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管理,一个吃货的管理主张:你喜欢吃馅儿在皮儿里还是皮儿外?中国的“容”学问多着呢

圣诞夜,我们家也应景的放了一棵圣诞树在那里,挂着七彩的小闪灯,引得孩子们欢愉,大人们看着喜庆。

过节,总得吃点什么应景的东西,咱们不是西方人,也不信基督教,不会做西方美食的老人家又拿出了中国的万节食品--饺子。

我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一个问题,中国人喜欢皮儿包在外头,包子,饺子,馅饼,月饼,汤圆,还有我到上海后会做的第一道上海菜“油面筋塞肉”,看似朴实无华的外表里面却包含万象,而且还有一个很好玩儿的地方,作为食客的你可能要等到咬开或筋道、或软糯、或弹压、或香酥的皮儿之后,才能知道里面到底如何?配料如何?味道如何?口感如何等等诸如此类。

但同样是主食,美国的汉堡,恨不得把一层层配料摊开来给你看;意大利的披萨更是以色诱人;

有好坏之分吗?其实没有(国外也有饺子样的食物),只是民族文化不同,烹饪方式不同,所以呈现的方式不同。

就像一个公司喜欢就事论事,员工之间可以把事情摊开来放到桌面上来谈,甚至可以拍桌子,可以吹胡子瞪眼。看到这样的形容,我的第一反应是欧美背景或欧美公司,这样的情况如果放在国内国有企业、民企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除非你准备一拍两散,放手一搏了。因为这样破坏了“容”。

“容”,包括什么?面子、包容、内敛、自我控制

先看看面子,馅儿在里面的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吹胡子瞪眼是明显的不给面子。无论是平级之间和上下级之间,撕破脸皮的事情一旦做了,那么接下来的包容、情绪控制、内敛就都没有了,索性皮儿是皮儿馅儿是馅儿了。

再来看包容,开封灌汤包,讲究的是包子皮能像气球似的被吹起来,这得多大的张力,多大的韧性,多大的包容力。中国人很讲究包容,一个忍字也是很多中国人追求的一种暂时性的包容。包容对方的错与对,好与坏,现在又叫胸怀。

内敛,对这个意义最好的诠释就是“包子有馅儿不在褶上”,内容不外露,内涵不外现是中国君子自我要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中国企业的领导喜欢那种不把自己本事一下子都掏出来的员工,而对那种上来就各种表现或自我肯定的员工则冠以“不成熟”的标志。所以,内敛是中国人对成熟的一种另类解释。

自我控制,我是咸的还是淡的,甜的还是酸的,你不接触我绝对感受不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情绪控制的恰到好处,这在很多的“高手描写”中可见一斑。比如风青杨的云淡风轻,黄老邪的不苟言笑,现代官场小说里的大boss一定是表情单一,让人“猜不透”的。

还是那句话,没有好坏,你说中国人做人累,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了5000年,已经深入骨髓了。你说好,其实以上四点任何一点过了都够烦人的。太讲面子人家说你酸,容大发了人家说你傻,过于内敛那就是装,自我控制到极限了就是不近人情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中国人的我还是喜欢把馅儿包在皮儿里吃。酸甜苦辣你管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味管理,一个吃货的管理主张:你喜欢吃馅儿在皮儿里还是皮儿外?中国的“容”学问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