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我不是渣男


嗯,又是一篇平反的文章。

元稹是渣男?

我宁可相信他是同性恋。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

我们对元稹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对于他的诗并不陌生。

初中的时候我们就读过他的《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当然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还会读到他其他的诗,尤其是对妻子韦丛的悼亡诗,其最著名的当属《离思五首》和《遣悲怀三首》。

我们可以欣赏一下其中的几篇: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遣悲怀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一句诗曾写哭过多少人。

唐代诗人中,元稹虽然和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并且同白居易一起开创了“元和体”,哪怕后人合称他们为“元白”,元稹的名气和人缘却一直不如白居易,遑论李白和杜甫了。

然而,在我眼中,其诗情也堪称大唐的一朵奇葩,而且元稹同韦丛的爱情也是值得称颂。

那么为何屡屡有人说他是“渣男”呢?

元稹的初恋

元稹是“渣男”的说法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莺莺传》,《莺莺传》可以说是著名剧作品《西厢记》的前身,讲述了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

这本书本来是元稹写的一篇传奇小说。

陈寅恪先生以为“张生”是元稹的自寓,包括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持有这种观点。

元稹科举之后授校书郎,结识了达官贵人韦夏卿,韦夏卿当时是京兆尹,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之后被韦夏卿招为女婿,将女儿韦丛嫁给了他。

所以很多人认为,元稹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结识韦丛以后,抛弃了初恋崔莺莺。

但是这压根就对不上,漏洞也是极多。

我们来捋捋,按照《莺莺传》的说法,张生在结识崔莺莺的时候是23岁,分别是在24岁。

元稹的好友白居易曾给他写过一首诗《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胧月花枝之咏》,其诗劝解元稹不要在对初恋念念不忘。

其诗文如下: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按照首句,元稹与初恋分别已经30年,假如《莺莺传》中张生是元稹自寓的话,此时的元稹已经54岁了。

然而,元稹53岁就去世了。

更何况,崔莺莺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尚待考证,所以仅凭一部文学作品就给元稹定罪,那微之先生也太冤枉了。

不过既然说到了元稹的初恋,我们就按照一些蛛丝马迹追寻一下那位神奇的女子到底是谁?

元稹在17岁通过考试以后,在李家园子应酬,那时候曾写过这么一首诗《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

胧明春月照花枝,花下音声是管儿。

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

此诗第一句恰好跟白居易赠诗的题目相吻合,所以我们大概可以判断,元稹的初恋应该是那位叫“管儿”的歌伎。

元稹在32岁写过的《琵琶歌》中提到过管儿:

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

……

我闻此曲深赏奇,赏著奇处惊管儿。

管儿为我双泪垂,自弹此曲长自悲。

……

百万金铃旋玉盘,醉客满船皆暂醒。

自兹听后六七年,管儿在洛我朝天。

……

著作施樽命管儿,管儿久别今方睹。

管儿还为弹六幺,六幺依旧声迢迢。

……

如今左降在闲处,始为管儿歌此歌。

歌此歌,寄管儿。

管儿管儿忧尔衰,尔衰之后继者谁。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元稹的初恋当属这位名叫“管儿”的歌伎,这段感情让元稹难以忘怀倒不是因为爱的多么深刻,而是他在仕途上遭遇的挫折和怀才不遇的管儿如出一辙。

由此来看,元稹和张生的轨迹并不重叠,“张生自寓”很难自圆其说。

所以今人吴伟斌先生在《元稹考论》中商榷了陈寅恪先生等人的观点,否定了“张生自寓”的说法。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元稹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貌似是“自寓”的作品呢?

原来在唐人科举考试之前,写传奇小说给达官要人以显示自己的文采,本就是当时的风气,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韦丛、薛涛、刘采春

韦丛是元稹的妻子,她嫁给元稹的时候,元稹还不是多大的官员,所以陈寅恪先生认为元稹“巧婚巧宦”。

针对陈老的这种说法,恕我保留意见,封建时代的婚姻本就是讲求门当户对,如果这也算“巧婚”,那的确让人无话可说。

但是元稹当时的确是潜力股,被韦家看上也是意料之中,毕竟韦夏卿不是傻子,如果元稹毫无才华,那么韦夏卿也不可能把女儿嫁给他。

至于有人说元稹对韦丛虚情假意,在韦丛病重时左拥右抱,甚至还牵扯出了元稹与薛涛,元稹与刘采春等一些列虐杀人心的爱情故事。

对此,我只想说,呵呵。

正史上哪里得来的这种狗血剧情?

元稹与薛涛、刘采春等人的事迹出自于《云溪友议》,那么这本《云溪友议》是什么书呢?

这本书是唐僖宗年间,一位名叫范摅(shū)的人编写的一本笔记小说,划重点,这是一本笔记小说,不是正史。

其中说元稹和薛涛认识于元稹出仕东川的时候,然而彼时的薛涛正在西川,二人连面都没碰到,何谈爱情?

我们就更不必说,薛涛还比元稹大了十一岁,而关于刘采春之事,则更是无稽之谈。

至于所说的《寄赠薛涛》、《赠刘采春》等诗,则从未见收录于元稹的文集。

而元稹对韦丛绝对不是薄情寡义,韦丛虽然出身高贵,但是她并不嫌弃元稹贫寒。

自结婚以来,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相互扶持度过了最贫穷的时光。在元稹后期发达以后,还一直为没有给韦丛富裕的生活而耿耿于怀。

在那个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社会,元稹始终是一夫一妻。

韦丛在世时,元稹就只守着韦丛一人过日子,从来没有三妻四妾。在韦丛去世两年后,元稹才纳了安仙嫔为妾。安氏病逝一年之后,才续弦裴氏。

他每一段感情都是一对一,即使我们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元稹也不能被称之为“渣男”。

最后附上一首元稹写给妻子韦丛的诗: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高事,唯念山深驿路长。

当然了,关于元稹当官时候的事情,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稹,我不是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