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命海拔》《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1996年5月,著名户外记者乔恩·克拉考尔随商业登山队登顶珠峰,而后暴风雪夺去了乔恩5个同伴的生命,包括两名经验丰富的登山领队。那个月共有12个人死在珠峰上,被称为珠峰攀登史的最大山难。

这些登山者的死亡并非偶然。乔恩根据亲身经历和调查,发现了悲剧背后的必然性——商业公司将越来越多不够格的登山者送上珠峰,后果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灾难。他用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将1996年商业登山队的问题逐个展现,而且对人类在极度高寒缺氧环境中的表现,提出了难以解答的叩问。书中对商业登山的反思,至今仍具有警示意义。因此本书还被誉为“登山者的圣经”。

第一,商业登山队与顾客。

珠峰作为地球上的最高峰,攀爬珠峰行为本身极度危险。但商业登山队鼓励那些不够格的登山者攀爬珠峰,并收取巨额报酬。作者乔恩1996年春天爬珠峰时,共有30支登山队蜂拥至珠峰两侧,至少10支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登山队,其中就包括乔恩所在的队伍。

1,商业登山队:盈利至上。

珠峰生意十分艰险,但回报巨大。乔恩的领队——霍尔开出每个人6.5万美元的价格。另一位登山领队费希尔同样渴望财富,他看到霍尔发了财,自己也转入珠峰生意,这是他第一次带队上珠峰,面临着能否一炮而红的压力。

2,顾客:自不量力。

霍尔和费希尔的顾客,绝大多数是医生、商人、企业高管等高收入人士,有钱有闲,但水平业余。有的人刚做过手术,并不适合爬山,有的人则完全是为了出风头,在珠峰还要维持奢侈生活。

顾客们的虚荣心,加上登山公司对盈利的追逐,把这些无论是体力还是经验都不远远不够的人们,源源不断地送上了世界最高峰。

第二,三个人祸因素。

最后的关键时刻——冲顶日那天下午,刮起了暴风雪,夺走5个人的生命。但这起山难本来可以避免,如果登山队早一点下山,所有人都可以平安归来。3个人祸因素导致了悲剧。

1,路绳。在海拔8000米以上,本该提前布好的路绳,迟迟没有人管,耽误近2小时宝贵时间。

2,向导。有的向导不守本职,置顾客于风险之中。例如:为了服务某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富豪而贻误正事;不带登山急救包、只顾自己快速下山。

3,关门时间。这是最致命的问题。珠峰下午容易起暴风雪,领队本应强制所有人在下午2点前下山,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守住关门时间,致使自己和顾客最后惨死暴风雪中。

第三,领队之死及启示。

霍尔为了帮助体弱的汉森登顶,在峰顶耽误了2个多小时,最后不仅没有拯救汉森,自己也体能耗尽、死在山上。费希尔早有病痛却不肯声张,也因为暴风雪阻挡了救援,孤独死去。

这两位经验丰富的登山家,犯下如此低级而致命的错误,因为他俩既面临着彼此的竞争,又有外部压力——顾客的期待、媒体记者的跟随等。在当时浮躁的商业登山氛围下,最终他们丧失了判断力和生命。

此外,作者强调,任何人都不可以对珠峰怀侥幸之心。必须认识到攀登珠峰是极其危险的,无论登山公司吹嘘自己如何安全,但实际上再强悍的保障系统在珠峰面前都不堪一击。

虽然霍尔和费希尔的故事足够令人警醒。但人是愚蠢而健忘的。珠峰上的悲剧一直在继续。亲眼目睹过这场山难的另一位登山者,在两周后,依然犯下了同样的错误,永远消失在山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绝命海拔》《进入空气稀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