有一次,公公因为琐事教训女儿,女儿不服,回嘴反驳。一个姑娘家怎么能这么牙尖嘴利?公公被激怒了,摆出大家长的姿态,又大骂。女儿不甘,继续顶嘴。
丈夫孝顺,看不下去,抬手甩了孩子一个嘴巴子。
女孩顿时泪流满面,她捂着脸,恨恨地看着爷爷:
“你会教育,是,你教育的真好!看,这就是你教育出来的好儿子!”
爸爸脸上很下不来台,羞愤交加。
爷爷也手足无措,情急之下,拿手朝她一指:
“都是你,都是你日常惯的,才把这孩子教育的这么无法无天!”
那一刻,她委屈的要死。
可是,随后,还要忍着痛,安慰女儿,“你爷爷奶奶不是坏人,他们也是为了你好!”
说这话时,她满脸是泪。
中国的好女人很多,可是,很少有人,懂得善待她们,尊重她们,更别提解放她们的生产力。
她们勤劳、善良、淳朴、能干,却被传统束缚,吃了亏,受了委屈,一个人悄悄舔舔伤口,还安慰自己,要多看别人的好处。
换了赵老师,要金刚怒目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很多人被这句话教化,盲目地信奉着,可是,我们停下来,细细想想,家,要全是一个讲情的地方,那,我们究竟要讲谁的情,护谁的脸?
你是长辈,你就可以任性乱来?
我是小辈,我就要俯首帖耳?
三个人、五个人,在一个屋里,全无说法,没有标准,这不是一锅乱炖,乱了套了?
家,也是要讲理的。
正因为家里讲理,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长辈还是小辈,强势者还是弱势者,他的感受,他的道理,才能被体贴;他才能在这个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尊重,找到心安。
回到刚刚那个家庭中,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小女儿这么桀骜不驯,这么难管?根源就在于:
在这个家里,似乎人人都可以指责她,管理她,但是,却从来都没有一个人,真正对她负起全部责任来!
爷爷奶奶的唠叨,喝骂,不是教育,不是负责,更像是在行使权力,彰显身份,是任性,是随意,是教条,是看不惯,是倚老卖老,独独没有循循善诱,没有启发引导。
他们没有体力,也没有意识,更没有能力对孩子负起责任来。
爸爸更不用讲了。
妈妈深怨爸爸的直男性格,不懂体贴,这次来北京,在故宫时,她看到一位父亲拉着自己小女儿的手耐心细致地讲解,其情其景,都要流泪。
唉,自己的丈夫,除了赚钱养家,孝顺父母,他都让自己置身事外,孩子是什么?家是什么?在他的概念中,这都是婆婆妈妈女人的事。
可是,家里的这个女人,这个真正有可能挑起胆子的女人,她却是没有权力的。你要她拿什么去担当?
这时,事情的走向就会很明朗:
这个孩子,看上去,她处处被指摘,似乎任何一个家人都可以管她,实际上,她却陷入了无人教养,无人负责的境地。
处处被指摘,孩子就会愤怒,凭什么?凭什么总在讲我?!
无人教导,她就会没有方向,为什么这是对,这是错,要怎样思考,鉴别,她不知道,身边没有一个有信服力的权威支持她,规范她,引导她,她就会失控。
像一棵愤怒的乱草!
没有章法,没有秩序,缺乏内在逻辑地野蛮生长着。
解决之道是什么?
这个家里,需要一个真正的一家之主,来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秩序、教育、德性、风貌。四个字:创建家风。
当然,这个一家之主不好当呀,他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第一、体力好。
不要小看教养小孩,这是一件非常耗神费力的事情,这样的战斗,你要持续十几年,如果早期没搞好,青春期来临后,会更加艰难。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就不足;精力不足,人头脑就容易发昏;头脑发昏,就容易胡乱做事;胡乱做事,你的教育就会充满了随机性,偶然性。
你若是冲动,混乱的,你的孩子就会冲动,混乱地长大。
第二、意志力强。
教育是有指向性的,意思就是,你要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我要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希望给予我的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
有指向性,那你就要有强大的意志,这样才能让你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都能够顶住压力,坚持下去。
有的父母,孩子早恋一下,或者青春期叛逆了一下,或者看了看黄色视频,或者排名下降了几下......就崩溃了,“孩子是不是没救了?”,就放手了,“不用管了,我看他就不是那块料!”
这些都是意志薄弱。
第三、要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物质匮乏的年代,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能把他生下来,平安养大,父母已经挣扎着尽了心。
物质丰盛的今天,活下去已经不是问题了,而活得好,才是我们最关注的。所以,教育就格外重要。
但是,教育是有门槛的,不是一怒二哭三吼四打五忆苦思甜,就可以搞定。
你再这样做,妈妈生气了啊!
你再不听话,我打死你!
父母养你多不容易,我们每天这么辛苦,你怎么就看不见?
你要相信:
孔子一定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孟子一定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爱因斯坦一定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孟晚舟一定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
我们要牢牢记住:
你要你的孩子未来成为哪个层次的人,你今天就要给予他那个层次的教育!
不会怎么办?
你要去学。
讲了这么多,赵老师此刻问一句:
谁更适合做这个一家之主?
毋庸置疑:孩子的爹妈!
正当盛年,体力、精力、人生阅历、学习能力都处于巅峰,再加上与孩子之间最天然的亲密关系,做家庭中的中流砥柱,领导者,最合适不过。
所以,生活中,夫妻二人,一定要达成共识。
这个家我们要怎样发展,我们两个人在其中应该起着怎样的作用,你负责什么,我负责什么,我们彼此间要如何合作,对于孩子,我们要怎样教养,谁负主要责任,谁来配合,和老人的观念发生冲突矛盾了,我们要怎样面对。
理清了这些,一个家庭就有了核心,而且是坚固明智的核心,孩子就有了标准和圆心。
更关键的是,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生活的女性,会具备充足的安全感,内心松弛而强大,对孩子的教养也会更拥有远见卓识和定力。
这才是长大了的成年人。
拿一个孝道放在那里,觉得老人做得不对了,也不敢吭气,不敢应对,一味愚孝,这不是2019年,这是回到了1000年前;这也不是成年了,而是12岁小孩的姿态。
人到中年,是要担当的年龄。
肯担当的成年人,无论生活,事业还是孩子的成长,都会是风调雨顺,越来越好。
做教育久了,你会发现,那些意志顽强,个性独立,上进,在家庭中有地位,受丈夫尊重,支持,有话语权的妈妈,通常孩子都被教导得很好。
而那些性格柔弱,没有主见,家庭地位不高又三姑六婆缠身的女性,往往会受到各种力量的牵制,进而变得情绪化、抑郁、焦虑,丧失了教养孩子的力量。
一位妈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前年,孩子高三,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数学却怎样都提不上去,只能拿到70多分,其他科目都非常不错。她关注阳明教育很长时间,很信任我们,毅然决定送孩子来参加走心课,连续15天,每天10个小时,连大年都不能过。
婆婆很不满,大年初一,当着全家老小,对她破口大骂,说你安的什么坏心眼,把我孙子送去学习,大过年的,我们连面都见不着!其他亲友也讽刺她,说,我们倒要看看,你这么搞,你儿子最后能考个什么样的好大学?
她气得浑身发抖。一边哭,一边洗碗。
虽然如此,她坚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她知道孩子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谁能够帮到他,她学习,了解了这么多,她相信自己的判断。
好在,丈夫也非常支持她。
半年后,孩子高考,数学一跃到120多分,考出了三年最好的成绩,升入一本。
婆婆出门,别人都竖起大拇指,您老有福气呀,孙子考的那么好!
婆婆这才真心诚意地讲,“跟我们没关系,都是他妈妈的功劳!”
你看,哪怕在家里,一个小小的权力,都需要我们用意志、坚持和实力去斗争。
去年,我的老父亲主动跟我讲:
“这么多年了,桩桩件件事,我暗暗看下来,我也明白了,你们是对的,看你们把俩孩子培养的多好,确实不一样,你们有文化,有想法,做事比我们这些老的,更有高度。我很佩服,我也很放心。”
我不由得想起了五年前。
老父亲刚来我家的时候,他很看不惯我们带孩子,教养孩子的方式,他还在用40年前的传统,审视今天的生活。
于是,常常跟我争吵,而且,从来不听你讲,你35岁,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在他眼里,那是个屁,你还是他的孩子,要对他的经验俯首帖耳。
奈何他的女儿,他一贯也知道,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要吵便吵,要骂便骂,生气了,我也骂他,完了再哄,几次下来,他缴械投降,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家里,妈妈说了算,妈妈不会溺爱他们,但也不会贬低他们,妈妈的教育,很文明,但有底线,他们行事就有了标准。
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掌控自己的生活,需要我们一次一次的斗争,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深爱着自己,又无比强大,智慧的父母,把未来交到这样的父母手里,他们心安!
我是赵老师,加油啊!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