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刚才在洛洛的心灵驿站公众号看到了对《解锁亲密关系》书中亲子关系部分的简单分享,虽然篇幅很短,但是感受颇深。

我和妞儿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很多事回想起来,心里仍五味杂陈的不是滋味,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妈妈,当自己的孩子遇到她觉得是天大的事儿时,我们或许会去倾听,去劝解,去安慰,但是说实话,孩子所说的事我们却是以大人的眼光去衡量的,倾听后的劝解大都是多大点儿的事啊,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抱着委屈的孩子安慰的话也是不用当回事,你得怎么怎么做,别让它影响了学习之类的……

我们太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对事情对人下定义,从而对孩子的事也从未真正当做个事儿,总认为小屁孩儿,能有啥正事,大都为赋强愁的。其实不是,她那个年龄经历的事对她来说很委屈很失落非常的重要,她但凡想倾诉,她最需要的是我们和她一样特别重视,我们能理解她为什么那么苦恼和不安。而我们恰恰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关注点大都在怎么让她赶紧脱离这件事的影响,又怎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孩子期望能感同身受的倾听者呢?而孩子期望的不只是个拥抱,可能还希望你再耐心一些把她对这件事的感受、苦恼、纠结以及要怎么面对解决听完之后,给她一句或鼓励或认同的建议……而从一开始和孩子对事情重要性定义截然不同的我们,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基本都是先入为主的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做,尽量减少事情对你不必要的影响,别因小失大。多么冷酷无情啊,我也曾不止一次的这样对待过妞儿,现在想想,当时妞儿一定很失望吧。我一向号称她最强有力的支持和后盾,可每当她想靠着这个后盾有力的撒娇时,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后盾只是个口号,鸡肋的可能会让她更雪上加霜的感到失落和无助……

很多亲子关系,就是在孩子对父母一次次希望被理解被认同被接纳,却一次次被误解被冷落被草率对待中,渐渐冷却了,既然我说了那么多,你也理解不了我,我干嘛还说?既然说了也没用,搞不好还被教育,何必再说?慢慢的,孩子用她自己的方式,捡着你想听的说,知道说了也没用或者会起反作用的,即便自己难受无助,也干脆不说……

我们常对孩子说,我也愿意母慈子孝的其乐融融,你倒是乖一点给我个机会天天夸你啊,多么理直气壮的理由!可是,孩子们也委屈啊,绝大多数的孩子也不想给大人们添堵,但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大人们忽略了她只是个孩子,很多事需要站在她的角度去看,跟好朋友闹别扭,被老师误解挨了不该挨的吵,对她来说是她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事,可大多时候被我们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甚至有时候还会取笑孩子们的承受能力太差。

孩子们也会说,我也想母慈子孝,但是请给予我心理上的重视,耐心的引导,以及设身处地的理解,给我足够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请让我做我认为且我能做到的好孩子,而不是大人们眼里的制式的乖孩子……这话,是不是也没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感)