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另类解读内在的儿童、成人、父母三种人格

by思渡心理

作者简介:阿松

90后心理咨询师,资深电商运营管理

如果要我评定世上未解之谜排名第一是什么,那我的选择是人的内心,没错,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你足够了解你自己吗,至少我不敢十分笃定地告诉你,我了解我自己。

年幼的我们,恨不得快快长大,好做个大人;长大后的我们,却多么希望永远长不大,做个童真的小孩子。人似乎就是这么矛盾,一直都认为很懂自己,但伴随着成长,越来越发现,其实并没有自身想象的那么懂自己。

就好像我们以为自己很勇敢,但真遇到特别困难的事,我们却想着退缩;就好像我们以为自己看得开,却一直执着于情感的困扰当中,无法自拔;就好像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但有时却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伤害着身边那些爱我们的人……

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

学心理学好多年,很多理论知识体系告诉我,当一个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要去追溯ta的童年,去看人伊始的那几年,对ta的成长带来的影响,是否导致ta变成如今这个模样。当然这并没有错,但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却并不是这么觉得的,我们都会把它归于外在因素,是因人/物/事而导致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很少去探索自我,去感知、去察觉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它到底变了没有;如果变了,究竟变了多少,变在哪里。

这个问题如今我已找到了答案,它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一书当中,这本书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著。整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的欢快且带有喜剧色彩,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探索自我的心理学著作,通俗易懂,孩子可以看、大人也可以看,如果你想要更快更轻易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我推荐你读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是存在三种自我的状态,它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而这三个自我状态一直都出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它们不是同时出现,而是交替着出现,但我们却没能察觉到。

三种自我状态分别代表什么?

一、儿童自我状态

成年后,我们内心会伴随着我们儿童时期的基本情感状态,而当这种儿童时期基本的情感状态出现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自我就会变成了儿童自我,也称之为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的基本情感包含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它是与生俱来,并非后天习得。在人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后,我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仔细想想,当我们出现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之中的任何一种态度时,是否和我们小时候一样,也许唯一的区别在于成年后的我们表现得比较含蓄一些。小时候哭可能伴随着撒泼打滚,成年人哭可能是默默流泪,但内心的悲伤却是相同的。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或者是ta人偶尔会做出一些类似小孩子的幼稚举动时,请不要批判自己或对方没有长大,只不过是当下对方亦自己进入到了儿童自我状态当中。

二、父母自我状态

童年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最为权威的人无疑是父母了,很大程度上他们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自我评价和对生活的评判标准。

想一想小时候面对做错事的我们,父母是怎么做的?是否用带着严厉、怒气、沉默冰冷、批判的口吻对我们说话。再想一想,成年后的我们,是否有过用这样的语气对别人说话、或者别人用过这样的语气对我们说话。没错,这些都是我们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同时被我们内化了,当我们展现出父母这一面的时候,这种状态就是父母自我状态。

可能你会觉得很荒谬,这些不是人该有的自然状态吗。然而并非如此,除了人的基本情感,其它的情感都是我们后天习得的,不信得话你看看婴儿开始会说话的时候,ta是否有出现过严厉、怒气、沉默冰冷甚至批判的口语表达。没有吧,而这些是否在我们小的时候,从那些我们需要仰望的成人那里学到的。

三、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也就是说,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合理地行事。它可以调动我们学到的各式各样的技能,去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任何事,无论是在情感、婚姻、家庭、人际交往中,都能帮助我们做到更好。

而成人自我状态也意味着成长的一个标志——独立。当我们能够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处理好任何事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学会独立的表现。

而当我们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时,是否意味着我们回归到了小时候、或是依赖着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学会独立。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当自己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这样更能理性地去做事做人。

【结语】

自我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探索我们内心的三种人格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当我们能够真正发掘、探索出这三种自我状态,那么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将会变得清晰很多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另类解读内在的儿童、成人、父母三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